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我國最具傳奇性的皇帝,朱元璋絕對是其中之一,從乞丐到皇帝,巨大的反差不得不讓人對他產生興趣,因此民間流傳了許多關於他的故事。
朱元璋草根出身,十分了解民間的疾苦,因此在明朝建立之後,為天下百姓做了許多實事,大力打擊貪官污吏,還經常出去微服私訪,親自了解老百姓的狀況。
有一次他視察到了江西,這天他去釣魚,但運氣不是很好,一條魚都沒釣到,在回去的路上卻遇到了一位小牧童,這一幕不禁使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在地主家放牛的場景。
地主為富不仁,他們一家人為其當牛做馬,結果他父母雙亡,對方連一塊安葬的墓地都不給,還被趕了出去,如今他當了皇帝,想起以前的經歷自然感慨萬千,尤其是看到小牧童的時候就仿佛看到了當初的自己,頓時心生憐憫之心,便上前詢問。
誰知這看起來年齡不大的牧童,說起話來卻並不簡單,朱元璋問他什麼他就答什麼,伶牙俐齒,對答如流,一點也不害怕, 朱元璋頓時心生喜愛,想要逗一逗對方,問牧童會不會對對子,若能對出他出的對聯,便有賞賜。
沒想到這牧童還真會,其實朱元璋草根出身,之前也沒受過多少教育,肚子裡的一點墨水也都是後來補上的,便出了一不太文雅的上聯:「七歲兒童當馬驛。」
字數不多,也就七個字,牧童立馬對道:「萬年天子座龍庭」,朱元璋聽了很是驚奇,便吩咐免去牧童家的賦稅和徭役,還要給他許多錢財,可這些都被牧童給拒絕了,他看著朱元璋手裡的釣竿,還有沒有一條魚的魚桶吟了首詩:「數尺絲綸入水中,金鉤拋去盪無蹤。 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原來這小子早知道他是皇帝!
據說這位堪稱「神童」的牧童,就是明朝著名的大臣解縉,許多人認識他都是因為他極為擅長對對子,而牧童一幕,只是他在全家人的安排下,想要吸引朱元璋注意而已,結果很成功。
朱元璋認為他是個人才,長大之後必能為他所用,事實上解縉確實不負所望,十八歲第一次參加鄉試就高中解元,三年後又中進士,朱元璋一直將其當做心腹培養,不過解縉為官比較耿直,因此得罪了朝中的許多大臣,朱元璋認為他的修養還不夠,日後恐怕會成為眾矢之的,便把他打發回了老家著書立作,整整八年。
建文帝時解縉被重新啟用,朱棣登基之後,解縉仍被重用,負責主編「永樂大典」,其後因為太子之爭逐漸為朱棣所不喜,又被人誣告,官職被一貶再貶,最終有了牢獄之災。
永樂十三年,解縉被灌醉仍進了積雪裡凍死,年僅四十七歲,死後家產被沒收,宗族被流放,直到明憲宗時才平冤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