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亞沙之前,去了趟西安,高鐵上看完了馬老師的《管理決策》。書中一句話印象頗深:「很多意義深遠的大事都是拍腦袋拍出來的。」這句話印證了我的沙8之旅。參加沙8是因為去年和沙七的隊友們跑了次龍潭湖,遠遠的被大家甩在後面,孤獨的不知道大家跑哪去了。即使這樣也沒有錯過當天的聚餐,飯吃得開心,和大家聊得甚歡。
今年看見報名,又忍不住問建召:「我一次訓練沒參加,可以去嗎?」建召說C隊吧,你可以的,我把領隊微信給你,你找忠坤就行。忍不住又問:「會迷路嗎?」建召說不會,當然出於職業習慣問了問保險如何,建召說有。那就基本決定了,看了看日期,剛好是我的生日,生日出門休個假,家屬應該可以同意,如此就拍腦袋決定了。
腦袋拍完這事就放一邊了,前三個月我和團隊都忙到四腳朝天,某一天中午,領隊忠坤突然給我打了電話說,師姐,報名快截止了,今天必須繳費了。我猶豫了一秒鐘,說行,轉帳成功。錢交了這事就算是倒逼自己成功了。然後又是各種忙,直到臨行前領隊邀請我參加國發的出征儀式,才想起自己還有很多裝備沒有買,當天特別忐忑,好在遇到了思潔,那次沙七龍潭湖跑步後聚餐時她就坐在我旁邊。她說師姐,不用擔心,我給你介紹個人,你找南南,東西特好還不貴。於是加了南南的微信,那天回到家裡,我發給她我有啥還缺啥,她說OK,都來得及準備。於是在不到兩周之內,寄給了我全套裝備。還教會了我用買了一年半都不會用的佳明。這下安心了,再把機票定好,這事就基本落定了。
出發之前又開始忐忑了,幾個月沒運動了,行不行,沙漠裡睡帳篷會不會很冷。出門幾天,孩子怎麼辦? 說白了就是出發前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忐忑。還好有個朋友跟我說,去吧,這種事情就是出發前很忐忑,去了以後覺得特別值得,有意義的體驗。確實如她所言,真是很特別很有意義的體驗。
第一天出發之前,就開始各種興奮了,C隊的隊長說大家分成幾組一起走,從銀川去阿拉善的大巴車上認識的師妹馬薇和幾個同學帶上了我。我對自己還蠻有信心的,覺得不過就是10公里,沒準還可以跑起來。結果剛出發幾公里就是幾個大坡,還不到一公里就感覺就有點跟不上年輕的師妹們了。還好幾個人一起走得感覺特別好,走了一會我就想喝水吃東西。發現師妹們喝得都是寶礦力,嚴格按照前一天晚上領隊要求的補給方式,大家很驚訝的看著喝礦泉水的我問:你昨天晚上沒有認真聽嗎?我特別不好的意思說,我以為C隊就十公里,不用這麼嚴格。後來我才知道是班長的曾燁同學告訴我,寶礦力含有電解質這些,很重要,不是喝水可以解決的。
然後很多次,我累了想喝水的時候,她和朱靜,王源幾個同學都會停下來等我,而且特別的安慰我說,沒關係,我們本來也要休息的。有了大家的陪伴,感覺好了很多,到了一個小時的時候,大家又開始嚴格的補膠,我也沒帶,實話說,這些補給我壓根就沒有帶去騰格里,甚至不記得有沒有領過。我預備了所有的東西卻遺漏了最重要的補給。好在我帶上了組委會準備的餐包,到補給站的時候,我基本吃完了餐包里的蘋果,麵包,牛肉乾還喝了一瓶水,依然很餓。
終於到了補給站,大家都特別有次序的排隊,每人領一塊。在沙漠裡走完幾公里後,站在沙丘上啃一塊西瓜,真是很特別的感受,感覺西瓜里的糖分又重新給了我能量。過了補給站離終點就只有一半左右的距離了,接下來我又吃完了僅剩的一小包榨菜和牛肉乾。唯一擔心的就是沒有吃的了。一路上,很多沙友擦肩而過,都會說:國發加油!回來之後才知道是因為高隊讓我們在背包上貼了京字,我們京聯盟的團隊在沙漠裡事先都說好了互相鼓勵,互相照應。
最後不到一公里處,我看到了國發的旗幟,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誰,在一個沙坡上,舉著旗幟,我覺得特別特別帥,說:國發加油!快到了。那種感覺很特別,真是漫漫長路之後遇見了親人。終點處小明在迎接我們每一個人,給我們每一位拍照。直到第二天我在終點處迎接大家的時候才體會小明的辛苦。
沙漠裡大家都全副裝備,辨認人很難很難,基本只能憑鞋套,時間長了,看過去都是黃沙一片,眼睛很疼,特別辛苦。漫長的一天,小明得集中精神,不錯過我們70多個的每一位,而且還包括CP點,實在太辛苦。我第二天在沙漠裡等了大家一個多小時,吹了些風,晚上就扛不住了,又吐又拉。三天的時間,小明默默的扛下來,為大家留下許多珍貴的回憶,我想他早已把大家當做了家人,靠的是對大家的愛心吧。
有了第一天的經驗,第二天從容多了,我堅定不移的跟著燁子和朱靜,一路勻速。第二天的路也好走了很多,我們衝過沙坡,走過綠洲,一路還聽著她倆聊天,發誓再也不來這麼虐的地方,走得很開心也很愉悅。這天我們拍了不少照片,也是三天裡走得最輕鬆的一天。
第二天到達的時候大家搭帳篷的速度都快了很多,因為成了熟練工種。值得一提的是C隊的同學們,到達以後都在默默的幹活,羅兄嗓門大,他的廣東普通話稱霸一方,老遠就聽得見他在和大家一起忙前忙後。郅蒙是個帶著眼鏡的文文靜靜的師妹,干起活來一點都不含糊,第一天到達之後就一直忙著把一個個帳篷放到指定位置,然後又和大家一搭帳篷,忙得都不好意思休息。第二天搭完帳篷又去終點接大家,我也跟著一起,看到羅兄接到了很早到的商洪博師妹,她和我同住一個帳篷,我很後來才知道她就是跑得很快的Summer。那麼秀氣的宛若鄰家女孩,有著那麼堅韌的意志。
由於第一天在終點之前受到了鼓舞,那天我在沙漠裡扛著旗,從終點慢慢往前走,努力辨認大家。我看到了一鳴,充滿陽光,他到達終點處不久後又披著保溫毯走了回來,跟我走了一段之後又往前跑著去迎接大家了。我看到了欣宇和Tommy,很後來我才知道那個女孩是郁雯,大眼睛特別漂亮,居然還那麼能吃苦,跑完70公里。雖然有一段距離,但我能感受到特別辛苦,我和社科院的扛著旗子的同學都感慨,太辛苦了,看著大家都辛苦。後來我還看到了翟大哥和思潔,翟大哥看到我回頭跟思潔說,不遠了,跑吧。感覺好不容易,真心為大家點贊。我站在沙丘上,很想流淚,特別想。
騰格里的沙漠特別美,只有用腳步一步一步越過一個有一個沙丘之後才能身臨其境的體會它的美。那天晚上還有一鳴和思潔的婚禮,我很遠的站在後面看著大螢幕,也看哭了,旁邊很多年輕人都特別感動,旁邊一堆年輕人在感嘆:這樣的婚禮,我也想有。那天晚上高隊和婷婷還唱響了騰格里沙漠。我們國發的年輕人真是了不起,白天全副裝備走沙漠,晚上西裝革履辦婚禮。我在想高隊究竟有幾天沒有好好睡覺了,從在銀川晚上開會開始大家就晚睡早起,能撐得住真是不容易。那天晚上的星星也特別美。
Summer師妹和我回來都早早躺下休息,但我猜大家都沒有睡著,她的腳全都起了水泡,而我躺著想,快熬到頭了,要回家了。我覺得有這一次體驗足夠了,我應該不會再來了。那天晚上特別冷,辛虧南南建議我帶上了薄羽絨,不然真的扛不住。第二天早上喝了熱粥,感覺才緩過來一點。我只有一個願望就是最後一天在關門時間前到達,拿到獎牌送給女兒做紀念。
最後一天對於C隊來說,關門時間很緊張,和AB隊差不了太遠。我打算竭盡全力完成,開始跟著魏班長慢跑,跑過第一個大坡之後我就扛不住了,我發現沙漠裡跑太費勁了,改為快走,勻速快走,不久之後碰到了F18的兩位師弟,宇東和祖赫,他們一會超過我,一會停下來等後面同班的女同學,一直鼓勵我:師姐加油!讓我想起我們03年BIMBA入學的第一次拉練。那時候也是我們互相鼓勵。
多少年來,BIMBA的精神大概就是在一次次的沙漠,戈壁還有各種遊學歷練之中傳承。最後快達到終點的時候,我真的跑起來了,也第一次理解了終點之際的淚水。還是小明在終點之處等我們,一堆人之中,聽見他在喊帆姐,幫助我們每一個人留下寶貴的回憶。隨後祖赫一行FT18的四位同班同學也一同到了終點。拿到獎牌的那一刻真的很開心,特別開心。那天發了三天以來的第一個朋友圈,也終於有手機信號了。
走之前,春花老師說:出發是為了回家。那麼亞沙之旅於我而言,更像一場在BIMBA的回營之旅,三天裡,沒有手機信號,沒有熱水,最簡單的裝備,吃方便麵,睡帳篷,露天的廁所,放下平日裡的一切,越過一個又一個沙丘,用腳步一步步丈量回家的路。
想起出發前幾天參加佳明的發布,會上偶遇大連的董船長,他說: "出海很苦,沒有不暈船的,只是程度不同。吃不下什麼東西,偶爾風景很美,但更多的時候是吃苦,遭罪。在船上,新來的都會想,究竟是哪根神經搭錯了,居然會被忽悠上了船。可是出海回來之後,不久又會找到船長問,下次什麼時候出發?" 這大概就是人類的本能,尋找自由,風一樣的感覺,無所羈絆的與自然對話,與心靈對話。著大概也是戶外運動的魅力,在挑戰極限的過程之中,尋找本能的自我。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謝謝一路細心囑咐的領隊高媽媽,謝謝王歡師妹,自己跑得很辛苦,還忙前忙後幫我們找東西。謝謝小祁,每天早起幫助大家打包,樂觀豁達。謝謝一路陪伴我的師妹們,感動的是王源走完三十公里後還差不多讀完了一本Executive Exec-tor的英文原版,那本書我放了十年也沒有讀完。
謝謝的七十多位隊友們,謝謝你們叫我師姐,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和各位學到太多,要感謝的太多。也謝謝一路遇到的各大院校的沙友們,最後一天,餓得不行之際,一位不知名的沙友遞給我一個巧克力能量棒,還有提醒我鞋套沒拉好的沙友。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亞沙賽場上收穫了更好的自己。最後放一張沙丘宴的照片,那也是我最喜歡的照片之一,那天是我42歲的生日,也是我吃過的最棒的生日飯。如果不是一群人在一起,無法想像一個人在沙漠裡走那麼遠的路。謝謝你們,我愛你們!亞沙一次,沙友一生,BIMBA一屆,學習一生!
文:付帆FT03 於5月19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