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Model 3利刃初磨成,特斯拉用尖刀劃開中國市場

2020-04-11     汽車之心Autobit

作者 / 姚旭陽

編輯 / 王德芙

出品 / 汽車之心

4 月 10 日,特斯拉官方宣布:續航里程為 668 公里(國標工況下)的國產 Model 3 長續航後輪驅動版正式開啟預訂。

與此同時,國產 Model 3 高性能全輪驅動版也開啟預訂。

在去年 5 月,特斯拉開放了續航 460 公里的國產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的預訂。

如今再次投放一款續航猛增 200 公里的車型,Model 3 將進一步激發中國用戶的需求。

而 Model 3 高性能全輪驅動版也將進行國產化,這意味著特斯拉 Model 3 的在售車型將不再需要從海外進口。

至此,特斯拉將 Model 3 這款車基本上完全交付給了中國市場。

國產Model 3利刃初磨成,特斯拉用尖刀劃開中國市場

1、銷量說明一切

在國內市場,特斯拉 2020 年 1 月份的上險量為 3563 輛,2 月份上險量達到 2314 輛。3 月份的銷量突增至上萬輛。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 3 月份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 10160 輛

這一數據不僅刷新了特斯拉自己在中國的單月銷售記錄,在國內同級別的純電動車品牌中也無人能出其右。

過去一年,國內市場單月銷量最高的純電動車型是榮威 Ei5

2019 年 3 月,榮威 Ei5 銷量達到 18192 輛,其他車型如比亞迪元 EV 和北汽新能源 EU 系列月銷量突破了 1 萬台。

這幾款車的售價均不超過 15 萬元。

目前國產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售價 29.9 萬元,是榮威、比亞迪這幾款車型售價的兩倍。

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投產的第一款車型為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起售價低至 29.8 萬元,對於預算沒有那麼充足但又熱衷於特斯拉品牌的用戶有不小的吸引力。

此次發布的國產 Model3 長續航後輪驅動版補貼後售價 33.9 萬元,從消息公布後的市場反應看,大家對這款車的歡迎程度更高。

原因在於,國產 Model3 長續航後輪驅動版雖然售價高出 4 萬元,但它比標準續航升級版多出 200 公里的續航,且統一標配包括 LDE 霧燈、內飾地墊等在內的高級內飾套件。百公里加速也由標準續航升級版的 5.6 秒提升為 5.3 秒。

對於市場上的用戶而言,這款車的性價比看起來更高。

更多產品開啟預定的背後,過去幾個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也在迅速爬升。

今年 1 月初,在向首批社會車主交付國產 Model 3 時,特斯拉當時披露:上海超級工廠具備了每周生產 3000 輛新車的能力。

如果每個月全速生產,單月產能破萬輛也並非不可能。

事實上,據媒體報道,受春節假期停止運營影響,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1 月份生產了 2625 輛 Model 3。而 2 - 3 月份中國又爆發了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導致進口受限。

這意味著,特斯拉在國內市場的銷量或將主要由上海超級工廠供應。而且鑒於上海工廠的正常運營時間受疫情影響有所縮短,特斯拉實際的周產能也許早已經突破 3000 輛。

據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介紹,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開足馬力,將加速實現 2020 年產 15 萬輛的目標。

如果按照這一目標,扣除 1 月份生產的 2625 輛,相當於剩餘的 11 個月平均每個月產能要達到 13397 輛,約等於每周要生產 3350 輛新車。

因此,汽車之心猜測特斯拉此次開啟國產 Model 3 長續航版和高性能版預定的背景有三:

第一,國產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訂單需求強勁,給了特斯拉站穩中國市場吃下定心丸;

其次,特斯拉意識到中國的車主對於長續航存在很高的需求;

第三,上海超級工廠與供應商的合作進展順利,可以在國產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和 Model Y 之外,在產線上組裝配置不同電池包、不同電機的車型。

總之,開啟長續航 Model 3 的預定,在特斯拉國產化的進程中是必定會發生的。

只不過對於尊貴的進口車車主,以及剛剛被國產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的「俘獲」的用戶來說,短短几個月又被長續航版本的車型刷屏,一系列「驚喜」有些過於刺激。

2、比銷量更重要的事情

比起逆勢暴漲的銷量,特斯拉的高毛利率才是特斯拉相比於其他車企真正強悍之處。

知名「特吹」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雪球的一份分享中提到,「如果今年沒有疫情,特斯拉的毛利率會很快接近保時捷。我們測算,國產 Model 3 的毛利率能做到甚至超過 30%,而且他是直營模式(編者註:更低的渠道成本)拿到 30% 的毛利,這是非常可怕的。」

李想認為,「在除去研發、管理和銷售費用,特斯拉稅前凈利接近 15%,基本上是主流汽車廠商三倍的利潤率。」

保時捷作為大眾集團旗下最賺錢的品牌,2019 年全球交付了 28.08 萬輛,營收 261 億歐元,在支付完因柴油發動機排放事件造成約 5 億元之後,毛利率仍高達 15.4%。

再看特斯拉 Model 3,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在業內就以高毛利率著稱。

曾有公司通過拆解 Model 3 後評估,「頂配版的 Model 3 毛利率可能高達 30%,低配版 Model3 的毛利率可能在 10% 左右。」

所以,一定程度上,長續航版本的國產 Model 3 推出也將加快特斯拉盈利的腳步。

問題來了,什麼能支撐國產 Model 3 這麼高的毛利率呢?

答案或許是:品牌智能化成本控制

無論是 Musk 的企業家魅力,還是特斯拉所代表的科技環保的文化,又或者是特斯拉本身的三電、自動駕駛等技術,在消費者以及業內人士眼中,特斯拉在純電動車領域都是第一名的存在。

這種品牌印象會給後來者造成很大壓力,同時為特斯拉的每款車帶來更高的溢價空間。

與本次發布的長續航相比,特斯拉的智能化是更加難以超越的能力。

最近,Musk 在推特上宣布,特斯拉將在未來幾周內在美國推出交通信號燈和停車標誌自動識別功能。

在官方公布的功能介紹中特斯拉稱,同時啟動自動轉向和交通感知巡航控制時,汽車可以在交通信號燈和停車標誌處自動停車。

今天新一代的汽車消費群體對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懷有很大的熱情,傳統車企的運營機制和歷史包袱決定了他們在布局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研發時會小心謹慎,這恰好給了特斯拉超越同行的時間窗口。

最後一項是成本控制。

行業內,福特、豐田均曾因極強的成本控制走到各自的鼎盛時期。

特斯拉的成本控制體現在 Model 3、Model Y 可以共線生產;當下特斯拉又能在中國、德國等地拿地低成本建廠;最後,大規模的訂單也會提高特斯拉對供應鏈的議價權。

放眼純電動車企中,能憑藉一款車收穫幾十萬預定訂單的沒有第二家。

在李想看來,在電動車領域,特斯拉未來一家拿到 20-30% 的市場份額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拉長時間來看,特斯拉年銷量 500 萬到 1000 萬輛也是可能的,而 Model Y 有機會突破單車一百萬輛的銷量。

真的等到那一天,特斯拉將從鲶魚變成鯊魚,成為市場上絕對的霸主。

3、BBA 很受傷,蔚來、小鵬因此受益?

國產 Model 3 的成功究竟會搶走誰的市場份額?

許多人可能會直接想到蔚來 ES6 或即將上市的小鵬 P7,也有人已經意識到國產 Model 3 正在殺入寶馬 3 系等豪華品牌燃油車的市場。

畢竟這幾款車的價格區間相當,特斯拉的成功本身會革掉所有燃油車的命,而蔚來、小鵬則可能會因為與特斯拉同處一條賽道而受到擠壓。

能否革燃油車命這一點,目前還需要看 Model 3 單月破萬的銷量的態勢能否持久。

畢竟,月銷量破萬是 BBA 爆款車型的共同特點。在中國市場,BBA 的表現一直穩健。

以寶馬為例,2019 年寶馬集團在中國共交付 BMW 和 MINI 汽車 723680 輛,同比增長 13.1%。

其中,3 系家族全年銷量超過 13 萬輛。如果特斯拉今年的產能可以如期達到 15 萬輛的目標,且能夠保持月銷量破萬,它將打敗寶馬同級別的燃油車。

反過來講,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如此高效投產,且取得單月銷售破萬輛的成績,對於 BBA 的純電動車入華也會造成壓力。

國產 Model 3 的成功還會影響到蔚來、小鵬。

這一點從 Model X、Model S 的銷量增速上就能發現,熱銷的 Model 3 連自家品牌都能反噬,更何況競爭對手。

此前,特斯拉連續降價時,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表示:

「特斯拉降價是受到了來自中國市場的巨大壓力。中國電動車產業進步非常快,現在市場上可選產品非常多。蔚來汽車在定價時已經考慮到了各種因素,包括特斯拉國產化,因此不會因為特斯拉降價採取針對性措施。長期來看,蔚來不會採用降價的方式擴大市場。」

至於小鵬 P7,也要抓緊時間找到自己的市場陣地,雖然目前 27 萬元的起售價比國產 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要低上兩三萬元,但別忘了,國產 Model 3 的再度降價只是時間問題。

Model 3 已經在美國市場取得成功,如今它在中國市場已經露出野蠻生長的勢頭,未來或許會再踢開歐洲市場的大門。

今後,再看到有關特斯拉的更長續航、更強自動駕駛能力、更低售價的消息也許均不用太過激動,畢竟特斯拉革起命來連自己的車主都害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uhoenEBiuFnsJQVno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