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又到了囤肉長膘的季節,把減肥拋開,向美食低頭。
似乎是要配合廣大吃貨的節奏,下飯影視劇和綜藝一部部回歸。
中國《哎呀好身材》明明是一檔減肥節目,卻硬是被凌瀟肅整成了下飯綜藝。
日本《孤獨的美食家》第八季回歸,五郎叔一上來就選了廣東美食,感受米飯和肉質像炮彈一樣在味蕾上炸開。
韓國《街頭美食鬥士》第二季回歸,白叔也選擇了一期中國美食,在西安街頭大快朵頤。
但要論最會吃,三人里還得屬韓國大叔白鍾元。
白鍾元,韓國家喻戶曉的美食家,會吃會做會評還會經營。
從事餐飲業20多年,擁有30多個餐廳品牌,全球超過1300家連鎖店。
還有大熱的美食綜藝,《白鍾元的小巷餐廳》、《家常飯白老師》、《高校供餐王》......《姜食堂》姜虎東比臉大的豬排也是向他學的。
但就是這樣一個有錢有地位的美食家,做了一檔最接地氣的街頭美食探訪。
節目如其名,《街頭美食鬥士》就是一檔白鍾元在世界各個城市街頭穿梭、吃美食、介紹美食的節目。
第一季走過了成都、香港、曼谷、東京、夏威夷、泰國、福岡和哈爾濱。
第二季迎來了伊斯坦堡、河內、紐約、西安,還有很多未播等待你去看的城市。
最近一期西安篇,從人聲鼎沸的早市開始。
看似隨意的買了一袋石頭餅邊走邊吃,但邊吃就邊科普起了石頭餅的做法和名字由來。
這也是節目整體的風格,回歸美食本身,輕鬆的吃,專業又簡單易懂的科普。
像當地人一樣,坐在路邊吃一碗油茶,從油茶的做法說到油茶是回族的傳統,再說到回族聚集所以西安牛羊肉特別有名。
嘴裡吃著,還要觀察大家都在吃什麼,看見沒吃過的東西直接問旁邊的大爺是什麼,學當地人的吃法。
為了吃跟著菜單學會了N種外語,所有城市都是不帶翻譯自己交流,不愧為頂級吃貨。
不過白叔也說了,中文都是在餐館的菜單上學的,所以聊吃的可以聊好幾個小時,別的完全聊不了。
吃完早餐,立馬就是午餐,西安最出名的——油潑麵,剛取餐還沒開吃,就已經笑開了花。
呼嚕呼嚕大口吃下去,邊吃邊讚嘆。
彈幕科普地道的吃法要配蒜,鏡頭一轉,白叔手裡就拿著蒜,果然會吃。
邊介紹,邊自然的引到褲帶面、biangbiagn面的做法和故事,有繁有簡。
胡辣湯自是西安必吃之一,邊排隊邊掰饃的白叔,在人群中真的和當地人一樣。
還說起了胡椒的小趣事,因為胡椒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所以中國人一直以為胡椒原產地就是波斯,其實胡椒是從東南亞到歐洲又到了中國,繞遠路而來。
涼皮也是必吃,但外地人知道「三秦套餐」——涼皮、肉夾饃、冰峰的不多。
吃完早餐,出來又感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吃的,一路邊走邊吃。
柿子餅;
甑糕;
吃臊子麵沒吃夠會鬱悶;
看到擀饃發出「噠」的聲音會驚嘆……
水盆羊肉太好吃會續湯,說早上出來的時候暗自下決心一定不要撕饃,結果又在撕了,和暗下決心減肥又擋不住誘惑的我一模一樣;
吃粉蒸肉被告知如果連牛油塊也合胃口的話,那就是當地人了,吃完白叔立馬堅定的說「我是當地人」。
但去每個美食點,白叔都會成為當地人,面對美食就是大豬蹄子實錘。
相比吃上的接地氣和看似隨意,製作上卻非常精緻。
節目開頭,地道的陝西話配上陝西場景,差點讓人以為是國產綜藝。
剪輯凌厲不拖沓,轉場自然,專注於吃,文化景色就自然融入到轉場中,沒有一個廢鏡頭。
空鏡都是市井街頭充滿人情味的小景。
還有經典的倒放,不只還原食物的製作過程,還直接還原到食物的原材料階段。
配樂上也非常用心,彈幕也說終於不用甜蜜蜜和各種奇怪的中國配樂了。美食的製作過程配上或現代或古典的音樂,仿佛是藝術一般。
用心是能看到的,白鍾元對美食和文化的了解程度,前期肯定是做過大量功課的,而節目組美食製作過程的拍攝,也非常費工夫。
但節目省略了尋找美食的過程,也沒有調研比較的過程,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不廢話不煽情沒有戲劇化的橋段,專注於美食及美食的製作、故事。
不經意不用力,卻展示了最有誠意最好吃的美食,也認證了,美食本身就是一種文化。
看著白鍾元胖胖的臉,每次吃東西都滿臉的笑容,以及上火了還忍不住吃辣的精神,就感受到了吃東西真是一種幸福。
所以,這個冬天,就著白鍾元的綜藝,一起感受美食的幸福吧!
溫馨提示,B站就有,一定一定要備好吃的再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