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兩個國家不斷進行軍事競賽,衍生出了很多軍事武器,美國見到蘇聯的中遠程防空飛彈和高空高速國土防空攔截機大放異彩,也想要表現一番,於是美國研製出了世界上唯一一款隱身的轟炸機,這款轟炸機能夠使它安全的穿過嚴密的防空系統進行攻擊。這款轟炸機就是大名鼎鼎的B-2轟炸機,而且它的隱身並非僅局限於雷達偵測層面,也包括降低紅外線、可見光與噪音等不同訊號,使被偵測與鎖定的可能降到最低。
研製完成後,美國空軍稱其具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力,那麼這款轟炸機到底有多強大呢?首先B-2中央機身的深度需要足以容納座艙和彈艙,但長度卻要儘量縮短以避免在高亞音速時產生過多阻礙。中央機身外側機翼的長度由發動機艙以及隱身進氣口和尾噴口來決定。B-2在高亞音速飛行時,厚厚的超臨界翼型將機翼上表面的氣流速度加速至超音速。除了尾噴口後的區域外,B-2整個飛翼後緣布置有九塊大型的操縱翼面。最後方的「海狸尾」是一整塊可動控制面,用於在低空飛行時抵消因垂直陣風引起的顛簸。最外側是一對被稱為「減速板-方向舵」的開裂式翼面,剩下六副翼面是用於俯仰和滾轉操縱的舵面,最外側一對在低速時也兼做副翼。
另外B-2沒有垂尾,與傳統飛機不同。該機呈偏航中性,也就是說當B-2向左或向右轉彎時,不會產生氣動力,B-2由機翼外段後緣的諾斯羅普專利減速板-方向舵負責偏航控制,減速板-方向舵可向上下兩側開裂,同時開裂作為減速板,不對稱開裂時作為方向舵使用,由於飛翼表面的附面層的存在,減速板-方向舵至少要開裂五度以上才能起到作用。所以在正常飛行中,兩側的減速板-方向舵都處於5度的張開位置,當需要進行控制時就立即可以起作用。
B-2轟炸機第一次投入實戰是在塞爾維亞的科索沃戰爭,這是投入服役十年後的第一次出戰,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次的轟炸並沒有得到國際上認可,因為傷及太多無辜,於是美國只能讓這款轟炸機暫停,但是沒到幾年的時間裡,美國空軍派出兩架B-2隱形轟炸機前往韓國參加韓美聯合軍演「禿鷲」。這是美國首次派遣可攜帶核武器的B-2隱形轟炸機赴朝鮮半島進行實彈演習,這兩架飛機從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起飛,在「單次連續任務」中往返飛行1.3萬英里,在韓國的目標範圍內投下仿真彈藥。
不得不承認,美國的軍事武器確實厲害,但是美國卻用來做一些很沒有道義的事情,這款轟炸機即使能夠強大到足以摧毀世界,也不會得到國際上的認可,因為非正義引發的戰爭終究會受到萬民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