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51年前的小秘密(記敘文)
尤興益《白浪情》群友
*
幾天前,我們揚州1968年入伍的原鐵道兵52團6連十幾位老戰友在聚會時,談起了當年駐在內蒙古察右中旗七蘇木廠一戶村時的往事。因為大家都是七十歲左右的人了,愛懷舊,個個興致勃勃,好象又回到了五十多年前的青春歲月,你一句、我一句,越談越興奮。談到了當年生活的艱苦,談到了那時軍民關係的親密……忽然,曹玉生戰友抬頭用徵詢的目光看著杭德泉戰友,帶著商量的口氣說:「老杭,我們的那個小秘密可以公開了吧?」大家一聽他們倆還有「秘密」,一齊起鬨:「什麼秘密?」「說吧,說吧!」杭德泉戰友說:「現在大家都是退休老人了,不圖名也不圖利,不怕別人說什麼,你就說吧!」於是,大家全都靜了下來,聽他們倆講述了一件發生在51年前的事情。
當年杭、曹二人分別在三排的十二班和十三班,這兩個班住在廠一戶西隊相鄰的幾戶老鄉家裡。當過兵的都知道,「新兵喜歡找老鄉」(這個「老鄉」是「同鄉人」的意思),他們兩人在「老鄉」中又比較談得來,誰有什麼事情都喜歡找對方商量商量。在他們的房東家旁邊,住著一位叫「毛小」的四十來歲的光棍漢,生得比較瘦弱矮小,為人也老實巴交的,在生產隊幹活只能拿和婦女一樣的「工分」(一天只能掙七、八分工),而當時當地勞動單價只有一角多錢(就是十分工只值一角多錢)。毛小家境貧寒,掙得又少,生活十分窘迫,常常連買鹽和火柴的錢都沒有,杭德泉看著十分同情,就和曹玉生商量接濟他一下,兩人一拍即合,決定把剛發的津貼各拿出一半來悄悄地送給毛小。當時他們都是新兵,每月津貼只有6元。他們各出3元合計湊了6元錢,用紙包好,上面寫著:「請收下解放軍戰士的一點心意,解決你的臨時困難。」乘毛小不在家的時候,悄悄地壓在了他家的糧食柜子上。兩人還約定:這件事要「保密」,對誰也不要說。
毛小回來後,發現了糧柜上的紙包,打開一看,是一迭錢,足夠他用一、兩個月的錢!相當於他「上工」干兩個多月工分的錢!再一看紙包上還有一行字,雖然沒有姓名,但是可以斷定是當兵的送給他的。這位老實巴交的莊稼漢立刻想到了一句話:「無功不受祿」。立即拿著這個紙包跑到位於廠一戶村東隊的部隊連部,連長和指導員勸他把錢收下先用,對他說:「這錢是我們的戰士的一份心意,你不收下他們會不高興的。至於是誰給你的,我們會慢慢打聽出來的。」
後來,連長、指導員果然派文書到三排來逐人詢問,可是,包括杭、曹二人在內,個個都回答「不知道」,最後只好不了了之。
我們這幫老戰友有人也知道當時有這回事,想不到這個「謎底」終於在51年後揭開了。聽了他們的講述,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我們的軍隊就是人民的子弟兵啊,看到群眾生活有困難,指戰員們心裡都不好受,幫助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是我們的「本能」,除了杭德泉和曹玉生,其他人看到、想到了也會這樣做的。象這樣做好事不留名的在我們部隊還有很多很多……
願「軍民一家親」的傳統一代一代傳下去,「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
責編:方迎欣《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