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分床,5歲分房 」照搬書上育兒觀,別把年齡當鐵律!

2020-09-14     哈囉寶貝

原標題:「3歲分床,5歲分房 」照搬書上育兒觀,別把年齡當鐵律!

對很多新手爸媽來說,大多數育兒知識基本都是從書中獲得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3歲分床,5歲分房。」成了媽媽圈最信奉的育兒小貼士。「為了孩子的健康和發育」,很多父母嚴格按照書上的說法來執行,3歲了一定要給孩子分床,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點。

「3歲分床,5歲分房。」把這種年齡建議當成鐵律,結果發現,孩子生病、黏人,甚至因此夫妻吵架的比比皆是。因為孩子分床分房,鬧得全家都不得安寧是否真的值得?

的確,孩子始終都要學會自己獨立入睡,但到底什麼時候分房分床,你是如何選擇時機的呢?

分床與不分床各自利弊

對孩子來說,出生後接觸最多的就是媽媽,媽媽帶給他們的安全感和舒適感是無人可以替代的。經常有寶媽說,孩子睡夢中都會到處亂抓,感覺到媽媽在身邊他們又會甜甜睡去,否則就開始哭鬧。這種從小培養的情感已成為孩子的習慣或者說條件反射。

但是,新生寶寶或是嬰幼兒與父母同睡一張床,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容易擠壓到孩子,甚至是蒙被綜合症等意外事件。

所以,有專家建議,最好的辦法是從小就讓孩子單獨睡小床,小床緊挨這大床,方便媽媽照顧,又能避免意外發生。寶寶大一點的時候,分房分床也更順利。

分房分床,不要總糾結3歲還是5歲!

有的寶媽說,給孩子分房分床,對孩子和大人都是極大的煎熬,孩子哭鬧不肯睡,大人心疼不忍心,結果只能是「藕斷絲連」,屢試屢敗。

我們都知道,優質的睡眠對孩子的心理和身體的發育都有好處。但如果總糾結於孩子3歲了,一定要分床,睡前就哭的哭,喊的喊,你覺得孩子能睡安穩嗎?

分房分床,我們真的沒有必要過分在意年齡,而應該注意孩子的表現。

我家孩子完全跟我們分房分床是他6歲的時候,他說老師講的:「小朋友都應該睡在自己的小床上,不要媽媽哄,才是最乖的寶寶!」結果他回家就要求自己睡,而且過程相當順利。

其實,不刻意強制分房分床的孩子反而更適應跟父母保持距離。爸爸媽媽可經常引導或通過他人之口「點醒」孩子,避免強制分床導致孩子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

如何讓孩子分房睡變得輕鬆?

大多數情況下,小孩一般在上小學後,就會主動要求獨立睡覺了。如果你真的想跟孩子早一點分開睡,那就要提前做好準備。

1、和孩子一起布置他的小房間

給孩子布置房間可讓TA參與其中,勞動的成就感能讓孩子從心裡喜歡自己的房間,房間的陳設和用品,最好徵求孩子的意見,這能有效降低分床分房的排斥感。

2、給孩子睡前陪伴

剛開始分床睡的時候,孩子們多少都會有些不適應,爸爸媽媽應及時給予安撫。睡前給孩子講個小故事,讀一讀繪本或簡單玩一會兒,這能讓孩子感到心安並睡得安穩。

3、分房睡時打開房門

跟孩子分房睡,最好打開房門。既有利於及時獲知孩子的狀況,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就在自己不遠處。如果孩子偶爾尿床、做噩夢或者被閃電雷鳴驚嚇,孩子可以快速回到父母身邊尋求安慰和保護。

4、 允許孩子偶爾耍賴

孩子明明自己單獨睡得好好的,為何有時候又偏要跟父母睡呢?這樣的情況不要著急責罵孩子,了解一下原因,是生病了不適?還是看到聽到什麼不好的事物?大多數時候,孩子耍賴,其實是TA表達愛的一種方式。

結語:

總體來看,什麼時候給孩子分床,並沒有統一的概念。每個孩子心理和生理成長的速度有早晚,或者你還在盤算怎麼哄孩子獨立睡覺,他卻突然跑來跟你說「媽媽,我想要睡自己的房間!」小傢伙會成長地讓你猝不及防。

與其生搬硬套3歲還是5歲,不如細心觀察孩子的成長,只要父母和孩子都準備好了,什麼時候都行!

---------

小調查:你家孩子多大開始分床睡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NfUi3QBURTf-Dn5MA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