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皇帝後的朱元璋,為何殺盡昔日部下?連教書先生也不放過

2020-08-25     我說今史

原標題:當上皇帝後的朱元璋,為何殺盡昔日部下?連教書先生也不放過

朱元璋在打敗元朝的蒙古人後建立了明朝,但是他的性格也隨著他的位置越來越高變得越來越多疑。總是覺得有人要篡位,總是覺得天下人都瞧不起他這個和尚出生,農民兵起家的皇帝,於是便開始了明初的血雨腥風。著名的洪武四大案便由此爆發。

首先要說的就是空印案,因為每年布政司下屬的各級地方都要派人到戶部來核對錢糧還有軍需事宜,所有事務都必須和戶部審核完全相符後方可過審,如果有不同的地方就要重新"蓋章"。

可在那個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回去蓋個印再回來,過年就要在京師過了,於是便攜帶蓋好印的空白書冊,就因為這件小事,被朱元璋知道後大為震怒,嚴懲所有空印官員,屠殺數百名官員,其中不乏好多陪他打下江山的功臣。

然後是胡惟庸案,李善長和宰相胡惟庸聯手,一起排除異己,安插羽翼。並且毒殺名臣劉伯溫,在一次又一次挑戰朱元璋底線後,朱元璋以謀反罪誅其九族,並且捉拿其黨羽,並殺了幾十家開國權貴。並且廢除宰相制度,取消中書省,讓六部管理全國事務。

郭桓案則是關於懲治貪官污吏的大案子,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懷疑有人貪污,於是嚴查全國財政稅務。後查明,趙德全和戶部侍郎郭恆利用職權私吞了江幾府的稅務外還瓜分了浙東的秋糧,並巧立名目,私自設立了水腳稅,庫子稅、口食稅、神佛稅等一大堆苛捐雜稅來壓榨百姓。

朱元璋窮苦人家出身,對這種貪官污吏恨得咬牙切齒。於是下令刑部嚴厲查處,最後發現整個案件貪污數額巨大,高達兩千四百萬兩。於是大開殺戒,全國上下官員商人殺了兩萬人。此案雖然一整官員風氣,但也有很多不合邏輯的地方,那些為了填補國庫的商人也被當成同夥殺掉了。為了平定天下民心也殺掉了案子的主判官吳庸。

最後一個一個是藍玉案,藍玉是明朝開國大將軍,建國後率十五萬大軍出塞追擊蒙古軍隊,大敗蒙古軍隊。可是歸國後卻驕橫不法,在軍中,他擅自提升將校,自我決斷,甚至於不聽皇帝的命令。

在民間,藍玉霸占天地,自己販賣家奴,作惡十里八鄉。走私海鹽、貨物也不上奏上奏。又因為奏請多沒有被採納,對指導員早已經意見滿滿。終於朱元璋耗盡了自己所有的耐心,決定對藍玉痛下殺手。

洪武二十一年,有人向朱元璋舉報藍玉造反,朱元璋將他立即抓捕並且夷其三族。藍玉的黨羽同夥也慘遭捕殺,當時因為這個案子被殺的人有將近兩萬人,其中不乏有高官功臣、開國名臣。一共有一個公爵,十三個侯爵,還有兩個伯爵。在藍玉案之後,朱元璋將軍權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天下將領,沒有一個敢和朱元璋意見相左。

因為朱元璋出生農家,還當過和尚。所以對一些如"光"、"禿"、"僧"等字眼非常敏感。據說在修家譜的時候準備拿朱熹當祖宗,但是朱聖人出生在宋朝,和朱元璋的明朝離得太近了,於是這件事後來就沒有被提過了。

洪武四大案的更深處是朱元璋對自己的不自信,可能別人根本沒有看不起他,反而因為他從底層爬上了皇位而敬佩他,但是他自己卻因為不自信,猜疑別人而殺了自己身邊的忠臣。

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寫了一個"賀表",裡面的一句話讓朱元璋大怒:"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朱元璋卻解釋說"生"暗指"僧","光"則是禿,"則"與"賊"諧音,意思是說他當過和尚和賊,朱元璋誤會徐一這是在嘲諷自己,可憐的徐一就這麼莫名其妙的丟了腦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Pj9JHQBd8y1i3sJlNs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