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娘家VS在婆家,看看這個帶娃實錄,說的是不是你?

2020-12-15   福林媽咪

原標題:在娘家VS在婆家,看看這個帶娃實錄,說的是不是你?

文|福林媽咪

那些嫁的不遠的,婆家娘家都在一個城市的寶媽,可能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那就是在婆家帶娃和在娘家帶娃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的高中同學,每次我們倆人手機聊天的時候,問她在哪兒呢,她都說領著娃在她媽家。

頻率之高都讓我懷疑是不是她老公「倒插門」……

我忍不住吐槽,她卻說:「我媽這兒舒服又自在~我挖鼻孔都不用看人眼色!」

而且每次她約我出去的時候,也都是她在娘家的時候……

聽完覺得好真實啊!

想想我也是這樣的呢。

在婆家,我是會帶娃的全能超人;

在娘家,我是啥也不用乾的甩手掌柜~

在娘家VS在婆家的帶娃實錄

新的一天,一大早

在娘家:

娃起來了,我還在睡覺,娃的哭聲仿佛自動屏蔽,接著我媽就把娃抱走了;

醒來第一件事不再是泡奶粉了,而是玩手機。

在婆家:

寶寶啥時候起來,我就啥時候起來,怕娃哭得吵醒公婆。

跟娃有關的事兒

在娘家:

一聲「媽」舒舒服服。

「媽,給他紙尿褲換一下~」

「媽,給他喂水哈!」

「媽,他是不是拉了?」

「媽,你晚上看一下你外孫啊,我跟同學出去吃個飯~」

……

親媽沒有一句怨言,反而樂在其中。

在婆家:

是我,是我,還是我,都是我。不敢都讓婆婆幫忙。

娃哭了

在娘家:

遞給親媽,事事太平。娃要是鬧得太狠了,嗷一嗓子給震不吭聲了。什麼「小兔崽子」的字眼脫口而出。

在婆家:

娃一哭,自己要立馬撲過去安撫,要是娃鬧得厲害了,剛想提起嗓門飆個高音,一看婆婆經過,立馬變成乖巧的小白兔。

做家務

在娘家:

沙發一躺,兩腳一翹,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在婆家:

我是「勤勞的小蜜蜂」,啥都能幹。

就算婆婆不讓干,也不敢躺在沙發上當大爺,得立馬站起來去幫忙,長點眼色。

出去逛街

跟媽媽:

手裡拎著自己買的東西就好了,娃有爸媽抱。

跟婆婆:

幾乎不怎麼單獨跟婆婆去逛,畢竟婆婆還是喜歡跟自己親閨女逛……

也許有人會說:「你這是把親媽當僕人使喚吶!」

其實我想辯解一下,這並不是主動這樣的,因為在爸媽心裡,你已經是嫁出去的人了,戶口上都沒有你的那頁紙了,所以對於他們來說,你就像是被送走的了。

所以他們心疼你,而且平時也不怎麼回娘家,他們也會想念你,想念外孫外孫女。這一點尤其體現在那些獨生子女家庭中。

有時候爸媽也會吐槽我:「你咋還長不大啊?你這樣子咋當的媽?」

但實際上呢,我們這些當媽的人,也只有在自己爹媽面前才一直是那副長不大的孩子模樣,偶爾撒嬌,厚臉皮也不怕,因為了解彼此,而且你的角色永遠是他們的女兒。

但是在婆家,還是應該要有分寸的,必須是一個長大了的人。因為你的身份多了,你是兒媳婦,是老婆,是孩子的媽媽,能擔得起,就要付得起責任。

無論是公婆還是自己的爸媽,他們把孩子的爸爸、媽媽照顧到成家立業,當我們有了孩子,我們其實應該歸還給他們更多的自由時間。

他們其實沒有責任再為我們照顧我們的孩子。

所以,公婆帶不帶娃,這都不是評論公婆好壞的標準。

如果他們願意幫忙帶,那麼一聲「謝謝」真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