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少數被正史高度評價的女政治家,卻在明朝被抹黑成一代奸後

2019-12-01     國史拾遺

由於封建時代是男權社會,所以在社會運轉上占據主體地位的都是男性,女性相對是比較少的,這是規矩,但是呢,也不是沒有,為什麼?你想啊,最高權力掌控者雖然按照規矩應該是男性,但男性旁邊總是會有女人的,這些女人如果厲害一點,懂些權謀,往往也能一時呼風喚雨,登峰造極的是武后,直接稱帝了,但即便是如此,死後也要自動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

但是,她們得到的評價往往不太好,因為在當時的社會主流印象中對婦人干涉政治都是反感的,這屬於「牝雞司晨」,所以呂后、武則天死後嘛都會受到非議,即使是武則天也一樣,唐朝可能還好,因為唐朝後面的皇帝大多是其直系子孫所以不好對其進行負面評價,但是到了宋朝思想更加保守的時候…

但也有例外,有這麼一個女政治家,她得到的評價還是挺高的,此人就是劉娥。

有些人可能會說,哦,這個人啊,知道,《包青天》系列的故事裡有她,乾了「狸貓換太子」這種缺德事嘛,這個人評價可不好啊。

那就是誤解了,《包青天》有關的故事那是民間演義小說,在正史中,劉娥的評價是相當不錯的。

狸貓換太子裡的劉太后那是心狠手辣啊

「章獻明肅皇太后保護聖躬,綱紀四方,進賢退奸,鎮撫中外,於趙氏實有大功」——司馬光

「當天聖、明道間,天子富於春秋,母后稱制,而內外肅然,紀綱具舉」,「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宋史》

正史中可是高度評價她的啊,後世這麼說,宋朝人也這麼說。

那劉娥到底是什麼人呢?咱們看看她的經歷,她是四川人,出生不久就父母雙亡成了孤兒,寄養在母親龐氏的娘家,後成了歌女,知道歌女在古代的地位吧,相當低賤,所以劉娥的出身是很差的,但古代女人出身差,如果運氣好攀上了男人,那也能升天,劉娥就是如此,嫁給蜀地的一個銀匠龔美,並隨丈夫來到京城開封謀生,龔美因家貧,欲改嫁妻子,結果運氣奇好,劉娥成了襄王趙恆的妾室(龔美後來也發達了),並得到寵信。

對了,劉娥真正的名字不知道,正史沒有記載,只說劉氏,民間野史稱劉娥。

額,這確實不是什麼正常的操作,趙恆的乳母秦國夫人性格「嚴整」,不喜歡劉娥,還將這個事情報告給了皇帝宋太宗,趙恆雖被迫將劉氏送出王府,但其實一直都有秘密聯繫,混到了至道三年(997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歲的宋太宗病逝了,遺詔傳位於已立為太子兩年的趙恆。趙恆登基為帝,是為宋真宗。

這下可是一步登天,情郎當皇帝了!

皇后嘛,剛開始當然不可能當,畢竟她不是太子妃呀,但她也被封為美人,對了,這還有個很神奇的情況,因為劉娥是孤兒,沒有親人,所以就以前夫龔美為兄弟,並讓其改姓劉,入朝為官,此操作真的是令人咋舌。

劉娥也是運氣好,皇后郭氏因為生下的皇子接連夭折,景德四年(1007年)四月十六日其病逝,宋真宗本來想立劉娥,但是被群臣反對(劉娥出身太低),不過後面有詭異的劇情了,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正月,劉美人晉封修儀。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十四日,曾為劉修儀侍女的司寢李氏為真宗生下一子趙受益(即宋仁宗趙禎),這下子就詭異了

說到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啊,宋真宗一直沒兒子,所以非常焦急,到處留種,妃子的侍女,在古代,那按規矩也是皇帝的女人!可現在這個侍女生下了兒子,功勞算誰的呢?其實還是算劉娥的,宋仁宗小時候一直還是劉娥在養的,名為劉娥的兒子(實際多是與劉娥交好的另一妃嬪楊婕妤撫養),李氏呢?被封為崇陽縣君。不久,李氏又因生下一女而晉封才人,但皇女不久夭亡。李氏自認命薄無福,終其一生都並未與兒子相認。

這就是《狸貓換太子》的原型故事,不過民間改得面目全非。說點題外話吧,劉娥對李氏一直是不錯的,沒有民間說的那麼刻薄。

好了,接著說劉娥,名義上來說,劉娥是有兒子了,而且是唯一的兒子!那地位就高了,劉娥可能是因為身世坎坷,所以相當機敏,通書史,熟知朝政,宋真宗甚至都經常參考她的意見(雖然這不合規矩,但皇帝要這麼干,也不可能完全阻止啊),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五月戊寅,劉修儀進封德妃,十二月丁亥,其被封為皇后。

現在的劉娥不僅是皇后,而且實際上已經有部分皇權了,她名義上的兒子是太子,這使得群臣大為不安,天禧四年二月(1020年)時,宋真宗病重,難以理政,政務及群臣的奏章實際上都由劉皇后處理,兩年後其去世,皇位給了太子趙禎,劉娥成了太后!

遺詔曰:太子趙禎(此時只有十一歲)即位,皇后劉氏為皇太后,楊淑妃為皇太妃,軍國重事「權取」皇太后處分。

這叫什麼?大家應該知道了:垂簾聽政。大家注意,劉娥不是亂權,她行使權力是有合法性的,劉娥知道出身低微,所以憑藉權力不斷追封自己的母家。但基本也到此為止,劉娥是大政治家,號令嚴明,賞罰有度,而且嚴禁家人干預政治,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們的意見,這也使得其漸漸受到大臣的讚賞。

在劉娥治下,大宋王朝井然有序。

那麼劉娥有沒有野心呢?這個嘛,掌權這麼久,一點沒有當然是假的,但這也是人之常情,不過劉娥不壞,也不蠻橫,她不甘心宋仁宗親政,但絕沒有自立的想(這個怎麼說呢?也許她想過,但是覺得自己實力不夠,所以不敢動,但畢竟人家沒亂政),她執政的時候,是有些饞臣故意諂媚讓她「行武后故事」,劉娥將奏章撕得粉碎,並表示絕不做這種對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情。

但是呢?劉娥有權力欲,她活著的時候死活不交權,這其實已經越權了,而且有這麼一件事情,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當時要行祭太廟大典,劉太后此時身體很不好,自覺天命已不久,想要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袞冕,便提出自己要著袞冕祭祀太廟。群臣大嘩,後來妥協的是,將皇帝袞衣上的飾物稍減了幾樣,呈了上去。劉娥就這麼穿了一次天子朝服。

不過,也就到此為止了,此後劉娥徹底還政於仁宗。次年,劉娥去世,死前數次拉扯衣服,第二日,親政後的仁宗在皇儀殿召群臣,哭問為何劉娥死前拉扯衣服,參知政事薛奎表示太后不願先帝見她身穿天子服入葬。仁宗立刻下令給劉太后換上皇后冠服,諡號「章獻明肅」皇后。

再說下劉娥和宋仁宗的關係,其實宋仁宗的傷心不是假的,劉娥雖然有權力欲,但對他是真好,就當親生兒子一樣看(當然也嚴厲),而且確實是當他是接班人,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劉娥死後,宋仁宗的身世也公開了,民間大嘩,逼得仁宗親自下令禁止討論此事。

加之劉娥本人確實厲害,給宋朝治理地井井有條,所以,正史對劉娥評價是很高的。而且劉娥死後,其劉氏親族仍然受器重,這應該是仁宗的報答。

那《狸貓換太子》一說是怎麼回事?這其實是明朝的事情,其實是指明朝寵妃萬貴妃和明孝宗,當時明朝人不滿意萬貴妃亂政,但又不能直接說,於是借古諷今,借用了宋代這麼一個故事,而劉娥呢?也無故被諷刺成了一代奸妃。

作者:雲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ir4v24BMH2_cNUg9a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