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場果真出現了「回落」,指數考驗2915點的支撐,上方壓力位也是非常沉重,也結束了「八連陽」走勢,這說明此時多頭沒有形成合力,大家都在等消息落地,而且現在離15號也越來越近了,如果此時中美再出「么蛾子」,那麼後市大盤會不會往2900點下方運行呢?此時我們怎麼看?
從今天盤面上看,漲幅較好的依然是半導體、5G、消費電子等,不過軍工、家電以及農業股也出現了上漲。看來市場熱點還是出現了「八二分化」,漲的好的股票依然科技股,而金融和周期依然是抑制大盤上漲很重要的阻力。所以後市上證50沒有發力的話,短期要連續突破120日均線、60日均線還是很困難的。
而最近以半導體為代表的科技股真的是大放異彩,即便在今天尾盤出現了回落時,5G竟然也開始接力,很顯然這背後是外資入市的身影。因為它們看好中國巨大的科技市場,尤其在業績和成長性還不錯的情況下,一直是持續流入。這跟2017年出現的「白馬股」牛市行情是一樣的,一旦上漲趨勢出現的話,短期是很難發生逆轉的。
其背後的歐美國家現在實施的是負利率,在資產荒的大背景下,它們急需要尋找出口,而隨著A股納入國際資本市場的節奏加快,導致更多的資金紛紛湧入中國股市,這也是為什麼在今天這種弱勢震盪下,外資也依然流入超過70億,真的是不可思議。老K預計這種趨勢還會持續,根據眾多專業人士的預測,明年依然有超過萬億資金進入這個市場,所以外資的投資風險偏好是需要大家仔細研究的,而不是光看內資。
既然如此,問題來了,很多高位的科技股漲了很多,可能有朋友問還能買嗎?雖說上漲是人人喜歡的,但「樹不可能長到天上去」,可能這個時候再去參與的話,性價比不高。況且2019年年報的業績如何,還需要證偽,否則一旦業績不能和高漲的股價相匹配的話,「泡沫隨時破滅」,這是歷史的教訓。因此,老鐵更希望大家去關注科技股回調的機會,或者是還未爆發的板塊,畢竟最近漲的最好的是半導體,但更多科技行業還未啟動。
不過,隨著歲末年初的臨近,我們不僅可以關注科技股,也可以關注像家電、白酒、醫藥等為代表的消費股。雖說這幾天沒有怎麼大漲,但題材往往是輪動的,老K發現已經有一些資金在試探性地建倉,這個時候當大家都去關注科技股時,為何不關注低位的藍籌股,當然也包括軍工股,這兩天開始發力了。
現在大盤遲遲未能爆發,這是否意味著接下來要調整?那麼我們此時應該怎麼操作為好?大家不妨看一下滬指的60分鐘走勢圖:
從上圖中我們看到滬指已經在MACD指標上出現了「死叉」,而且短期已構築了「頭肩頂」形態,因此,從技術分析的角度看,調整是在所難免的。估計下方首先是考驗2900點,隨即是2880點附近。當然,萬一中美就貿易問題談攏的話,關稅延期的話,估計還真跌不到2880點。
因此,在滬指出現八連陽後,反彈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要在短期再度出現連續的陽線,難度還是很大的,此時肯定有獲利盤選擇拋售,所以一定會出現調整的。我們也不用擔心,這是為了重新夯實力量,讓後市能夠突破2950點。
總的來說,我們要耐心等待市場的回落,等待個股出現買入信號。尤其是空倉的朋友,此時可以擇機甄選優質的個股,不急於去抄底。而對於被套的朋友,也不用擔心,因為跌下去就是低吸的機會。
以上僅為個人看盤觀點,不構成推薦個股或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