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的NBA夢想,看一個追夢少年的成長,最終鑄就傳奇人生

2019-07-29     一評如喜

從小到大,我想我能隨口說出幾十個NBA的球星,喬丹、科比、鄧肯、艾弗森、奧尼爾等等,我想他們就是那種天生打籃球的吧,甚至當姚明在16歲出現在上海大鯊魚隊,兩年內橫掃CBA,並最終加入NBA,成為國人的驕傲,你關注他,欣賞著他,仍然會覺得這是這些高人的運動,直到2012年的某一天我注意到林書豪,並慢慢的了解這個人的歷史,才發現他不只是一個出現在NBA賽場上的華裔,他還只是一個普通人,也是一個堅強的人,他的成長經歷讓我內心想起自己的成長過程,他註定是一個平民的傳奇。

林書豪,1988年8月23日,出生在美國洛杉磯舊金山區的一個華人家庭里。他是家裡三兄弟中的老二,兄弟三人都非常的喜歡籃球。從小生活在美國,在周圍瘋狂的籃球氛圍中耳濡目染,他也像其他孩子一樣喜歡籃球並熱愛上籃球。

哪一個是林書豪?

林書豪的父母和所有的華人父母一樣非常強調學習重要,他的學習成績很不錯、在課餘時間他除了打籃球之外還要練習彈鋼琴。但是他每年的鋼琴表演,他都只會表演同一首曲子,在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三年以後,他的父母終於無奈的讓他選擇了全身心的投入到籃球上。

他的父母很支持他的愛好,因為熱愛再加上刻苦訓練,林書豪在這項運動上開始展現出天賦。在加入高中級別之前的比賽中,林書豪的得分能力表現的非常突出。慢慢的,當他想要走上職業球員這條路上時,所有的AAU(業餘體育聯合會)隊伍都拒絕了他,即使他是同齡段里最優秀的控球後衛。

最終林書豪選擇留在本地的Palo Alto High school的校隊維京人隊來度過自己的高中生涯。一開始他支撐參加維京人隊的預備隊,不過經過一年的努力,由於表現出色,他終於被教練選拔到了校隊,參加了正式比賽。從高二開始,林書豪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逐漸的嶄露頭角,在高三時,在林書豪的帶領下,維京人隊甚至一度打出了29勝1負的成績。然後隨後的受傷讓維京人隊錯失了當年的北加州冠軍。

高四重歸賽場的林書豪捲土重來,帶領維京人隊沖入了州冠軍決賽,並在決賽中一舉打敗全國排名11位的Mater Dei High School,一舉捧得冠軍。那一年他是當之無愧的最佳球員,表現的是如此出色,已經開始憧憬美好的大學生活了,他經常去看史丹福大學的訓練,甚至問教練他可以做什麼才能加入球隊,可是最終他的夢想都破滅了。

最終選擇了他的是哈佛大學和布朗大學,條件是不提供體育獎學金,他也是首位沒有獲得體育獎學金的北加州年度最佳球員。最終他選擇加入哈佛大學。

「我喜歡在被別人輕視的位置(Being the underdog),因為那是我習慣的角色。如果我是黑人,我會得到第一分區的學校的獎學金。」林書豪後來回憶說。

走入大學校園的林書豪過得並不順利,很多的美國人認為籃球就不是亞裔該玩的運動,他在場上無論走到哪裡做什麼,都會碰到惡意的攻擊,在去客場的比賽里,即便是在教育水平很好的常春藤聯盟,也隨處可見充滿惡意的種族歧視辱罵。

林書豪感到很吃驚,但是在教練的幫助下,他慢慢的克服了(也許是學會了默默承受)這些困難,鍛鍊身體增加體重,刻苦訓練,逐步的成長為哈佛的頭號球星。在08-09賽季,他的個人數據排到了NCAA聯盟的前十位,並全票入選了常春藤聯盟第一陣容。而2010年,哈佛大學更是在林書豪的帶領下時隔64年後第一次闖進NCAA決賽圈。

當大學的生涯結束後,林書豪決定參加NBA的選秀。然而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最後沒有一支球隊對這位身高不足2米的亞裔後衛產生興趣,林書豪選秀前在尼克斯的訓練營表現的非常出色,然而手握39號選秀權的尼克斯最終沒有選擇他,而一直到最後他都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被喊到。後來唯一一位給他打電話的是小牛隊的經理唐尼-尼爾森,詢問林書豪是否願意代表小牛參加夏季聯賽,林書豪欣然應允並在整個夏季聯賽中表現出色,得到了四家NBA球隊的報價,他最終選擇加入自己的家鄉球隊金州勇士隊,終於踏入了NBA的賽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GVQWwB8g2yegNDLCW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