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察:破解農村幼兒園發展難題,優化教育資源是關鍵
不久前,在開展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時注意到,農村公立幼兒園還存在不少問題:數量少,覆蓋面小,管理水平不高;園舍建設與師資配備不同步;辦園模式以小學附設幼兒園為主。
比較來看,已開辦的公立幼兒園園舍條件、師資、辦園行為等均優於民辦園,收費也遠低於民辦園。因此,解決好睏擾公辦園發展的問題,補充、優化幼兒教育若干資源要素,辦好農村公立幼兒園,滿足農村旺盛的學前教育需求,是擺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中心學校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首先,要按照「一村一園」的數量標準,優化和調整幼兒園配置。緩解園舍不足,辦園條件標準化,是增加學前教育供給的關鍵和基礎。已經有一所取得辦園許可且辦學水平較高民辦園的行政村,可不考慮新建公立幼兒園;既沒有公立幼兒園也沒有民辦園的行政村,要利用村小閒置校舍改擴建或新建高標準幼兒園。
其次,要切實緩解幼兒教師緊張狀況。目前,「大專以上學歷」,這個招聘幼兒教師的學歷門檻有點過高,把一批優秀幼兒教師擋在了農村公立幼兒園門外,也不利於中等幼兒師範教育發展。因此,適當降低幼兒教師准入學歷門檻,唯能力是舉,可招聘到更多優秀幼兒教師。另外,按照相關政策,全面取消村小學前班,將節省的教師資源補充給幼兒園,也可優化師資配置,增加農村公立幼兒園的師資總量。
再次,捋順管理關係,消除幼兒園歧視。目前,除鄉鎮中心幼兒園外,村小附設幼兒園漸成鄉村公立幼兒園辦園新模式。幼兒園設置在村小內,由村小管理,這本身沒有問題。但村小要克服「以園養校」思想,平衡好小學和幼兒園的關係,在管理、經費投入上均衡發力,防止出現辦園經費被擠占、挪用,幼兒教師捉襟見肘的歧視狀況。同時,還應建立完善鄉村幼兒園管理體系,確保農村公立幼兒園有人管、管得好。
最後,要進一步規範農村公立幼兒園辦園行為。學前教育與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同樣要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規範辦學行為,提高教育質量。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幼兒園的管理與督導,引導農村公立幼兒園按照有關政策規範辦園行為,確保辦園條件達標,安全衛生管理規範,保育和教育行為規範。同時,規範教職工隊伍建設,健全內部管理規章制度,防止出現「小學化」和「放羊化」兩個極端。(呂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