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
「吃了後悔,不吃也後悔,
到底後悔不後悔,
實際上並不後悔。」
此話是說漢中洋縣境內有一種風味小吃
名曰
「後悔餅」
相傳,遠在唐代,洋縣某地村民王正,為謀求生活出路,來到造紙術發明者龍亭厚蔡倫陵墓所在地龍亭鎮,經營一種用土豆為原料的熟食品。但一時取不下個好名字。
有一天,張暢、李生兩位客商路過龍亭鎮,張暢腹中飢餓,吃了王正賣的食品。回到客店裡生對她說「你這個人,吃那薄薄的油炸餅子,連個名字都沒有,未必不覺得後悔嗎?」張暢不以為然地回答:「我遲了後悔,不吃也後悔,因為你根本沒嘗過那東西的滋味。」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不休。為了驗證一下吃了這種油炸餅子到底後悔不後悔,第二天一早,兩人同時來到王政飲食攤前,讓李生品嘗了一下。李生才吃幾口,便覺得味道香極了,不禁脫口稱讚:「這餅子真好吃,誰不吃要後悔一輩子的。」兩人不約而同地說:「實際上並不後悔」王政一聽,暗暗得意,立即將他的食品取名「後悔」。不久,便以賣「後悔」而發了小財。
沒過數月,後悔不脛而走,傳遍了洋縣全城和城固的蓮花、龍頭等鄉鎮。由於油炸後悔的用料易備,製作簡單,外表黃脆,肉瓤軟嫩,味道鮮咸而略甜,價格低廉,因而一千多年來經久不衰。
其製作方法是,把土豆洗凈,用鍤子鍤成絲條,加上大米粉、五香粉、精鹽,攪成稠糊狀,舀入中間突起的鐵制漏勺里,放進油鍋炸黃撈出即可。邊炸邊賣邊吃,吃過的人,都說不後悔。
現在,漢中人口密集的小巷經常能看見這種小吃,如果你也想吃不妨去找找,看看吃了會不會後悔。
其實啊
說了這麼多
這不就是媽媽炸的洋芋嚓嚓嘛!
記憶中媽媽做的洋芋嚓嚓
成為了長大後難忘的味道
就像音樂的回放鍵
按下去
仿佛什麼都變了,
又仿佛,什麼都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