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華爾街大佬那樣穿皮鞋?

2019-08-19     HOT男人

華爾街有句俗話:

永遠不要相信一個穿著破鞋或者髒皮鞋的男人。

這句話是否真存在,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但不可置否的是——從你爺到你爹再到你,一個男人的一生,總有一天需要穿皮鞋。

需要皮鞋的場合多種多樣。

有些人工作穿,包括機關單位也包括外資企業;

有些人參加婚禮穿,包括給別人當伴郎,也可能是自己是新郎;

即使是每天球鞋潮T的新媒體編輯熱崽,也要在外出採訪重要人物時乖乖換上一雙皮鞋。

正所謂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皮鞋備上一雙,總是沒錯的。

但隨著人民精神需求與社會發展的矛盾加劇,多數男士辨別一雙好皮鞋的能力幾乎為零。

對皮鞋的認知也就停留在以下3個階段:

1、是皮的就行;

2、廣告里金猴王那種就挺好;

3、不磨腳就行。

王老師這雙傳統老皮鞋常常被媒體揪出來鞭屍

但還有句話說的好:鞋是男人的第二張臉。

你可以穿著某溫州大廠生產的鬆緊袢一腳蹬皮鞋上班,但你一定不會穿著它結婚,更不會穿著它去見姑娘。

畢竟這樣一雙隨意的皮鞋,分分鐘就能讓人對你的第一印象跌入深淵。

那麼,在不隨身攜帶女友/老婆/親媽時,廣大男同胞怎樣在3秒內,辨別真正有品質的皮鞋?

重點提示:今天文末有購買推薦,等不及的可以直接劃到底。為讓你買的放心,建議科普完乾貨後再購買推薦商品。

選經典款,少即是多

前面說了鞋是男人的第二張臉,但這張臉該長啥樣,絕大多數男人並不清楚。

事實上,屬於男人的皮鞋品類並不多,但每雙必定都是經典。

皮鞋經典的款式並不多,一個男人一生可能會用到的也只有5雙。我按利用率由高到低排列,有以下幾種(做成卡片形式,需要找圖)。

1、牛津鞋

款式特點:閉襟,鞋頭多有一條橫線(中國人民親切地稱之為三接頭)

適用場合:簡潔低調,既不搶領導風頭,又能輕鬆融入多個場合,商務活動、婚禮、單位、酒吧,沒有它不能搞定的。

如果你是第一次買皮鞋,或者不常穿皮鞋,選這雙最穩妥。(敲黑板,此處劃重點!)

2、德比鞋

款式特點:開襟(和牛津長的很像,但有細微差別,見下圖)

適用場合:嚴格意義上,德比鞋開襟,舒適度高些但對腳型的包裹度低,線條不如牛津流暢簡潔,不太適合商務嚴肅場合。

3、孟克鞋

款式特點:鞋面有橫截袢

適用場合:孟克氣場與騷氣齊飛,是皮鞋中少有的「表演性人格」,但它是扎紮實實的商務鞋,工作環境比較寬鬆的可以試試。

結合國情,傳統企事業單位上班就別穿了,以免被領導請喝茶。

4、樂福鞋:

款式特點:一腳蹬

適用場合:基本同上,但因為風格偏復古,很多中國男士對樂福接受度比較低。

5、雕花布洛克

款式特點:鞋面有鏤空雕花(也就是說任何鞋都可能屬於布洛克,牛津布洛克、德比布洛克、孟克布洛克…)

樂福布洛克

適用場合:約會、酒吧等非正式場合,如果公司對著裝沒要求,穿著去上班也挺好。

謹記以上5種款式,根據你的需求作出正確選擇,你就邁向華爾街精英一大jio了。

但總有人喜歡在顏色和楦型上整么蛾子。

先說顏色,父輩最愛的白皮鞋讓它消失,在西方只有老財夏日正裝Party才會穿,其餘時間,誰穿誰土。

按照正常訴求,炭黑色和棕色足以,這兩種是萬能色,好搭配褲子,場合適應性也強。

下面講一下楦型,這是一個你必須了解到的概念。

為什麼呢?因為楦型不僅決定一雙鞋的外形,更影響舒適度。

簡單理解,楦型就是鞋子設計時所參照的腳型,在很多定製鞋履品牌,楦型都是老鞋匠打死都不賣的「秘方」。

按辨識度最高的鞋頭來區分,主流楦型大致分為意式方頭和英式圓頭兩種。

鞋頭圓圓對腳的包容度強,如果需要經常穿皮鞋,建議選這種。

偏方形鞋楦前腳掌的霸氣十足,結婚或者參加活動可選方頭。

記住基本款、楦型、顏色,奉行少即是多原則。

像這種法國人最愛的浮誇鱷魚嘴,感覺像開了加長版勞斯萊斯,帥是挺帥,但能穿出門的幾率很小,不實用,不建議購買。


好看的牛皮萬里挑一

看鞋先看皮,講究頗深:

論產地,好牛皮大部分在阿爾卑斯山附近,也是法國東南部、義大利北部,一小撮在瑞士境內;論品種,做鞋子6~12個月的小牛皮為最為軟韌,其次才是成年牛皮;論飼養方式,吃母乳的小牛比吃草的皮質細膩柔韌,獨立圈養比集中散養的瑕疵少;論加工:頭層牛皮一定比加入了人造革的二層牛皮更結實……

總之,背起來不比垃圾分類簡單。

如果落實到實際操作中,除非你張嘴問櫃姐關於牛皮的信息,否則一般人還真看不出來。

其實,實戰中,判斷一張好皮料你只需要看2點:

  • 紋理:越清晰自然越好;
  • 密度:約大越好。

先說表面紋理:

同樣是原皮,小牛皮,毛孔清晰,紋路生長自然,這是一張原皮能做到的最好狀態;

普通小牛皮,雖看起來也有紋路,還比上面細,但痕跡規律,毛孔幾乎已經看不清了,這意味者它被人工打磨過,跟朋友圈姑娘「美圖秀秀」過的自拍一個性質。

(建議放大查看)

再來說說密度:密度越大,皮子越有韌性,鞋也就越耐穿,越不易變形。

皮層纖維明顯緊實均勻,這意味著皮子密度大有韌性,這種皮打釘子都很難,就是因為韌性太大。

普通牛皮,用手捏一下,就能感受到皮層纖維粗糙稀鬆,這說明皮子密度小,韌性不強。

好工藝自己會做足底按摩

工藝是鞋的靈魂。

解釋一下,這個虛詞這裡指鞋底的縫合工藝。皮鞋耐穿與否、穿起來腳感如何,都和這項工藝息息相關。

和材質一樣,皮鞋工藝也有著等級森嚴的鄙視鏈:

挪威縫

最大的特點就是貴。

挪威縫工藝辨識度極高,最先由義大利人發明,全手工縫製,縫法複雜,最初的作用是增強鞋子的耐穿性和防水性,當今鮮有幾個世界頂級製鞋品牌仍保留此種工藝。

這項工藝耗時和技術難度都是其他工藝數倍以上,而如今熟練掌握這種工藝的匠人也屈指可數。

這也導致其價格也非常昂貴,是鄙視鏈頂端的工藝。

固特異

固特異工藝最大的特點就是夾層里有軟木屑,鞋底穿久了可以記憶人的腳型,且吸汗透氣;

鞋底的縫合方式是活的,便於舊時那幫有錢老爺換鞋底(歐洲舊貴族都已樸素為榮)。

固特異分手工和半手工,價格也從2000-萬元不等,市面上不算罕見。

固特異工藝鞋底一般會露出明線

布雷克

布雷克工藝又叫藏線工藝,它將縫錢都隱藏起來,所以整個鞋底也比較簡潔美觀,很受現代商務精英喜愛。

相較上述兩種,它最大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中間的夾層,非常輕薄,穿著走路舒服。

膠粘

顧名思義,就是用膠貼合,優點就是耐穿且價格親民,人手一雙不過分。

儘管以上4種工藝有價格上的巨大差別,但辣少看來沒有孰好孰壞。

如果你是皮鞋愛好者,家裡已經很多皮鞋,荷包允許情況下,挪威縫和固特異隨便買;

如果你就是需要時不時穿,一個月可能也就穿3、4次,那布雷克工藝足矣;

但如果你是需要經常穿皮鞋,那膠粘工藝的皮鞋絕對是你好夥伴。

購買推薦

英國電影「王牌特工」中,老科林教育蛋蛋成為一名紳士時,曾有這樣一句名言:

「Oxfords, not Brogues – 要牛津鞋,沒有雕花那種」

一雙乾淨的牛津鞋就是成年人嚴肅社交場合的通行證。

所以這次,辣少先從推薦實用性最高的凈面牛津鞋推薦,其餘款式,想買的可以留言告訴我,下次我展開講解(其實就是篇幅不允許了)。

英國CHURCH'S經典黑色圓方頭牛津鞋

材質:小牛皮100%

價格:¥4208



荷蘭Suitsupply棕色小圓頭牛津鞋

材質:100%義大利牛皮

價格:2580


Chioryn手工小方頭黑色牛津鞋

材質:法國小牛皮

工藝:布雷克

價格:原價880



Chioryn手工小圓頭黑色牛津鞋

材質:法國小牛皮

工藝:布雷克

價格:原價880


今天就到這,不影響各位買鞋,手慢就沒下次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3lzrGwBvvf6VcSZfL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