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童吃5年偉哥:「天價藥」的背後是拿錢買命的上億中國人

2019-12-25   素檏育兒莎莎姐

兩個月前,我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視頻中的8歲小女孩,嘴唇泛著藍色,獨自一人到藥店櫃檯買藥。

她扎著馬尾,兩手垂落在胸前緊緊握住,小心翼翼的走到櫃檯前,抬起頭怯生生的說:「阿姨,我要買10盒偉哥。」


藥劑師一聽覺得很詫異,問女孩買這個藥是給誰用的。小女孩滿臉通紅,停頓了一會,說:「是我自己要吃。」

此話一出,頓時引起了店裡很多顧客的注意,一個8歲女童買了10盒偉哥,還說自己要吃?

先不說別的,單單就價格來說,偉哥可是不便宜,10盒就要5000塊錢!

藥劑師蹲下來跟女童說:「小朋友,你爸爸媽媽呢?可以讓他們來一下嗎?阿姨把藥給他們。」

隨後沒多久,女孩的媽媽就過來了。

一進門就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職責:「孩子這麼小,你就讓她吃偉哥?你是怎麼當媽的!」


女孩扯著媽媽的衣服,眼眶通紅看著自己的媽媽,說:「媽媽,我不是怪物。」


女孩的媽媽蹲下抱著孩子,哽咽:「這是我寶兒的救命藥。」

原來,女孩在3歲的時候就患上了一種病,醫院確診為肺動脈高壓,只能靠靶向藥存活,但靶向藥一粒就要375塊!

如今,光吃藥就已經花了40多萬,家裡積蓄早就空了,就連早已退休的爺爺奶奶也不得不出來打工,維持昂貴的治療費用。

無奈之下,孩子的媽媽聽說偉哥能夠代替靶向藥,維持孩子的生命,相對來說也會便宜一點,這才迫不得已,讓孩子吃偉哥。


這一吃就是5年。






用偉哥續命的不止小雅一人。

在中國,至少有1000萬人正在靠偉哥續命。

這1000萬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肺動脈高壓患者

肺動脈高壓是一種肺血管疾病,隨著患者肺部血管阻力的持續性升高,最終可導致心臟和呼吸衰竭。


同時也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惡性疾病,被稱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比普通的癌症都可怕。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1981年至1984年的統計顯示,被診斷為肺動脈高壓病的患者,生存時間僅為2.8年,死亡率甚至高於乳腺癌和結直腸癌!

肺動脈高壓患者雖然外表健全,實際上卻具有嚴重的行動障礙,即使是一座樓梯,也會變成一座無法攀登的珠穆朗瑪峰。



除此之外,他們還被稱為【藍嘴唇】人。


這類患者長期處於缺氧狀態,他們的指甲、臉頰、嘴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藍紫色。



視頻中的女孩小雅,就是如此。


因常年患病的緣故,她的身體跟同齡人比起來實在差太多。


表面上看起來跟其他人一樣,但因為長期缺氧,她的運動能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稍微運動就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頭暈噁心,嘴唇發藍。

所以出門的時候,大都是坐在一輛類似嬰兒車的摺疊小推車上,由媽媽拉著走。

起初,肺動脈高壓是沒有任何藥物可治療的,患者只能在剩下的時間裡苟延殘喘。


後來,降低肺動脈壓力的靶向藥被生產出來,患者的壽命這才得以延長。



可治療的藥物雖已現世,但昂貴的價格卻讓這些掙扎於生死一線的人望而卻步。


目前國內獲批上市用於治療肺動脈高壓的藥物有四個:



全可利(波生坦)、凡瑞克(安利生坦)、萬他維(吸入用伊洛前列素溶液)和瑞莫杜林(曲前列尼爾注射液)。

由於都是進口藥,這四個藥普遍價格昂貴:


瑞莫杜林每月費用1萬多元、萬他維每月費用為49500元,且只有少量大醫院還能使用、全可利每月的費用超4000元、凡瑞克目前每月治療費用在3580元。



相當於肺動脈高壓患者平均每年用於藥物的花費為20萬不止!


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拚死十萬,還不算日常花銷,像8歲女童的媽媽一個月工資才僅4000塊,如何承擔的起高昂的治療費用?

天價藥的售賣逼的很多人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尋找其他續命法。

劉女士(以下簡稱小婷),在她十多歲的時候,就被確診患有重度肺動脈高壓,醫生告訴她,可能活不到18歲。



從那以後,小婷吃了10年的偉哥,一日三次,就像一日三餐一樣。

為什麼非要吃偉哥?


據了解該靶向藥沒有被納入醫保範圍,而且本身藥物昂貴,市場價一盒就是29980元。

小婷說自己來自農村,家裡為了她這個病,房子也賣了,爸媽日夜奔波,積勞成疾,四十多歲的人變得像六七十歲,漸漸這個家庭被掏空了,他們再也不能給小婷提供靶向藥。


畢竟這個價格對於一個需要長期服藥的人來說,無疑是天價。

後來小婷的醫生告訴她,治療男性ED的西地那非(也就是偉哥)可以減緩疼痛,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為了活命,小婷不得不吃起了偉哥,畢竟偉哥是那些藥物中最便宜的,也能讓她多撐幾年。


但長期服用偉哥,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小婷和爸爸媽媽又何嘗不知道這些?

「有副作用也得吃,沒了它,我女兒活不下來啊」

後來,在採訪結束的第二個周,小婷走了,年僅20歲。



有人說,在天價醫藥費面前,人類脆弱的不堪一擊。



是啊!

有病沒藥是天意,有藥沒錢是人意。

錢,就等於命。

去年7月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將鏡頭對準了在死亡邊緣掙扎的白血病患者。


影片中,因為沒有足夠的錢支撐每個月4萬元的天價藥費,以至於很多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貧窮」一點點吞噬自己的生命。

在絕望之際,徐崢飾演的程勇為大家帶去了希望——印度仿製藥。


起初,程勇帶著印度的仿製藥去醫院推銷,價格賣得也比普通藥貴,但沒有人會討價還價。


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人手裡拿的藥丸,是他們最後的希望。

正如影片中患慢粒白血病的阿婆被警察叫去協助抓捕藥販子,她抓著警察的手說的那段話一般:

「領導我求求你們別再查了,這藥假不假,病人自己能不知道嗎?


我得病3年,正版藥吃了3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這便宜藥才賣500.....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短短几句話,將如今中國醫藥市場的生死困局以及人在大病前卑微的模樣展現的淋漓盡致。


隨後查閱資料,我還發現在某些貼吧,某些QQ群里,有人售賣治療肺動脈高壓的低價印度仿製藥。


不可否認,這些便宜又有效的仿製藥,的確燃起了上萬個瀕死之人的希望。


但在我們慶幸有了低價仿製藥的同時,它的安全有效性也同樣引發了眾人的思考:

仿製藥與進口藥真的一樣嗎?為什麼仿製藥的價格這麼便宜?

其實,仿製藥是在劑量、作用及適應症等方面與原研藥相同的一種仿製藥品。

只不過專利藥的研發商要先確定該藥的化學組分,為檢測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發商會先在動物或是器官上做試驗,然後再於人體上進行試驗,實驗結果沒有出來之前是不可以進入市場的。



同時研發該藥物的廠商也會獲得專利保護,專利有效期約20年,期間專利藥廠商獨占該藥市場。

也就是說專利藥的研發成本很高。

而仿製藥就像抄作業一樣,只需把原藥的配方拿過來,原封不動的抄出來,再經過一系列的效果檢測,短時間內低價即可上市。


說白了,兩者之間的配方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成本高一個成本低罷了。


對於那些負擔不起高價專利藥的患者來說,仿製藥就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

但如今市場水深,假藥橫行,涉及的圈層也極其深,很難肯定仿製藥中就一定沒有假藥。


有些人瞄準了仿製藥這個利益點,不惜非法造假,在中國做好假藥,到印度售賣給前去代購的中國人。

天價靶向藥、為了利益非法造假藥....


這種種的一切都像一隻張牙舞爪的魔鬼,張著血盆大口吞噬掉一個又一個垂死掙扎的人。


所幸的是,這個世界正在慢慢變好。


雖不是一瞬間的事,卻總歸朝一個好的方向去走。

2019年8月27日,《我不是藥神》上映一年後,在全社會的關注下,新藥品管理法修訂了。



新修的藥品管理法第124條規定:


【未經批准進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藥品,情節較輕的話可以免責免罰。】

2019年11月28日,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發布,不少進口藥納入醫保,價格也大幅下降。



2019年11月28日,國家醫保局97個藥品砍價成功。並,醫保局專家一路將治療2型糖尿病的達格列凈片,從5.62元砍到4.36元。


許多抗癌靶點藥已經納入了醫保目錄。



例如治療乳腺癌用的赫賽汀,從24500元降為7600元;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萬珂從13600元/支降低為6116元/支........

這一系列的操作也正如【藥神】中的一句台詞:

「我相信今後會越來越好的,希望這一天早點到吧,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慢慢變好。」

但在欣慰國家慢慢變好的同時,我們是否也該反思自己?

有句話說的好:救療在後,不如攝養在先。



與其在生病後花大價錢治療,不如在沒病前就自我攝養,養生保健。



老人們也常念叨備土防水,備土防水。


如果不先堵塞涓涓細流,等到波濤洶湧那天就來不及了。如果不先撲滅星星之火,等到燎原之勢那天就無力回天了。

疾病也是同樣的道理。

中醫講「治未病」,其意義在於未病先防,疾病防變,病後防復。



意思就是在沒有得病的時候先預防,得病後防止病變,病癒後防止復發。


生活還在繼續,未來還在等待,你我還需前進。


在以後的日子裡,好好照顧自己,身體健康才是你向前沖的一切底氣。

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