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是父母的心頭肉,掌心寶,這點毋庸置疑,相信如果可能,大多數父母都願意寧可自己苦點但也想把能力範圍內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
可是有那麼句話不是說麼,「你把最壞的脾氣給了最愛的人」,家長也是一樣,雖然愛孩子是真的,但是孩子上來調皮勁了,真的忍不住發火也是真的。
每次孩子被家長吼了,凶了,甚至是打了之後都會哭的可憐巴巴的,但是家長卻發現似乎孩子並不記仇,總是轉眼就忘了,不是玩得興高采烈的就是依然跟自己那麼親密。
寶媽凶了女兒後,女兒轉身就忘,寶媽:孩子忘性大?
林洋是一名全職寶媽,自從生了女兒之後,不放心家裡的老人照顧孩子,所以乾脆就辭了職,專門在家帶孩子。
雖然林洋的選擇也得到了老公的支持,但是畢竟一個人帶孩子是很辛苦的事,林洋還要做家務和給老公做飯,時常會覺得累得有些崩潰。
女兒今年兩歲了,正是自我意識萌發的時候,不管什麼總喜歡跟媽媽對著干,媽媽說這樣,她偏要那樣。
這一天晚上到了要睡覺的時間,林洋忙完了廚房的事情就叫女兒去洗澡,可是女兒看電視入了迷,說什麼都不肯去。
心裡一煩躁,林洋就跟女兒吼了幾句,女兒雖然關了電視,但是也眼淚圍著眼圈轉,林洋給女兒洗完了澡,感覺自己也做得不太好,所以便抱了抱女兒。
看到媽媽又重新變得溫柔了,女兒馬上甜甜地笑了起來,親了媽媽一下說:媽媽我最愛你了。
林洋有些哭笑不得,這孩子是忘性大還是心大呢?
分析
相信很多家長都發現了,自己的孩子也跟林洋的女兒一樣,不管家長對孩子怎麼凶,孩子總是轉頭就忘了,還是跟家長很親密。
其實這並不是孩子忘性大,而是出於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情感依託,所以娃被吼了真的不記仇嗎?知道背後的真相後,家長恐怕都會後悔了。
孩子為什麼不介意家長凶自己?家長又應該如何做?
1.孩子很愛自己的父母
就像父母愛孩子一樣,其實孩子也是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父母,而且孩子小,心思單純,她把父母看成是這個世界最親近的人,毫無雜質。
出於這種唯一的愛,即使家長凶孩子,孩子也不會介意,因為對父母的愛總能輕易消除了孩子心裡的委屈。
建議:家長平時因為工作忙或者壓力大,時常會有情緒控制不住的時候,就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
建議家長可以在想要發脾氣的時候先給自己獨處的時間,讓自己利用幾分鐘的時間情緒冷靜下來,然後再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
2.孩子想要跟父母的肢體接觸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孩子被凶了之後也不會離開,反而總會想要爸爸媽媽抱抱自己。
這其實是因為當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沒有安全感的,不確定父母還愛不愛自己,而一個溫暖的擁抱能夠讓孩子覺得更有安全感。
建議:如果家長真的沒有控制住情緒凶了孩子,那麼就要及時地做出補救,比如給孩子擦擦眼淚,抱一抱孩子,讓孩子依然肯定自己是被愛著的。
3.孩子覺得麻木了
不得不承認,有些家長確實脾氣暴躁,經常打罵孩子。這樣長此以往,孩子覺得麻木了,覺得被打罵是家常便飯,便也不那麼往心裡去了,可是這種結果的弊端卻不容易忽視。
建議:想要孩子變得更加優秀,那麼家長必然首先要修煉自己,學會管理控制情緒,要不極容易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
小結
面對總是「不計前嫌」,轉頭依然會抱著自己說最愛自己的寶寶,想來很多凶過孩子的家長都會後悔不已。
所以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家長們也要懂得正確跟孩子溝通的方式,尊重孩子成長發育特有的性格特點和心理歷程,這樣才能讓孩子成長得更加健康。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