清朝為何不驅逐葡萄牙,收回澳門?為何還與葡萄牙聯合軍事行動?

2020-07-21     我說今史

原標題:清朝為何不驅逐葡萄牙,收回澳門?為何還與葡萄牙聯合軍事行動?

1553年,葡萄牙將他們的觸手伸到了東方的澳門,通過向明朝地方官員行賄的方式,占據了澳門的部分土地,由於需要引進葡萄牙紅衣大炮等方面考慮,明朝政府也認可了葡萄牙對澳門的租借。不過葡萄牙僅是獲得部分治理權,每年需要向明朝支付租金,

明朝在澳門設置有官衙,對澳門仍然擁有主權。

清朝為何不驅逐葡萄牙人?

1644年,清軍入主中原,八旗鐵騎正處鼎盛,澳門彈丸之地,驅除葡萄牙人易如反掌,清朝沒有這樣做出於以下幾點原因:

一、葡萄牙策略得當

明末清初之際的葡萄牙,在歐洲大陸已經榮光不在,甚至被西班牙統治,直到1640年才剛剛恢復獨立。葡萄牙的殖民地更是頻頻被新興強國荷蘭和英國襲擊。此時的葡萄牙沒有近代殖民者身上的那種傲慢和強硬。

由於已經在澳門經營了將近一個世紀,

葡萄牙人非常了解中國的「基本國情」

。清軍抵達後,在澳門的葡萄牙人馬上向清朝「呈文投誠」,表示「甘為天朝忠順子民」,「感慕皇上德威,寄居彈丸一隅。」

在當時清朝統治者眼中,沒有明確的中國人和外國人之分,葡萄牙人和西南土司區別不大,都是清朝的「藩籬」。當葡萄牙人拿著明朝授權的合法文書來投誠時,清政府對這種歸順十分的重視,這無疑對仍在抵抗的南明殘餘勢力具有示範意義,顯示清朝天命所歸,清政府好生安撫,命葡萄牙人安守其職。

二、葡萄牙的獨特價值

葡萄牙人的確是太了解中國人了,知道光恭順是不夠的,還要展示自己的價值,葡萄牙的歸順文書中寫明,願「代守險要」和「竭力奉公以納貢賦」,這正中清朝的軟肋。

「代守險要」

澳門地處沿海,八旗鐵騎雖然驍勇,海軍一直是清軍的軟肋,短時間內也無暇發展,能由葡萄牙人維護一下沿海的治安,正式清朝所需。

「繳納貢賦」

自古打仗離不開錢糧,葡萄牙人不但將每年515兩租借費如數轉交清朝,還允許清朝對澳門的商會進行收稅(至道光年間清仍在徵收此項稅賦),每年的租借費加稅款,總額足以令清政府滿足。要知道澳門在清的眼中只是一個小漁村,即使清軍完全占領自己去收田稅,估計一年也收不了幾兩銀子。

綜合以上兩點,

在順治初年,清朝官方決定對澳門維持明朝的協議,

仍准許葡人居留和貿易。

三、清朝內部因素

皇帝太忙了

後金曾為明朝外圍「藩籬」,強大後起而推翻明朝,建立清朝。清朝統治者對那種表面納貢臣服,實則獨立王國的所謂「藩籬」從不放心。

康雍乾時期,設駐藏大臣、設伊犁將軍,收服外蒙,降服土司,改「土官」為「流官」,徹底粉碎這些獨立王國,可以說清朝對邊疆地區的控制力度,達到了中國古代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澳門的葡萄牙人能逃過此劫,只因為皇帝太忙了。

康熙,擒權臣、定三藩、收台灣、阻沙俄、戰准部,沒時間管澳門!

雍正,攤丁入畝、改土歸流、整飭吏治、排查虧空、火耗歸公,平定青海,沒時間管澳門!

乾隆,三次用兵新疆,兩次用兵尼泊爾,還用兵緬甸、安南、台灣、大小金川,沒時間管澳門!

康雍乾三帝似乎都懂要抓主要矛盾的道理,用一百多年的時間集中處理新疆、西藏、蒙古、雲貴問題及周邊問題,

至於澳門的徹底收服,真顧不上,皇帝太忙了!

傳教士因素

傳教士的因素也不可忽略,清初多位外國傳教士來到中國,依靠特殊的技能伴在皇帝身邊,被冊封官職,最終故去在中國,代表人物有湯若望,南懷仁,張誠,徐日升,郎世寧等。

康熙帝甚至拜南懷仁為師,長期跟他學習數學、幾何、天文、曆法,南懷仁最後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以「國級幹部」的身份在北京逝世,享年66歲。

傳教士們已融入清朝的官僚體系中,

這些耶穌會傳教士幾乎都是從澳門進入中國的,他們對於維持澳門的現狀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清朝與葡萄牙的聯合軍事行動

清朝中後期

澳門的作用愈發顯得無可替代,原因就是清朝收復台灣後就不再重視水師的發展

乾隆後期,海盜活動日益猖獗,尤其以張保仔鬧得最厲害,全盛時聚眾7萬餘人,打劫過往船隻,洗劫沿海村莊。清朝只得聯合澳門葡萄牙人進行圍剿。

據《靖海全圖》所繪,數次戰鬥中,葡萄牙的新式艦船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廣東水師只能從旁協助。但是清朝再次拿出當年平定台灣的老辦法,長期負責封鎖海岸,切斷海盜補給,經過多年努力,終於迫使張保仔投降,沿海各地回復安寧。

經此一役,清政府對澳門葡萄牙人非常認可。隨著清朝中後期的日益沒落,徹底沒有了驅逐葡萄牙人的想法。

尾聲

駐澳門的葡萄牙人,用他們的必要性、特殊性以及強大的策略,維持住了他們在澳門的特殊地位。

總的來說,清朝與駐澳葡萄牙人間是互通有無、各取所需、基本和平的關係,

但澳門的主權一直屬於中國無疑。

鴉片戰爭後清朝日漸衰落,葡萄牙也趁火打劫,1887年清政府被迫與葡萄牙政府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澳門正式為葡萄牙殖民地,至1999年,澳門終徹底終回歸祖國。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在澳門回歸前,還是在回歸後,葡萄牙與中國政府間的合作都非常的愉快,這也為澳門今日的繁榮提供了保障。

而今日仍留在澳門的土生葡人,實際上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第57個民族,

享有中國公民的一切權利,也成為澳門獨特的一抹風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x1NcHMBnkjnB-0zdSz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