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丑書」大師被書協除名,為何卻屢禁不止?專家:潮流所趨

2020-06-23     藝術起源

原標題:一些「丑書」大師被書協除名,為何卻屢禁不止?專家:潮流所趨

創新的目的是什麼?古人寫書法,講究兩個字,那就是「造詣」,何謂造詣?其實就是說一個人在書法的基礎章法之中,演變為自己獨特的風格,達到前無古人的審美效果,簡單來說,可以理解為每個人的字跡不同,也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造詣,只不過造詣高低不同而已,而如今書法造詣成了什麼?

王冬齡書法作品

其實說起當今書法界的造詣,名氣最高的莫過於「亂書」大師王冬齡先生,他憑藉一手亂七八糟的書法,成為了現代書法界知名度最高的一位書法家,而作品的潤格在當今書法界也是屈指可數,就像上圖這幅書法作品,你能看出寫的是什麼字嗎?這個字別說懂外國人看不懂,就連識字的中國人都難以看懂。

張芸帆書法作品

但我們再看上圖這幅作品,即使是不識漢字的國外人,都會感受到書法的魅力所在,而人人也能看出這是書寫的《水調歌頭》,整篇楷書寫得端正而又自然,結構整潔優美,給人一種寧靜悠遠的書法美感,只不過這只是一位三年級小學生張芸帆的作品,而上面王冬齡大師的那篇書法,也正是《水調歌頭》,並且在2016年春季拍賣會以43萬的高價成交。

王冬齡

同樣是一幅《水調歌頭》詩歌書寫,一個是現代書法大師,一個是三年級小學生,給人的感覺卻是天差地別,但對於專家來說,這就是潮流所趨,不僅僅會讚美王冬齡大師的作品充滿創意,在拍賣的解釋中,王冬齡被稱之為公認的中國在世最偉大書法家,並且認為他的書法史將表演與抽象藝術結合,以全新的方式闡釋了書法藝術。

王冬齡書法作品

表演跟書法結合一塊,還是在世公認的最偉大書法家,儘管不知道這是誰做的評價,但不得不說,大眾是不認可的,因此在近些年,一些丑書書法家相繼被書法協會開除,成為了眾矢之的,然而在書法界,「開除」並沒有像孩子在學校被開除那樣令人害怕,「丑書」仍然是屢禁不止。

王冬齡與張強

其實對於丑書大師來說,很多例子都能說明原因,比如之前誰也不知道四川有個書法教授叫做張強,但是他卻閉著眼在人身上寫書法,自稱是「盲書」,並且在採訪中大言不慚的說老百姓不懂書法,由此一舉成名,還有就是「射墨」大師邵岩,如今在書法界名氣更高,甚至跑到了國外開書法展。

邵岩

其實說白了,對於書法家來說,成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他不像是繪畫、舞蹈藝術等,並非是人人都會,但寫字人人都會,人們只是覺得書法就是用毛筆寫的而已,但其中的造詣很難看出,於是想要成名必須有創新,「現代書法」便是打著改造書法的目的而去,也吸引了很多看熱鬧的人,自然而然就成名了。

邵岩書法作品

而自古以來,「名利」二字不分家,有了名自然也就有了利,因此儘管一些「丑書」大師被踢出了書協,但仍然去做「丑書」,即使像以前,邵岩老師書法也是遵循傳統,造詣頗深,如今也大張旗鼓的搞起了「現代書法」,而專家也明目張胆的說這是「潮流所趨」,其實說來說去,也無非名利二字,與潮流無關,與書法更無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WDW3XIBd4Bm1__Yv7L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