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斷貨,欲上門討債
據報道,之前參加6月30日科迪全國經銷商大會的知情人士透露,僅這次經銷商大會,科迪乳業就圈走至少1個億的經銷商預付款。
根據科迪乳業發布的通稿,當天有來自全國近千名經銷商參會。又據到場的經銷商介紹,當場每個經銷商打款30萬起,「不打款就取消經銷權」。至今,除了南方個別地區打款凶的經銷商還能略微收到一些貨,其他地方的經銷商大多數都「斷貨」了。
河北某個縣城的低溫產品經銷商小王還能繼續等,其他經銷商可等不起了。
「我們準備(8月)5號去河南商丘虞城討債,總共20多個人」,這些人都是給科迪打款卻又收不到貨的經銷商。「我們知道即便去了也很懸,但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啊!」這位來自華東的科迪經銷商呼籲全國經銷商團結起來,與張清海死磕到底!
據介紹,同行的主要有20多戶經銷商,打款在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
另一位縣城的經銷商坦誠:對於科迪來說,他們這十幾萬、三十萬的貨款只是九牛一毛,但對於老百姓來說,這可是一年的利潤啊!「如果這筆貨款打水漂,相當於我們一年就白忙活了。」
這些經銷商每天都忙於應對客戶的問詢,很多商超都來詢問「科迪的貨什麼時候到啊」,沒辦法,經銷商只能發書面說明函,稱這是公司的問題,並不是經銷商本身問題。
目前科迪全國經銷商只是想知道:斷貨還要斷多久,如果實在發不了貨,那麼他們的貨款該如何解決?
奶農上門討款,欠款高達1.4億
在一封《奶農求救書》上稱,從2017年12月開始,科迪乳業開始拖欠奶農奶款,涉及上千戶奶農,金額大約1.4億元,奶農曾多次向科迪乳業討要奶款,但遭到公司多次推諉,至今未能拿回。
有不願透露姓名者稱自己是從2017年開始給科迪乳業供奶,剛開始奶款一月一付還很正常,但此後付款的時間不斷拖長,付款也變得不再足額,欠款越積越多,而且沒有任何說法。
由於奶牛養殖行業屬於資金密集型,奶牛一天要吃掉大量的飼料,成本很高,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奶業下行周期之後,奶農們尚未恢復元氣,又面臨長期的拖欠奶款,這讓科迪乳業的奶農苦不堪言,生活窘迫,投訴無門。
7月31日,來自山東、山西、天津、河北、河南、江蘇多地的奶農代表開始在科迪乳業的工廠所在地虞城集中,希望能夠討回拖欠已久的奶款。
「少的有300多萬的,多的4000萬的也有。」在河南現場的奶農代表告訴記者,但當天科迪乳業的多位負責人都在現場,但因為科迪乳業的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張清海失聯,幾位高管面面相覷、無權做主。
「錢到哪裡去了?」有奶農憤怒的向記者表示,科迪乳業經營正常,為什麼不付奶錢?
在交涉無果後,2位奶農情緒激動爬上了25米的奶罐,想以自己的生命相逼討回公道。
現場局面十分危急,虞城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帶著當地政法委、工信局和信訪局的領導來到現場,當地政法委書記拿著話筒公開強調:「欠帳不還,發展到現在這個事件,縣委、政府高度重視,今天我們到這裡來負責處理債權債務問題」。
當地政府都出面了,但科迪乳業董事長張清海仍然不見蹤影,原本答應8月1日12點前給奶農答覆的,目前為止仍無下文。
帳上躺著巨額現金
科迪乳業2018年的年報顯示,實現收入12.9億元,凈利潤1.3億元,是一家以河南市場為主,表現中規中矩的區域乳企上市公司,2017年其旗下產品小白奶還一度成為網紅產品大賣,但為何會拖欠農民巨額奶款如此之久?為何收了經銷商的貨款卻不發貨,有不退款?
記者多次撥打科迪乳業包括董事長張清海、副總經理王守禮,以及證券事務部等多位負責人的電話,但對方均拒接或不接,而科迪乳業公開的證券事務電話則乾脆變成了關機。
科迪乳業董事長張清海之女張少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承認整個科迪集團資金壓力較大,主要是銀根收緊、抽貸以及公司將貸款投入到生產基地、養殖基地建設等回報周期較長的領域所致。
但科迪乳業財務數據顯示卻並非如此。
財報顯示,2018年科迪乳業的貨幣資金餘額高達16.72億元,同比增長76.2%,占到總資產的49.43%,其中活期存款的比例高達69%。2018年,科迪乳業還拿出2080萬元用於分紅。
而到2019年,科迪乳業的經營情況未發生改變,一季度其貨幣資金繼續增長至17.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1.1億元,同比增長近3成。根據最新的業績預增公告,科迪乳業上半年實現盈8298.54萬元~8752.3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35%。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來自於銷售收入的增加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企查查數據顯示,科迪乳業近兩年訴訟不斷,今年以來就發生了多筆合同糾紛,有多家企業申請對科迪乳業實施財產保全,其中1月份江西領先聯盛廣告有限公司申請凍結的額度高達2852萬元。此外,從今年開始,在部分網站上,也出現了不少關於科迪系員工討薪的投訴。
真相待解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記者,從停付奶款的時間來看,這未必就是巧合,因為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伊利和蒙牛在全國範圍內開始了渠道的下沉,河南市場也是主攻區域之一,這也衝擊了科迪乳業的核心市場,不排除科迪帳上的錢已經被挪作他用。
也有猜測認為,科迪有錢不用,也許是這筆錢不能用,或者由於一些未公開的原因,只能用於固定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科迪乳業在擁有大量貨幣資金的同時,還大幅舉債。2018年,科迪乳業有息負債餘額為11.98億元,同比增長47.36%,占總資產的35.42%;報告期內,公司財務費用金額為4610.04萬元,占凈利潤的35.70%。
而這一做法也被監管部門下發了關注函,但對此科迪乳業方面解釋稱,之所以出現這一情況,一方面是由於公司計劃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需要預備相應的建設資金。另一方面,科迪乳業擁有六個業務板塊生產經營需要批量流動資金支持,公司須有足夠的資金儲備,以應對不可預知的金融風險。
而另一方面,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有錢分紅,也未必就代表企業真的賺錢,業績也可以人為包裝。
科迪乳業一直急於將大股東旗下的資產科迪速凍,以較高的溢價裝進上市公司。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科迪集團的大股東為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清海家族持有,持股比例高達92%。
財報顯示,科迪乳業控股股東科迪食品集團持有公司股份48469萬股,持股比例為44.27%,累計質押則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9.96%。
在沈萌看來,一方面通過上市公司增發收購大股東旗下資產,即可以套現獲得大筆資金;另一方面,通過把科迪速凍包裝成為優質資產注入,進而刺激股價,也可以緩解股價走低而帶來的資金問題和平倉風險。
但真相到底是什麼,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隕落的「小白奶」
在科迪乳業發展的道路上有兩個一閃而過的機會,只不過現在看來都錯失了。
2015年6月30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之後科迪乳業「年產40萬噸液態奶項目」順利投產,解決了產能不足問題,成功併購了有60多年歷史的洛陽巨爾乳業公司,實現了中部大乳業的戰略布局。完成了10萬噸低溫奶改擴建和冷鏈物流建設,增加了公司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不過隨後科迪乳業將重心放在了零售店的建設上,「搞得幾千家零售店,然後虧得一塌糊塗,如果他把這筆錢拿過來用於這個產品研發和品牌建設的話,我覺得到今天科迪應該還是河南地方龍頭企業的重要一支力量,但他錯失了這樣的機會」,宋亮指出
2017年是科迪乳業的高光時刻。這一年,科迪乳業推出一款網紅小白奶爆紅賺得盆溢缽滿,小白奶在內的常溫乳製品的銷售額增長達65.8%,科迪乳業也迅速站上了風口,成功走進全國消費者視野。
隕落同樣也來的快。2018年上半年,科迪乳業的小白奶「風光不在」。以其為代表的常溫乳製品業務營收同比下降了25.62%,毛利率也出現大幅度下滑,從去年的26.43%下降至18.97%,下降了7.46%。
在宋亮看來,小白奶曇花一現主要原因是准入門檻比較低,因為餅不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產品,其次,科迪的產品結構單一,高毛利的產品不多。
成也網紅奶,敗也網紅奶,科迪乳業也意識到產品結構單一帶來的風險,在2019年6月底的科迪乳業全國經銷商大會上,科迪乳業南方大區營銷副總王得力指出,「降低網紅奶的銷量占比,是我們分散產品風險的重要舉措,同時加大力度推進其他單品的銷售。」王得力指出,小白奶從2017年90%以上的銷售占比已經降到了70%左右,「雖然小白奶的占比在下降,但是銷量還是一路攀升的,我們對小白奶的後期市場發力並不擔憂。」
這些話被視作科迪乳業在給經銷商「畫餅」,真實的情況是,小白奶銷售並不順暢,在一線城市的商超里,曾經爆紅的小白奶幾乎難見蹤影。
收購科迪速凍被疑利益輸送
「科迪這個公司從內到外都不是一個非常科學和理性的公司」,一名業內人士這樣評價科迪乳業,這個有著濃重家族式風格的企業存在著很大問題,「大股東家族已經基本掏空了上市公司」。
自2018年以來,科迪乳業一直想收購迪速凍卻被質疑向大股東利益輸送而停滯不前。早在2018年5月份,科迪乳業稱,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科迪速凍100%股權。半年後,科迪乳業稱因外部環境尤其是資本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決定終止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今年4月份,科迪乳業再次啟動重組,引來深交所一紙問詢。面對一系列問題,科迪乳業5月13日晚間回復稱,鑒於交易雙方面臨的外部環境再次發生變化,公司認為已經具備再次啟動收購科迪速凍的條件。 時隔一年,科迪乳業再次啟動重組關聯公司科迪速凍。與上次重組方案不同的是,本次重組取消以支付部分現金的方式購買科迪集團持有的科迪速凍69.78%的股權,取消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同時,中原資產加入交易方。
科迪速凍和科迪乳業的控股股東均為科迪集團,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科迪集團的大股東為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清海家族持有,持股比例高達92%,因此科迪乳業對科迪速凍的收購也被質疑為大股東利益輸送。
在2019年6月的科迪乳業2019年全國經銷商大會上,科迪乳業董事長張清海開始大談產品多元化,「一個產品是送,十個產品也是送,把這些產品捆起來做更能降低配送成本,提高效益,經銷商直接操作終端早已是發展趨勢,產品多元化也很快會成為趨勢。對於科迪乳業擬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科迪速凍,張清海表示,「產品多元化有先天的多元化與後天的多元化,先天的多元化水到渠成,後天轉行不易,相信此次整合順利將有利於公司加速產品多元化,延展科迪的品牌優勢。」
不過這依然不能平息這項收購交易利益輸送的嫌疑。「科迪乳業重組這個速凍業務嚴格意義上來講叫做資產轉移」,在宋亮看來,科迪乳業的重組就是用上市公司的這個資金去收購一個關聯公司,而且這個公司還是這個家族式的這樣的一個公司,「就有套現轉移的意味在裡面,而且是高溢價去收購,用意是非常明顯的。」
科迪乳業最新披露半年報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9年1月至6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98.54萬元-8,752.3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35%。在半年報一片的曝雷聲中,科迪乳業的半年報看起來光鮮亮麗,只不過這些都是建立在對奶農奶款的拖欠和對經銷商貨款的占用!來源:食悟、第一財經、中國網財經,經銷商聯盟平台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