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先鋒南存輝,黯然傷神胡成中

2019-10-17     天天有味

在寫完《他鞋匠出身卻白手起家帶出41位億萬富豪》的文章後,對於南存輝與胡成中這對中國式合伙人,還有一些個人感想在這裡分享一下。

不可否認,南存輝是溫商乃至浙商的佼佼者,在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會上,南存輝被評為「溫州民營經濟的優秀代表」,並與馬雲、劉永好、柳傳志、何享健等企業家作為「改革先鋒」受到高規格的接見。相比而言,胡成中卻沒有這等殊榮。

走上人生巔峰之後的南存輝,對文化事業也非常熱愛,曾出資支持永嘉學派「事功文化」的研究。南宋思想家、文學家、政論家葉適,就是溫州人,他提倡的「功利之學」與朱熹的「義理之學」分庭抗禮,故而被看作「溫州模式」的思想源泉。

葉適、黃宗羲對傳統「重農抑商」觀點提出批判

不過,筆者看來,溫州模式也好,浙商精神也罷,不過是地域、時代和環境的產物。文化上可以去追根溯源,但溫州人在商業上的成功,其實還是發端於樸素的生存慾望。

改革開放前的溫州,地處台海前線,是國防重鎮,但不是經濟建設重鎮,其城鎮化程度要遠低於其他城市。再加上溫州山多地少,農業不足以養活大量人口,溫州人不得不外出謀生。他們往返於不同地域,正是馬雲經常講的「春江水暖鴨先知」,對市場的變化比較敏感,等待改革的春風吹來,溫州人自然地立於時代的潮頭。

南存輝曾多次表示,對他影響最大的一個人是族伯父南懷瑾,曾受贈一句話:須知道義無價寶,切記富貴有盡期。所以,他一直謹言慎行,公開講話也是非常謙遜,相比於傑克·馬的誇誇其談,南存輝慢條斯理,深入淺出,邏輯縝密。

他曾指出,馬雲從創業伊始,就把自己包裝成網際網路的布道者和洞察未來的「神」,使得很多人心甘情願地淪為可憐的歡呼者。南存輝奉勸人們要冷靜思考自己的境遇,他說馬雲的成功不可複製,而每個人做好自己擅長的事就是成功。

如今,馬雲體面的退休,連告別晚會也是驚天動地,炫彩奪目,他似乎從來就不知道低調為何物。但也有人說,一個生意人,能做到像馬雲這樣,天馬行空、率性而為、瀟洒自如,恐怕也是千古第一人。

在企業經營上,南存輝非常務實,也敢於分錢、分權,是較早一批對企業「去家族化」的企業家。南存輝育有兩子一女,他們是南爾、南君俠、南笑鷗,他對子女要求甚嚴,要求他們進入正泰工作隱姓埋名,必須從基層做起,以成績論資歷。

南存輝是民營企業中首開先河倡議設立「敗家子基金」企業家,如果子女成器,可由董事會評估後,聘請出任集團高管,如果不成器,他們的生活則交給「敗家子基金」照料。

這種考量的目的,就是避免企業內部「以股份來排座次」的現象發生,防止正泰高管的家族成員對職業經理人模式的過多干涉,而使正泰敗在那些無能兒孫手裡。

南存輝的成功,得益於他的眼界和氣度,他深知企業做大了,就一定是社會的企業。他曾意味深長地說:「作為一個企業家,政治就是天。」所以在正泰,很早就建立了黨支部。媾和官商關係的人不可勝數,但遊刃有餘、進退得法的人卻是鳳毛麟角。在這一點上,他的創業搭檔胡成中就要稍遜於他。

應該來說,早期創業時,胡成中的價值與貢獻要更大一些,他帶來了市場信息和創業構想。而且胡成中是供銷員出身,求精開關廠早期的銷路是他打開的。只不過,南存輝比較響應政府的號召,敢於分享自己的蛋糕,從而使得正泰後來居上,超越了胡成中創辦的德力西。

胡成中對內管理注重人文關懷,善於營造企業如家的溫馨氛圍,這為他博得了「好老闆」美譽。只是從南胡分家起,胡成中就一直牢牢把持著德力西的控制權,到現在也沒有上市。這可能對當年的散夥經歷耿耿於懷吧,不能再容忍有人可以僭越他的權威。

無論如何,兩人都是時代的弄潮兒,在全球低高壓電器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也為「中國製造」參與全球化競爭展現了自力更生的光輝。在經營理念上,南存輝也好,胡成中也罷,沒有誰對誰錯之分,只是當人談及中國電氣行業的發展史時,南胡兩人繞開誰,都是不完整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6j_2m0BMH2_cNUgNhu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