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地道的泰州乾絲

2019-06-18     泰州小叟

泰州乾絲,江蘇泰州漢族傳統名菜,以豆腐乾為原料,而不是百頁。

製作豆腐乾選用的黃豆是里下河地區純大豆為主,是泰州特有的豆腐乾,一般厚2.7厘米,首先將豆腐乾切開,要先用「月牙刀」橫著削成厚薄均勻的20多層,這種橫削的功夫泰州人稱之為「飄」,「飄」出的乾絲長短一律、粗細均勻,再斜鋪切成絲,真可謂薄如紙、細如絲。

加工乾絲:選用黃豆製作的專用白色方豆腐乾,方豆乾要求質地細膩,壓制緊密。先片成厚約1.5毫米的薄片,再切成細絲,粗細均勻,寬、厚約1.5毫米。

乾絲提鹼浸泡宜批量加工。提鹼浸泡乾絲程序如下:

(a)製備鹼水:先將10克食用鹼投入1升的沸水中攪勻稀釋;

b)然後將500克乾絲放入稀釋後的鹼水中,攪拌均勻,鹼水須沒過乾絲,浸泡8~10分鐘,手感乾絲綿軟後撈出,潷清鹼水;

(c)將潷清鹼水的乾絲放入容器中,用清水重複漂洗2~3次,以去除其黃泔水及苦味,瀝干水分後,加入沸水,淹沒幹絲,浸泡10~15分鐘待用。

2、加工輔料及調料

輔料加工程序如下:

(a)餚肉切成寬、厚2~3毫米、長約30毫米的細絲待用;

(b)蝦米用水浸泡至軟,泡軟後用沸水燙熟待用;

(c)鮮生薑去皮洗凈,切成寬、厚0.5~1毫米的細絲,用冷開水浸泡待用;

(d)花生米經水煮或油炸成熟待用;

(e)榨菜洗凈後切成絲或細丁,香菜擇好洗凈,切成小段待用。

調料加工:

(a)將醬油、綿白糖、姜蔥、天然香料等調料按照本標準4.1條的配比,加適量水,批量入鍋上火,燒沸後,熬制5分鐘製成滷汁;

(b)將滷汁中的姜蔥、天然香料等固形物去除,加入蝦籽、雞精再熬制1~2分鐘備用。

3、成品製作

裝盤:食前將用沸水復燙,擠干水分,用手將乾絲抓入盤內,堆成饃頭狀。在乾絲四周撒上餚肉絲、蝦米、花生米等輔料,再將薑絲撮於乾絲頂部,撒上香菜段點綴。

調味:將熬制的滷汁調料盛入小碗,食用時澆在乾絲上(即食即澆),淋上芝麻油,並將主輔料與調料拌勻。

燙乾絲為即烹即食菜肴,裝盤放置時間不宜過長,避免乾絲溫度下降後影響口感。冬季食用時,宜使用帶水加溫底盤,以保持乾絲綿軟口感。

小叟申明:內容和配圖源自網絡,經編排整理。版權歸原作者,侵權即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efHDmwBmyVoG_1Zdy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