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高產方案整理,值得收藏!

2020-03-17     新農知識

玉米一直是我國華北地區主要農作物之一,也是陽曲縣重要栽培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生產質量,並保證玉米生產的綠色性,對我國農業發展以及國民身體健康具有積極意義。為此,本文從播種前、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3個方面提出具體的方案,以期提高玉米生產效率,並保證生產的綠色性。相較於其他農作物,玉米本身含有極為豐富的營養,包括脂肪、蛋白質及維生素等,且均高於大米。同時玉米也屬於家畜、家禽的高質量精飼料。根據有關學者分析結果顯示,玉米包含的飼料單位可達到1.35。可見,其對農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隨著我國「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的落實,綠色食品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所以,如何在保證玉米綠色種植的基礎上,提高生產效率與產量,也得到相關人員的普遍重視。詳情如下:

一、播種前技術

1.1 選用合理的環境與地塊

為了保證玉米實現綠色生產,不管是種植基地,還是生產基地,必須同工礦區以及公路或鐵路幹線之間保持一定距離,以規避源於工業或城市污染源所產生的影響。同時,種植戶也不可在同樣一片土地持續多年種植玉米,容易提高玉米病蟲害的發病機率與傳播範圍,並導致地塊某一類型肥料有明顯短缺。完成環境條件的挑選後,應選用土層較為深厚,且土壤較為疏鬆,保水保肥性優秀的土壤作為種植地。

1.2 精耕細作,合理設計施肥配方

如果前一茬種植物為玉米,種植戶應採用半耕半整稈覆蓋技術種植玉米,應在玉米收穫後,把所有秸稈全部割倒,然後覆蓋於硬茬之上,通常覆蓋方式是,覆蓋寬度66厘米,空出寬度66厘米,留茬高度應設定為20厘米。種植戶在覆蓋秸稈過程中,應保證下一層秸稈的基礎部分壓制上一層秸稈的稍,並於已經完成覆蓋的秸稈上每間隔1米添加適量的土,秸稈的空檔中填入有機肥予以深耕,完成深耕後,對該片土地予以耙耬平整處理。如果前一茬農作物並非玉米,則在前一茬農作物收穫完成後,及時秋深耕,耕作深度不少於25厘米。同時根據深耕情況,每畝施4000~5000公斤有機肥,完成耕種後,耙耬保墒。

二、強化田間管理

2.1 苗期管理

第一,播種後遇雨,在播種孔上易形成板結,應及時破除板結,以利出苗。出苗時如幼苗與播種孔錯位,應及時放苗。出苗後2~3片葉時開始間苗,除去病、弱苗,幼苗達到4~5片葉時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株,保留生長一致的壯苗。第二,間苗與定苗。玉米生長至3~4片葉子時間苗,5~6片葉子時定苗。種植戶需結合種子的品類特徵確認留苗密度,通常情況下,留苗的密度應在3000~4000株/畝。若種植的品類為平展大穗狀的品種,則密度可低一些;若為緊湊耐密品種,則密度可適當調高。土地水平優秀、生產效率高的土地,種植應較為密集,土壤肥力不佳,則種植密度應較低。第三,施肥。種植戶完成定苗工作後,需結合幼苗的生長狀態,針對肥力不足或長勢不佳的土地,應結合中耕予以追肥,通常追肥量為10公斤/畝。

2.2 穗期管理

第一,玉米拔節後管理的重點是促進葉面積增大,特別是中上部葉片,促進莖稈健壯。玉米進入大喇叭口期,葉片達到10~12片時,追施壯稈攻穗肥,一般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採用玉米點播器或追肥槍從兩株距間打孔,深施或將肥料溶解在150~200公斤水中製成液體肥,用壺每孔內澆灌50毫升左右。第二,中耕培土。拔節工作結束後需要追肥,並予以中耕處理,耕種深度7~8厘米,去除分蘗。待大喇叭口期培土,通常情況下培土高度應達到12厘米。

2.3 花粒期管理

第一,玉米後期管理的重點是防早衰、增粒重、防病蟲。若發現植株發黃等缺肥症狀時,應及時追施增粒肥,一般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為宜。第二,隔行去雄。隔行去雄能夠把雄穗開花所必要的養分及水分轉送給雌穗,以增加產量。等待雄穗抽出1/3且沒有開花散粉的狀態下,每間隔1~2行,將1行雄穗去掉,去雄期間應避免帶出頂葉。

三、保證病蟲害防治質量

3.1 加強病害防治

玉米收穫後,須完全清理病株殘留秸稈並翻耕,若玉米處於重病狀態,則需要予以輪作換茬,且不少於2年。在無病果穗上留種,並選擇抗病種類及時播種,以免過早種植或低溫種植。播種過程中,覆蓋的土層厚度不宜過大,為出苗提供便利。定苗後應立刻中耕除草,疏鬆土壤,加快根系增長。生長階段及時將底部生病的葉片清除,以最大程度減少其他葉片感染病菌的機率,延緩病害侵害。具體方式,種植戶於玉米尚未抽穗以及未降雨的狀況下,將玉米底部2~3片葉子打掉,彙集之後置於田外深埋。

3.2 加強蟲害治理

種植戶可藉助成蟲的假死性特點,於清晨或傍晚予以人工殺滅。早期可通過清除含有卵、蟲的葉片,匯總之後置於田外深埋的方式,從而降低害蟲數量,減少害蟲對玉米的損害。此外,可以嘗試運用電子燈以及黑光燈等設備予以捕殺。

四、總結

玉米具有產量高、適應能力強以及用處廣泛等諸多優勢,是經濟價值較高的一類農產品。隨著我國對農作物綠色產品的愈發重視,種植戶在關注農產品產量與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必須保證玉米的綠色與安全。為此,種植戶應掌握並積極推廣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以促進我國玉米種植水平的提升。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大家可以多參考參考,或者說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筆者會根據情況來給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筆者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9595XABjYh_GJGVGJ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