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上海
面積:建築面積87㎡(改造後使用面積96㎡)
費用:50萬(含家電)
房型:兩室一廳
設計:犀宅原創裝飾
原始戶型圖
這是一棟位於上海的二手房,面積87㎡,
看到這樣的戶型圖,估計你也會一頭霧水。
夫妻倆第一次與中介來看房的時候,
同去看房的另外幾家人扭頭就走:
不規則斜屋頂,低處一米出頭,高處達到四米;
整套房子隔牆林立,採光嚴重不足;
更無語的是,前房主在房中央搭了個隔層,
純粹用作倉庫,讓整個空間更加憋屈。
改造前圖片
不過,夫妻倆卻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中線四米的層高,巨大的天窗,南北還各有一個露台,
這些獨特的條件賦予了它無限的可能性。
「不走尋常路」的房子,
需要由專業設計師來改造,
於是,夫妻倆找到了Peter,
三個人集思廣益、大開腦洞,
研究出了一套「因地制宜」的改造方案。
改造後平面布置圖
夫妻倆對改造的基本需求是:儘可能保留原房型的結構與質感,房中線4米挑高的空間合理利用,並在兩個臥室中嵌入足夠的收納結構。
拆除所有的非承重牆,讓原戶型的形狀與通透感最大化顯露出來。
為了保留空間原始的結構與質感,不做任何吊頂,縱橫交錯的多條橫樑不做額外的遮蓋掩飾。正對大門的承重柱只做表面剷除打磨,不刷膩子直接上塗料,保留水泥黃沙的粗糙感。
房中線4米的挑高做充分利用:進門右側的中廚區挑高架空,下方用作收納空間。拆除原隔層,衛生間整體外移,將多出的空間上下一分為二,分別用作主臥與次臥的收納區。
露台隔牆用L型觀景隔斷代替,借景入室。
考慮到一家人的生活習慣,
設計師將廚房分為中、西廚兩部分。
進門右手邊是中廚區,
做了抬高處理,下方做成收納,
日常物品、當季鞋子可以藏進去。
也許有人會擔心端著盤子下台階的安全性,
男主或女主做好的飯菜,
完全可以從扶手處遞給另一個人或孩子,
想像一下,那是幕多麼溫馨有趣的場景。
進門左側,則是西廚區與餐廳,
洗衣機也放在這裡。
天窗內側的直角敲掉,增加採光,
牆頂面交界處均做了弧形處理,
既增加美感,也弱化了牆頂面的邊界。
房裡的大部分陳設都是復古的木質家具,
多為舊時上海流行的樣式,是夫妻倆多年來的收藏。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法式書櫥和唱機櫃,
餐桌是新購置的,來自Norhor,
餐椅為捷克Ton和德國Thonet。
餐桌上方的吊燈來自德國中古,
柱後的水晶燈還是20年前結婚時用的。
餐桌平時也兼做夫妻倆的辦公桌,
隔牆全部打通之後,空間寬敞通透,
抬頭即能望見客廳的家人。
因為想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
也能與美好的大自然親密接觸,
夫妻倆沒有把露台做成陽光房,
而把原隔牆用L型觀景隔斷代替。
露台上種滿了喜愛的花草,
白天沐浴著陽光清風仰望藍天,
夜晚籠罩在萬家燈火閒聊納涼。
露台上的地磚是專門淘來的陶磚,
因為偏愛這種粗糙的復古感,
不過這種磚透水性很好,不建議用在衛生間。
空間打通之後,與之前簡直天壤之別,
採光、通風、視野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現在男主人最享受的時刻,
就是夜晚躺在沙發上,將露台的玻璃門打開,
晚風習習,讓人不經想起白居易的詩:
「夜色向月淺,暗香隨風輕。」
拆掉兩側的隔牆後,
剩下一根正對大門的光禿禿的承重柱,
原本大家覺得會非常彆扭,
但經過簡單處理,保留其原始質感,
把柱體陽角倒成防磕碰又美觀的圓角之後,
竟然頗有幾分獨特的藝術味道。
電視牆沒有多餘的裝飾,
夫妻倆擺了幾件喜愛的中古家具:
一個多抽屜的高櫃,
摩登風的餐邊櫃(現用作書櫃),
深色的木頭裝點出溫潤的復古味道,
用作客廳的收納也十分順手。
客廳角落的書柜上,林林總總的擺件和裝飾畫。
牆上的掛畫是一位畫家朋友送的,
掛畫下方是魯迅的擺件,
朋友說,畫上的綠色是魯迅故居同款,
擺在一起,也算是因緣際會。
簡單的布藝沙發和Artdeco的圓茶几,
與編織花紋地毯搭配十分契合。
沙發兩旁是臥室門和衛生間門,
原來的結構是上層儲物,下層是衛生間,
拆掉壓抑的隔層,將衛生間整體外移後,
多出的空間分為上下層,
分別用作兩個臥室的儲物空間,
不影響層高與採光就解決了收納問題。
牆上的油畫出自男屋主父親之手,
年紀比男屋主還要大一些。
看到這幅畫,仿佛家人就在身邊,
心頭會湧起溫暖的回憶。
因為不做吊頂,
砌牆時在牆內預埋了管道,
裸露的管道就能實現完美隱身了。
主臥床頭緊靠樓梯,欄杆是定製的,
輕盈的弧線形樓梯扶手和直線欄杆,
營造出剛柔並濟的美感。
躺在床上,能通過斜頂的窗戶看見天空,
白天的雲朵,夜晚的星辰,
都是一家人專屬的詩和遠方。
沿樓梯上去,是主臥的衣帽間。
床頭的圓形小窗對面是女兒房,
鑲了復古的水紋玻璃。
這扇別具一格的小小窗戶,
不僅加強了兩個臥室的空氣對流,
也是父母與女兒之間交流的秘密通道。
床尾的多抽屜收納櫃,
可以存放小件的內衣和生活用品,
同款的深木色和裝飾畫與客廳形成呼應。
次臥是女兒的房間,
刷成了其最喜歡的淺粉色。
木質床周邊做了圍欄,
床頭的小檯燈可做夜晚的閱讀燈,
床下還有兩個超大的儲物抽屜。
兔子燈是一家人DIY的,
因為太喜歡,也從老房子帶過來了。
新家中放上一些心愛的老物件,
既為老物件賦予了新的靈魂,
也讓居住其中的人不至於產生斷裂感,
更快地適應新的生活。
與原閣樓打通之後,
衛生間高度達到了3米多,
於是將天花板設計為弧形穹頂,
並在牆面2.5米處做了排風系統。
整個空間以白色為基礎色,
藍色的台面、牆壁與黃色銅鏡形成對比。
暗裝嵌牆式的水龍頭更顯簡潔高級。
乾濕分區之間的玻璃隔斷還未安裝,
地面用了條形地漏。
所謂的「爛戶型」,其實
說不定是被耽誤的好戶型。
有一雙善於看到本質的眼睛,
加上活躍的大腦和包容的內心,
我們的家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會有更多與眾不同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