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發現罕見的鳥,叫聲如歌,愛挑食,不好吃的就吐出來

2019-09-04     雪靈穀人文地理

雲南西雙版納不僅有茂盛的熱帶雨林,還有許多野生珍稀動物。研究人員在西雙版納植物園未開放的園區里做實驗時,意外發現了一種極其罕見的珍稀鳥類——栗鴞(lìxiāo),它長著一張心形的臉,正在樹上睡覺呢。栗鴞的爪子緊緊抓住樹枝,沉沉睡覺,睡容靜謐,對於研究員的靠近毫無知覺。

栗鴞是草鴞科栗鴞屬的貓頭鷹,在野外發現栗鴞的身影,十分難得。栗鴞數量稀少,屬於珍稀動物,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瀕危物種之一。栗鴞棲息于山地常綠闊葉林,在雲南、廣西、海南等地都有分布,但是數量很少。

01很奇特!長著一張心形臉,還有一雙烏黑閃亮的大眼睛

作為鳥類,栗鴞的外表很奇特,也很有個性,辨識度十分高。它長著一張心形臉,輪廓線條流暢,從頭頂到下巴,正好形成一個心形,形象十分有趣。頭部較大,兩側有短羽簇突出。它還有一雙大大的眼睛,烏黑閃亮,猶如一顆碩大的黑珍珠,格外引人注目。

栗鴞上體為栗紅色並具有黑色及白色的小斑點;下腹為葡萄紅色,也具有暗栗色的小圓點;尾羽較短,呈栗色而具有黑色的橫斑。

兩個翅膀大都棕栗色具有黑色橫斑,第一枚初級飛羽外翱和小覆羽均緣以白色,第二枚初級飛羽近端處綴有3個白點,尾淺栗色,亦具多道黑色橫斑。

通常,一隻成年的栗鴞,體長29厘米左右,體重311-360克。別看它的臉可愛有趣,就以為它是個萌寶,其實它是猛禽,喜歡在夜間行動,捕食時更是兇猛,以昆蟲、蜥蜴、蛙、鼠、鳥等為食。

02很有趣!白天睡覺晚上活動,叫聲如歌曲高低起伏

栗鴞喜歡在夜間活動、捕食,所以它捕食的細節,我們難以探究。栗鴞晚上活躍,白天睡覺,常常在樹幹上、樹洞裡,或者樹枝遮蔽的地方,睡很長時間。它白日坐姿平展,如黑頂蟆口鴟。

研究人員在西雙版納植物園發現栗鴞時,它正在睡覺,警惕性很低,靠近它也沒發覺。直到黃昏,研究人員離開時,它依然在樹枝上沉沉睡覺,絲毫不知道有人偷偷在觀察它。

栗鴞的叫聲十分有趣,竟然很像一首歌曲,聲調高低起伏,飽含感情。它的叫聲是一系列4-7音節或更大聲,憂鬱的口哨聲,每秒約2音符,可持續2-8秒。

據了解,一般栗鴞的叫聲一開始是響亮的,後面音符會略微上升,一聲聲鳴叫中,或許是在傳遞信息,也有可能是在自娛自樂。當栗鴞進入繁殖期間,它的叫聲更大,特別是在午夜之後。

研究人員在西雙版納植物園,連續幾個夜晚都聽到栗鴞的鳴叫聲,悠遠、哀婉、響徹山谷。當地的傣族人也聽到栗鴞鳴叫,還認為這是「山神爺」的聲音,充滿了敬畏。

03很有愛!雌鳥孵卵雄鳥捕食,愛挑食不好吃的就吐出來

栗鴞是留鳥,在我國南方茂密常綠的闊葉林、針葉林里棲息。它的巢穴在距離地面2-5米高的地方。樹洞裡,或者是腐朽的樹樁內,都有可能成為栗鴞的居住的「房子」,它們是「戀家的孩子」,會多年連續住在一個巢穴里。

3-7月這段時間,是栗鴞的繁殖期,因為分布地區不同,繁殖時間也會有所不同。一般每一窩產卵三五枚,表面光滑純白,形狀橢圓。孵卵的工作,由雌栗鴞完成,而雄栗鴞則負責捕食,給雌鳥帶來食物,十分有愛。

在同一個巢內由於產卵時間和孵化時間的差異,雛鳥體型大小常有巨大的差異。 根據研究人員的考察,栗鴞的巢穴中,很多吐出來的食物殘塊。也許孵卵期間的雌鳥還有點挑食,不好吃的就吐出來。

結語:難尋到它的影子

栗鴞愛在白天睡覺,看起來呆萌有趣,實則是猛禽,捕食時毫不含糊,快而猛。它心形的臉,是最大的特點,讓人一眼就可辨認出它。不過的,栗鴞數量十分稀少,哪怕是在適合它生存的環境里,也難尋到它的影子。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動物志、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4FSA20BJleJMoPMYI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