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精武鴨脖配方挑戰川式油鹵配方,誰才是滷菜界的王者

2019-09-30     吾愛美食君

精武滷水



一款小小的滷鴨脖,讓武漢市的精武路名揚四方,也讓中國的滷水地圖上誕生了「精武滷水」這個雄踞一方的「諸侯」。

用料詳述:

1、香料包:由18種香辛料組成,每包270- 300克,可滷製18-24千 克產品。這些香辛料在老湯、產品中起到出鹵香味、去異腥味的作用。

香料配比為白芷、陳皮、肉桂各30克,八角、小茴香各25克,高良姜20克,木香15克,甘草、山柰各12克,枳殼、蓽撥各10克,丁香、山楂、紅豆蔻各8克,白豆蔻6克,砂仁5克,草果、肉豆蔻各3個。將以上香料洗凈後包入紗布袋。

2、王中王辣椒:又稱福建辣椒王,特點是辣度高、清香味足。也可用辣度夠高的干雲南小米辣代替。

3、大紅袍花椒:香味濃郁、麻味足,與干辣椒搭配在一起,為滷水增加清香和麻辣味,且有輔助其他香辛料去腥除異的作用

4、鴨香膏:屬於一種食品添加劑,可豐富禽類製品的口味和香氣,因為香味過於濃厚,用量不宜過大。



老湯製作

取45千克清水燒開,加入雞架8隻,小火煮1小時(此過程中不加任何調料),撈出雞架即成鮮湯,再向鍋中加入香料包3個、王中王辣椒3斤、花椒0.5-1斤, 大火燒開後開始計時,熬約15小時後,再加入食用油5斤,繼續大火煮1小時即可打出所有渣滓,然後加入雞精、雞粉各300克,白糖、鹽、味精各1000克,至此老湯製作完畢,熬好的老湯不少於35千克。

注:包括辣椒、花椒在內的所有香辛料都需提前清洗一下,跟泡茶的道理一樣,頭道茶並不是最好的,把很沖的藥草味洗掉一部分,其香氣才更易揮發出來。熬湯時應加蓋子,這樣可以縮短熬制時間。

四個流程滷鴨脖

原料初加工:取18千克鴨脖解凍,用清水反覆漂洗,至少換三次水,然後加入鹽200克、姜、蔥各500克、白酒50克、紅曲粉50克(使用前需用冷水化開,添加時根據顏色深淺調整用量)腌制4小時(冬春季節腌B小時),取出入冷水鍋大火汆凈血水。

滷製:取35千克老湯(湯麵辣油越多鹵出的產品越辣),加入新香料包1個、干辣椒250克、花椒100-200克(根據當地食客口味增減)、鴨香膏30克、花雕酒500克、鹽500克、味精350克、雞精、雞粉各150克,大火煮開10分鐘後下入適量糖色和紅曲粉(根據顏色深淺調整用量),下入鴨脖大火燒沸,煮約20分鐘後停火燜泡25分鐘撈起,滷製完成。鹵湯用過一次後,湯量會減少一部分,鹵湯桶都會有個刻度,在下次滷製前,要先添清水使鹵湯達到規定刻度,然後再根據滷製原料的多少重新投料調呋。

注:香料包內的藥材在熬制滷水時香味會揮發一部分,所以在滷製原料時還要加入新的藥包及辣椒、花椒等,以補足揮發掉的香氣。



鹵各種鴨附件

老鴨(全鴨)、鴨腿、鴨肫:大火煮開,滷製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

鴨爪、鴨頭、鴨翅、鎖骨、鵪鶉、半邊鴨:下鍋即開始計時,鹵25分鐘起鍋。

蓮藕:下鍋即開始計時,鹵12分鐘、泡10分鐘即可。

滷鴨腸:

1、清洗:將鴨腸用清水洗3遍,每12千克生料加500克鹽搓洗一遍。

2.汆水:將洗凈的鴨腸下入燒開的清水中攪勻抖散,直到鴨腸開始向中間捲起即可撈出沖涼,瀝干備用。

3、滷製:將老湯燒至70-80%C,調入適量糖色和紅曲粉,放入鴨腸小火鹵約8分鐘即可出鍋。

滷雞翅尖、鴨舌、鴨肝、鴨心、鴨蛋、小龍蝦、螃蟹

製作:將老湯燒開,下入鹽12.5克/千克、味精15克/千克,放入洗凈的原料,其中雞翅尖鹵5-8分鐘,鴨舌、鴨肝、鴨心鹵8分鐘,小龍蝦鹵15分鐘,螃蟹鹵15—20分鐘。

注:這款滷水在使用中還有一個關鍵環節要注意,那就是鹵湯用過八次後就要循環一下。這是因為鴨脖在滷製過程中血腥味全融到湯里,如果不換湯的話,鹵出的原料腥味會越來越重。鹵湯循環的方式:將滷水上面的辣油搬出,將湯過濾,留1/3,棄掉2/3,加清水補齊並倒回打出的辣油,滷製時再根據原料分量調味即可。

川式油鹵

油鹵起源於川東達州地區,適用於鴨舌、鶇掌、翅尖等體積小、口感脆、油脂少的原料,因調製的鹵湯「油多水少」而得名。以熱油燙熟食材,同時將油中的香氣輸送到原料中。滷好的原料色澤紅亮、香味濃郁、油潤脆滑。滷水燒開後溫度很高,投入原料後快速成熟,可即鹵即賣,而且,原料鹵後色澤紅亮,集嫩、香、油潤於一體。



傳統油鹵

原料:干辣椒200克,乾花椒20克,生薑100克,大蔥100克,八角60克,山柰20克,肉桂20克,小首香20克,草果20克,丁香10克,砂仁20克,冰糖300克,老抽100克,鹽、雞精各適量,鮮湯1千克,混合油6千克(熟菜油3千克和色拉油了千克混合均勻)。

調製方法:

1、草果拍破去籽,和八角、山柰、肉桂、小茴香、丁香、砂仁一起放入盆中,加入清水泡透,撈起瀝干水分,塞入紗布製成香料包。

2、將干辣椒剪成節並去籽,生薑拍破,大蔥切段備用。

3、將冰糖入凈鍋炒成糖色。

4、鍋入混合油燒至三成熱,下干辣椒、花椒、生薑、大蔥炸香,下入鮮湯,放入香料包大火熬開,調入糖色、老抽、鹽、雞精繼續熬30分鐘左右即成油滷水。熬好的油滷水中幾乎全是香料和油,湯水的含量很低。

滷水的養護:

1、每次用完需打掉殘渣,撇掉浮沫,並再次燒開,夏天早晚各燒沸- -次,冬天每日燒沸一次,涼透後放在通風處。

2、每個香料包可用兩次,第三次滷製食材時需換新料包。

3、料頭一鹵一換,即滷製食材前放入炸香的料頭,鹵後打撈乾凈。調料則根據滷水底口定期補充。

油鹵小甲魚(位上)



批量預製:

1、 小甲魚(每隻重約125克) 10隻宰殺,從龜背下方開一個5厘米左右的小口,除去內臟,神凈血水,然後放入開水中氽燙一下,撕去表面的粘膜。

2、將小甲魚下入燒沸的油滷水中,小火鹵5分鐘,撈出控干水分。

3、鍋入寬油燒至七成熱,下入滷好的甲魚浸炸至表皮收縮、略微發乾時撈出,趁熱放入自製醬料中腌制12小時。

走菜流程:取腌好的小甲魚一隻,放入微波爐加熱2分鐘,取出包入錫紙中,放在熱鹽上即可走菜。

自製醬料:凈鍋下入熟菜籽2500克、色拉油2500克、雞油1克,燒至四成熱,下蔥段150克、片、蒜子各100克炸香,撈出料頭下入郫縣豆瓣醬1000克(分四次入,既能避免糊底,又更利於香味放)炒香,再下糍粑辣椒500克翻均勻,下入香辛料( 當歸200克、茅草段、草果、白豆蔻、小茴香50克)及周君記麻辣香水魚調料4(每袋重約180克)炒香即成。炒的醬料自然晾涼後覆保鮮膜入冰箱藏保存。

除了上面這款家家都有的傳統油鹵,筆者還收集了另外三款新式口味的油鹵,分別是青椒、泡菜和藤椒。

青椒油鹵

青椒油鹵除具有嫩、 香、油潤等特點外,還因大量青椒及蔬菜料的加入,而散發濃郁的清香味。

青椒油滷製作

1、青二荊條辣椒段500克、芹菜段400克、姜塊100克、蒜瓣60克分別拍破;干蔥頭600克切絲,香蔥000克切段備用;草果20克拍破去籽,和八角60克、山奈、肉桂、小茴香、砂仁各20克、丁香10克一起放入盆中,加入清水浸泡20分鐘,撈起瀝干水分,包入紗布中成香料包。2、鍋入混合油6000克(熟菜籽油和色拉油按照1 : 1的比例兌成)燒至三成熱,分三次放入芹菜段、姜塊、青二荊條辣椒段、蒜瓣、干蔥頭絲、香蔥段小火炸至千香,倒入鮮湯1000克,下入香料包大火熬開,調入糖色20克、老抽40克、鹽、雞精各100克小火熬40分鐘,打去除料包外的渣滓即成青椒油鹵。

調製心得

1、製作油鹵時,加大蔥、生薑、洋蔥、芹菜等蔬菜類原料的目的是為了讓鹵油里融入這些原料的蔬香味,但不要一次性全部倒人油鍋里,否則會由於倒人了這些水分含量多的原料而導致菜油猛烈翻滾外溢。

2、應選用熟菜籽油與色拉油各一半,因熟菜籽油色澤較暗,但能很好地給原料入味;色拉油則相反,色澤較淺且人味效果較差,將兩者合用,可取長補短,使油滷的色澤和粘附力均達到最佳效果。

油滷鴨舌

製作:

1、鮮鴨舌3000克去喉管,洗凈後加料酒、鹽、蔥、姜腌制30分鐘去腥。

2、取出腌好的鴨舌放入盆中,倒入青椒油鹵5000克浸沒,覆膜大火蒸40分鐘,取出揭掉保鮮膜,將鴨舌繼續浸泡其中,走菜時取10根裝入盤中即可。

技術關鍵:

1、滷鴨舌通常吃的是筋道耐嚼的口感,如今將鴨舌泡入油鹵中蒸熟,成菜肉質比鹵熟的更嫩,且因覆蓋了保鮮膜而形成密閉空間,制好的鴨舌更入味。

2、鴨舌蒸好後不要急著取出,繼續泡在油鹵中,以免在空氣中久置風乾。



泡菜油鹵

因大量泡菜碎的加入,此款滷水口感酸香,解膩效果很好。除適用於體積小、口感脆、油脂少的原料,還特別適合優魚等海鮮類產品的滷製,去腥效吳極好。

泡菜油滷製作

1、干辣椒段300克、甘草50克、山柰、白芷各30克、白豆蔻25克、八角、肉桂、干青花椒各20克、小茴香、草果各15克、丁香10 克加溫水浸泡20分鐘,撈起瀝千,製成香料包。

2.鍋入熟菜籽油、色拉油各10斤燒至六成熱,放入蔥段、姜塊(拍硫)各300克、鮮紅小米辣圈250克小火熬至干香,撈去渣滓,留香辣油備用。

3、鍋入香辣油燒至五成熱,下入泡菜碎1200克,泡姜粒500克、泡椒碎800克、野山椒碎300克、芽菜碎350克小火翻熬15分鐘,待去盡水汽、出香後撈出,裝入紗布袋,再次投入袖中,接著下入永川豆豉200克繼續熬制2分鐘,倒入鮮湯2000克,放入香料包大火燒開,調入糖色60克、老抽20克、鹽、雞精各60克繼續熬1小時,打去除料包以外的渣滓即成泡菜油鹵。

滷水的養護:此款油鹵可重複使用,每晚收餐後要取出香料包、泡菜包放置一旁,待下次鹵食材時放入,接著打去油鹵內的渣滓,燒開後關火加蓋保存。使用三次後,需重新更換香料包,而在使用四五次後,則要重新加泡菜炒出味。

油鹵魷魚

製作:

1、冰鮮小魷魚4000克解凍治凈,放入溫水加鹽浸泡搓洗,去掉體表的薄膜,瀝千水分後放入盆中,加蔬菜汁800克、蔥姜水300克、料酒150克、鹽60克充分攪打,待汁水顏色變得渾濁,將魷魚撈起沖水備用。

2、魷魚下入泡菜油鹵微火鹵10分鐘,撈起魷魚裝入保鮮盒中,倒入泡菜a鹵繼續浸泡30分鐘,走榮時取10隻裝入盤中即可。

技術關鍵:

1. 泡菜油鹵中加入了大量的辣椒、泡菜等,用辣味和酸味很父地壓制了魷魚的腥味。

2、滷製魷魚時- -定要用微火,湯麵不能起泡,否則魷魚易老。

3、小魷魚微火鹵10分鐘,此時約有八成熟,撈起入盒繼續浸泡在油鹵中,利用;餘溫加熱至全熟,就魚嫩且入味。如將魷魚鹵至全熟,關火後再繼續泡於熱注鹵中,肉質就會變老。

藤椒味型的菜品在巴蜀地區風行多年,但對於四川省外的食客而言,這種味型的新鮮度仍然相當高,除了偶有市售的藤椒雞可供品嘗外,極少碰見其他菜式。

基礎滷水的調製

香料包:肉桂50克,香葉10克,肉豆蔻10克,陳皮10克,甘草10克,小茴香50克,八角50克,砂仁50克,白豆范50克,山奈8克,丁香5克,羅漢果20克,草果30克,白芷10克,入紗布包成香料包,用熱水浸泡10分鐘控干待用。

滷水熬制:不鏽鋼桶內放余過水的棒子骨20斤、老母雞1隻,添入清水30斤熬制約3小時,打起料渣後,下入香料包1個、糖色100克、生薑、大蔥各100克,i再煮約10分鐘後將香料包撈起。因為藤椒味型主要來自於藤椒(鮮青花椒)、乾花椒, 而這兩者香味極容易揮散,最好在加工鹵貨時再放這兩種花椒,所以上面調製的這款基礎滷水相當於底湯。

藤椒鴨舌

滷製流程

1、鴨舌洗凈,加入蔥、姜、料酒碼去腥味,再次洗凈。

2、將腌好的鴨舌入熱水(水中加蔥姜)掉- -下撈出,去除血水和腥味。

3. 調好的底湯內放入仔姜、鹽、雞精適量、乾花椒50克、干辣椒60克、袋裝保鮮青花椒100克、干青花板50克,下入香料包,大火燒開後倒入鴨舌,鹵約3分鐘即可關火,再浸泡2分鐘後撈出。



小貼士

1,香料也放入湯中煮約5分鐘後就要撈出,放冰箱冷藏保存。這樣操作一是因為現在用的滷水已是老滷水,帶有較濃的底味,如果料包煮太久,食材中的藥料味太重:二是出於成本考慮。本來每個包可以用五到七天,如果香料包煮太久,香味流失嚴重,三天就要換一個。

2、滷水用完後,需在當晚將渣滓打凈、大火燒開,第二天滷製食材時再:重新添料、放香料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A-8g20BMH2_cNUgL-p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