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山杯」潮汕三市青年詩人詩詞大賽

2019-11-12   白浪情之友

潮汕三市 才子佳人 韓山論劍~側記

「韓山杯」潮汕三市青年詩人詩詞大賽

程風

*

2018年10月12日,秋風送爽、涼意襲人、韓崬籠雲,潮汕三市詩社青年詩人齊聚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即將舉行「韓山杯」潮汕三市青年詩人詩詞大賽,本活動主辦單位是汕頭市嶺海詩社,協辦單位是潮州詩社、揭陽詩社、豐順縣文聯和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為充分展現潮汕三市這一文化盛況,美篇側記之!

嶺海詩社張元誠社長第一個在簽到處簽名

嶺海詩社張元誠社長在景區硒湖畔熱情歡迎嶺海詩社首席顧問黃贊發書記的到來!

和黃贊發書記、張元城社長、林志達副社長、陳琳藩秘書長在硒湖畔的韓公源合影。

晚宴主持人致歡迎詞並向嘉賓了介紹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的一些基本情況

深圳旭生集團林啟生董事長、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投資人林啟生先生在歡迎晚宴中發表熱情洋溢講話並致祝酒詞

嶺海詩社張元誠社長發表講話歡迎潮汕三市的詩人的到來,並對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的林啟生董事長和徐獻插監事長既領導層對本次大賽活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南方都市報及汕頭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將及時報道本次大賽活動的盛況!

13日早上在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的千米高山上觀賞韓崬籠雲、旭日東升的美景!

早上採風第一站大家來到始建於宋朝的南山古寺廟遺址

早上採風第二站大家來到韓崬山頂遠眺周邊景物

揭陽詩社的詩友們集體在韓崬山頂合照留念

和嶺海詩社首席顧問黃贊發書記在韓崬山頂合照留念,背後遠山是粵東最高峰銅鼓嶂!

早上採風第三站大家來到2000多畝韓山生態茶田觀景

大家在凌風閣憑欄遠眺併合照留念

早上採風第四站大家來到燕子涯體驗壁立千仞的險峻和勇氣


早上採風第五站大家來到養生谷七間寮緬懷韓公先賢千年的抱負和蒼桑

最後大家來到景區茶文化中心的自動化茶葉加工生產車間,了解茶葉的生產製作過程。併到茶亭長廊喝茶聊天休息!

深圳旭生集團林啟生董事長百忙之中也抽空來到茶文化中心的韓山茶品茗區和大家一起品茗,並向大家介紹獲得2011年第九屆全國名優茶質量競賽中榮獲特等金獎的《韓山岩露茶》和金獎的《韓山岩頂紅紅茶》!

和深圳旭生集團林啟生董事長在茶文化中心的茶亭長廊合照留念


13日下午兩點半,韓山杯~潮汕三市詩人詩詞大賽開幕式正式開始!

開幕式由王睦武常務副社長主持

林啟生董事長致熱情洋溢的歡迎詞

嶺海詩社張元誠社長致開幕詞,發表講話鼓勵大家賽出風格和水平!

嶺海詩社首席顧問黃贊發書記致辭,發表現場感言,深深打動現場嘉賓和潮汕三市參賽的詩人!

大家在美麗的硒湖邊合照留念

徐總在晚宴上發表即席感言

揭陽詩社陳偉東社長現場賦詩一首

【豐順韓山歷史文化景區】

陡峭危峰石半含,

茶林亭閣樹參參。

登高一攬襟懷闊,

雲漫空山水滿潭。

潮州詩社羅錦亮社長詩作一首

深圳旭生集團董事,集團人力資源總監,旭生文化公司董事長,集團黨委副書記李建軍先生現場作詩一首!

韓山師院文學院陳老師粗狂豪邁的歌聲現場高歌一曲《滿江紅》,引來大家全場熱烈掌聲!

晚上的筆會上,書法家們在潑墨揮毫,潮州詩社曾楚楠顧問現場筆走龍蛇,貢獻墨寶!

評委們在仔細認真閱卷,評判大賽詩詞作品!張元誠社長親臨現場並和評委們交流看法!

工作人員連夜布置揭牌儀式的主席台

創作基地掛牌儀式於14日早上八點三十分在硒湖畔的酒店門口舉行,寶安區文聯賴為傑書記在採風基地揭牌儀式上講話

嶺海詩社張元誠社長在採風創作基地揭牌儀式上講話

深圳旭生集團林啟生董事長在採風創作基地揭牌儀式上講話

豐順縣梁玉輝副縣長在採風創作基地揭牌儀式上講話

上圖為豐順梁玉輝副縣長(左6)、林啟生董事長、徐獻插監事長、寶安區文聯賴為傑書記、張元城社長為寶安區文聯、汕頭嶺海詩社採風創作基地揭牌。

嶺海詩社張元誠社長和深圳旭生集團董事,集團人力資源總監,旭生文化公司董事長,集團黨委副書記李建軍先生在硒湖畔合照留念!

在閉幕式上,嶺海詩社張元誠社長對本次活動進行全面總結,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動的成功圓滿來自全體同仁的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的結果。同時也再次對林啟生董事長為首的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的全體成員的大力支持和全方位配合表示衷心感謝!並祝景區事業再上台階,再創輝煌!

現場經過激烈的角逐,獲獎詩人及名次公布如下:

一等獎:莊銳欽


二等獎:陳越、盧旭逢、陳煥湘

三等獎:邱曉林、陳春薇、許楚文、周澤楷、黃偉權、陳植旺

優秀獎:王松傑、曾香蘭、林添盛、陳小婉、伍少文、林寶娟、詹楠琪、謝娜君、陳振燁、郭樹宏、李盛和、方惠存、王奮、胡菊玫

相關嘉賓為本次大賽三等獎選手頒獎

林啟生董事長、張元誠社長、曾楚楠顧問為本次大賽二等獎選手頒獎

豐順縣人民政府梁玉輝副縣長為本次大賽一等獎汕頭選手莊銳欽先生頒獎

嶺海詩社張元城社長在會議上朗誦兩首七律詩,並將事先請汕頭書法家協會謝佳華主席寫成的書法條幅,贈送給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

韓山杯潮汕青詩大獎賽詠懷


張元城

一角蓬壺嶺嶠浮,

籠雲韓崬馥金秋。

希賢謁聖尋芳躅,

摘斗登瀛攜俊游。

旅次曾經貫文脈,

人間何謝競風流。

等閒奪得錦標返,

重振唐音播九州。

韓崬籠雲懷古

張元城

峭拔巍峨崬挿霄,

昌黎跨越識高標。

杖笻回日崎嶇路,

履道化雲銷瘦腰。

千載文章仰山斗,

一州德業肇豐橋。

只今憑眺長舒嘯,

天際滔滔南海潮。

與韓愈同行——潮汕青年詩人在詩賽中與先賢對話

清風醉晚霞,暮色浴群山。深秋時節,位於梅州豐順的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迎來了汕頭、潮州、揭陽的30餘位青年詩人,在此以詩會友,追慕前賢。

10月13-14日,「詩意韓山——潮汕三市青年詩人詩詞大賽」在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舉行。

「潮汕三市青年詩人詩詞大獎賽」比賽現場

韓山位於豐順縣中部,古稱南山,東西綿延20餘公里,是韓江水系和榕江水系的分水嶺。相傳唐代大文豪韓愈被貶潮州時,曾途宿此地,後人為紀念韓愈,始稱韓山。

本次大賽由汕頭市嶺海詩社主辦,潮州詩社、揭陽詩社、豐順縣文聯和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協辦。「多年來,我們堅持舉辦面向青年詩人的多種活動,包括培訓班、筆會、詩賽等,旨在發現和培養更多青年詩人,傳承詩詞文化。」嶺海詩社社長張元城表示。

旅次韓山,追慕前賢

「今天比賽的詩題為《旅次豐順韓山》,詩韻為《平水韻》中的一先韻,詩的格式為七律。」13日下午,潮汕三地詩社負責人以抽籤方式確定比賽的題目和格式。參賽的詩人隨即投入到創作之中,在2個半小時內完成一首七律詩。

旅次意為途中短暫停留,這一詩題可謂一語雙關,既有景仰韓愈之義,亦暗合參賽詩人的韓山之行。

參賽詩人在韓山採風

韓山層巒疊嶂,青山如黛,雲霧繚繞,泉水潺潺。豐順八景之一的「韓崬籠雲」就在此地。在比賽之前,與會詩人漫步韓山採風,在歷史遺蹟中與古人隔空對話。在景區的東南部,南山寺齋公田廟遺址只剩下斷壁殘垣。據當地縣誌記載,南山寺始建於宋代,潰於清朝乾隆年間,此地曾是南山寺廟產田地。遺址附近有一處古驛道,是古代通往潮州的主幹道,幾塊顏色發黑的石板,見證了過往的繁華。

古驛道遺蹟

24歲的陳越來自揭陽詩社,雖然是90後,可他寫古體詩詞已有10年之久。如今,他是一位年輕的木刻工匠,在雕刻之餘,寫詩抒情,「這樣的機會很好,青年詩人一起交流切磋,在這裡身心屬於山水,遙想韓愈,頗有感觸」。

在比賽現場,陳越有感而發,作詩一首:煙封韓崬不知年,勝景嘉名亦久傳。山覆秋暉高閣外,風搖黛色寶湖邊。豈辭幽境長為客,頓息機心便是仙。認取昌黎留跡處,往來吟嘯更怡然。

這首詩得到在場評委的讚賞。

韓山上的雲霞

「本次大賽分為初賽和現場比賽兩部分,初賽每人提交一詩一詞,成績占總分的60%,現場比賽成績占總分的40%,綜合評出獲獎人選。」張元城介紹。最終,來自嶺海詩社的莊銳欽獲得本次大賽一等獎,陳越、盧旭逢、陳煥湘獲得二等獎。

「現場比賽的詩題要寫成一首七律,講究起承轉合,要寫好並不容易。從各位詩人的創作來看,大部分都寫得不錯,合乎格律,對仗工整。」大賽評委會副主任王睦武現場點評,他建議,今後青年詩人寫詩要更注重時代性,內容應緊扣時代生活,適應社會大眾的文化審美和需求,堅持當代語境下的寫作,與時俱進。

在青年人中傳承詩詞文化

青年詩人以詩會友,互相切磋。「這樣的詩賽活動很好地促進了潮汕地區青年詩人的交流,從評委的點評中,我們也受益匪淺,通過參加這些年的活動,我的詩詞創作進步很大。」盧旭逢在揭陽一所中學擔任語文老師,加入了揭陽詩社、嶺海詩社等社團。

潮汕三地詩社非常重視青年詩人的培養,每年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提升創作水平。嶺海詩社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每年舉辦針對青年詩人的培訓班、研習班、筆會和詩賽等活動,「我們希望不斷發現青年詩人,繁榮潮汕詩詞創作,讓更多的詩詞愛好者加入到隊伍中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今在嶺海詩社的青年詩人有100多人。」

詩詞大賽頒獎儀式

在潮汕地區,通過詩社和各類的文藝小組,傳統詩詞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本次參賽的青年詩人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小學教師,他們在課堂上力所能及地為學生講解傳統詩詞,「傳統詩詞文化要傳承下去,詩詞進校園是比較好的方式,部分中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有限,這也影響了他們對古典名著的閱讀理解。」盧旭逢說,為此,他計劃編寫一本詩詞解析的書,對《西遊記》《水滸傳》等名著中的詩詞詳細解讀。

來自汕頭的90後詩人陳春薇是一名中學語文老師,她把自己對詩歌的熱愛帶到了課堂上,向學生講解詩歌知識,在年輕學生中播下古典詩歌的種子。

揭陽惠來詩人林寶娟自發成立了一個「粵東文藝」小組,開設了微信公眾號,每兩周組織一次同題詩文創作。「我們都是當地的詩詞愛好者,專門建了一個微信群,有60人參與,大家經常交流,定期把詩詞作品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

參賽詩人考察齋公田廟遺址

本次詩詞大賽還邀請了多位潮汕地區的文化學者參加,可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嶺海詩社首席顧問、汕頭大學原黨委書記黃贊發曾經寫過詠豐順八景的詩,這次來到「韓崬籠雲」所在地採風,感慨良多,「希望讓更多詩意慰藉人生」。

20多年前,潮州文史專家曾楚楠收到了豐順八景的地方志記載,多年後終於目睹實景,心情非常激動,當場賦詩一首,「一峰高聳柏松盤,東粵千秋共仰韓。籠罩霧煙山更秀,幻成霞錦眾爭看……」

韓山風光

本次大賽當天,嶺海詩社採風創作基地和深圳寶安文聯採風基地在景區掛牌。作為贊助單位,深圳旭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啟生表示,今後景區將進一步發掘韓山的歷史文化內涵,打造韓愈文化體驗區,以「文化+旅遊」進一步滿足社會各界的消費需求。

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

韓山歷史文化風景區位於豐順縣豐良、建橋、北斗三鎮交界處,海拔1050米。在韓山之巔,常年朝暮雲籠,變幻多端,景觀壯麗,被前人稱為「豐順古八景」之一。廣東天億實業有限公司瞄準這裡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規劃設置3個主題活動區域:潮客文化區、茶園山莊和森林景觀區。
韓山因韓愈而出名,那便是韓山(亦名韓崬)。它位於豐順縣中部,東西綿延20餘公里,海拔1043米,處在該縣豐良、建橋、北斗三鎮的交界處,為榕江與韓江兩大水系之分水嶺,屬釋迦崬山系。山巔常年雲霧繚繞,變幻不定,故稱「韓崬籠雲」(亦名韓崬雲封),乃「豐邑古八景」之一。

豐順韓山森林公園由廣東天億實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總規劃面積72075畝,總投資4.8億元,分三期開發,計劃用十年時間完成,其中首期開發21000畝。於2010年3月2日正式開工奠基。
韓山山脈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中部,東西綿延20多公里,是韓江水系與榕江水系的分水嶺。韓山地處豐順北斗、豐良、建橋三鎮交界,古稱「韓崬籠雲」,是「豐順古八景」之一。據記載,唐朝大文豪韓愈被貶潮州府時,曾途宿此地,故後人稱之為韓山。山中常年雲霧繚繞。 韓山擁有黃瓊、山豹、野豬等野生動植物以及宗教文化遺址、唐朝韓愈貶潮時途宿韓山的逸事遺蹟。

承包方廣東天億實業有限公司已投入4000萬元用於該地的道路征地及房屋拆遷、總體規劃、開通全長約12公里的三級公路、綠色茶園種植區的煉山工程等。此外,還修復、重建了部分文物、景點,開墾並種植了600多畝生態茶園。景區內有古驛道、齋公田、官財石、群山、奇石、飛瀑、翠林、幽澗、清泉、杜鵑花、楊梅樹、毛竹等[1]。

潮州詩社羅錦亮社長、嶺海詩社張元城社長、揭陽詩社陳偉東社長一起在韓公源合照!

「韓山杯」潮汕三市青年詩人詩詞大賽

「韓山杯」潮汕三市青年詩人詩詞大賽

韓昌黎集

集中前十卷是詩,後三十卷是文。韓愈以文入詩,是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其實,他是保存有不少好材料的。他的某些詩篇,記述了貞元年間水旱災荒以及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

《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作者韓愈。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漢族,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者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六O、《新唐書》卷一七六本傳。

「韓山杯」潮汕三市青年詩人詩詞大賽

「韓山杯」潮汕三市青年詩人詩詞大賽

「韓山杯」潮汕三市青年詩人詩詞大賽

豐順縣

豐順縣,梅州市管轄,位於廣東省東部,梅州市南端,東毗潮州,南鄰揭陽,西連梅州市五華縣、興寧市,北接梅州市梅江區、梅縣區、大埔縣,廣梅汕鐵路、梅汕高速公路和國道206線貫通南北,縣城南端有火車貨運站 、客運站。

2015年轄16個鎮、1個國有農場,行政區域面積2710.22平方千米。總人口70萬人。是泰國前總理他信和英拉兄妹的祖居地,是洋務運動領袖丁日昌、華夏女傑李堅真的故鄉,同時也是中國溫泉之城、中國長壽之鄉、中國金融生態縣、中央蘇區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廣東電聲之都[1]。
豐順縣旅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達50萬人,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各國,尤以泰國為多,是著名的華僑之鄉。

中文名稱

豐順縣

別名

嶺東、新陽、揭嶺、鳳里等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省梅州市

電話區號

0753

郵政區碼

514300

地理位置

廣東省東北部

面積

2710.22平方千米

人口

70萬(2015年)

方言

客家語(約4/5)、潮州話

著名景點

龍鯨河漂流/龍歸飛瀑/揭嶺飛泉/銅鼓峰/濟公殿/太平寺/畲族風情等

火車站

豐順火車站、豐順東站(高鐵)

車牌代碼

粵M

歷史人物

丁日昌/羅萬傑/吳六奇/羅大綱等

企業家

朱孟依/馮小華/楊華嶺/譚偉龍等

近現代人物

吳逸志/徐名鴻/李堅真/李國平等

海外華僑

他信/英拉/何僑生/丁家駿等

省級中心鎮

湯坑鎮、豐良鎮、潭江鎮、留隍鎮

「韓山杯」潮汕三市青年詩人詩詞大賽

名人先賢


楊世略:隋末義軍首領,平定南疆、促民族融合。
明戊辰八賢:

陳元光(657—711)即入閩的陳元光。

吳六奇:豐良人,康熙年總兵官左都督、少師兼太子太師。御賜一品典式營造。

吳逸志:(1896—1962)名福勝,字錫祺、學行,豐順縣豐良鎮莘陂村人。

鄭國翰:南宋進士,揭陽縣藍田都六圖(即今豐順)人。

丁日昌:清末洋務運動的愛國革新家、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 。

丁惠康(1868—1909.6.17)湯坑鎮金屋圍人,丁日昌之子。有《丁征君遺集》。

羅大綱:湯南人,太平天國猛將、外交家:「剽迅如風,雄冠諸將」,後被天王追封為奮王。

羅萬傑:明朝吏部尚書。與柯化鵬(任浙江省溫州府推官)創建湯坑溫泉。亦是明代潮州後八賢之一。

「韓山杯」潮汕三市青年詩人詩詞大賽

城市榮譽


豐順縣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溫泉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豐順埔寨火龍)」、「中央蘇區縣

2014年中國礦業聯合會正式授予豐順縣「中國溫泉之城」稱號。

2014年中國老年學學會正式授予豐順縣「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2015年豐順通過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驗收,為2014年度驗收穫通過的24個單位(市、州、縣)之一,也是廣東省通過該驗收的唯一的縣。

2015年廣東省教育廳授予梅州市豐順縣「廣東省教育強縣」稱號

2015年豐順縣被評為「廣東省林業生態縣」[40]、「廣東省衛生縣城」

責編:方迎欣《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