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詩經《野有死麈》詩詞里描繪少女大膽求愛的坦誠和率真

2020-02-13     詩詞遠方

《詩經》很美,美的直指人心,美到情真意切!《詩經》又被譽為世界最美的書,是一部記載著周朝到春秋時期長達五百多年歲月的詩歌總集,一直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至今!《詩經》清純簡約,沒有任何粉飾,卻深深烙印在人的心裡!——引言


《詩經・召南・野有死麈》

野有死麈,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舒而脫脫分!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賞析]

哪個男子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兩情相悅,愛情的火苗怎樣撲都撲不滅,一個人的好運氣來了,萬水千山都難以抵擋。《野有死麈》中,幸運的人就是這樣:弓剛剛拿出來,箭還沒有搭上來,一頭肥碩的獐子就躺在了他前邊的茅草地上,他走過去隨手在地上拔了一把茅草,將獐子扛在肩上,要回家去。


在古代,沒有角的鹿被稱為「麈」,也是鹿的一種。鹿被當作壯陽養生的補品,從這個方向引申過去,「野有死麈」表達的是野外偷情的意思。鹿用白茅擁束起來就不是獵人獵取的單純獵物了,而是很像樣子的禮物——在這裡, 就是獵人向少女表示感情的用品。​

《野有死塵》雖然艷情,卻不失含蓄的情趣,構成美妙的意境,兩情相悅的世界。是生命里永遠最動人的畫面。相比之下,後世有些成就的艷情詩則過於香艷,比如與《野有死塵》意境相似的唐代詩人牛嶠的《菩薩蠻》:」 玉爐冰簞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柳蔭輕漠漠,低鬢蟬釵落。須作一生拼, 盡君今日歡。」 同是描寫愉歡的情節,不過這一首過於直白俗艷,情趣意境與文字感都差《野有死塵》遠了。



元代散曲風行之時,以閨情、閨怨聞名的文人劉庭信有一首曲子《朝天子・赴約》, 描述一位少女與情人約會的情景,與《野有死塵》相似:「夜深深靜悄,明朗朗月高,小書院無人到。書生今夜且休睡著,有句話低低道:半扇兒窗欞,不須輕敲,我來時將花樹兒搖,你可便記著,便休要忘了,影兒動咱來到。」曲中交代了約會的夜深人靜環境,在黑暗環境下,姑娘還向書生約定,怕發出聲音,被別人發覺,連窗子都不敲,那就把院子裡的花樹輕搖一下,只要樹影動,就說明姑娘已經到了。顯然這次約會是少女主動說出來的,連約會的信號都是姑娘想出來並事先約定好的,如此大膽多情的少女和《野有死塵》中的懷春女子一樣坦誠而率真。​



​[注釋]

塵(jun): 獐。白茅:一種草。懷春:思春。吉士:對男子的美稱。樸樕(su):叢生的灌木。舒:舒緩。脫脫(dui): 舒緩。感:同「撼」,動據。帨(shui): 類似圍裙的一種佩巾。尨(mang): 長毛的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MEdQXAB3uTiws8KT6J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