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碗里有頭髮",2位媽媽的做法不同,凸顯情商高低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許多小意外,不過在處理這些意外時,我們能看到一個人的真正能力。
一個人的能力體現在智商和情商上,尤其是情商更為重要。
情商高的人往往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職場上更容易成功。
在家庭中,較高的情商也將使家庭更加和諧地相處。
一樣的是碗里有頭髮,兩個寶媽的做法不同,凸顯情商高低!
不久前,娜娜將5歲的女兒帶到朋友的家中玩耍。
那天中午,朋友們準備了一桌飯菜,招待娜娜母女。
娜娜原本不打算和她的孩子在朋友家吃飯,但朋友已經準備好了飯菜。
也難以推脫,所以娜娜和孩子決定留下來,孩子也禮貌地感謝了主人。
在吃飯時,孩子突然抓著娜娜的衣角,很焦慮的看著媽媽。
這時,娜娜發現孩子的飯碗里有一根頭髮,當時,娜娜立即拿走了孩子的飯碗,並給孩子換了自己的碗。
完成這一操作後,娜娜什麼也沒說,她很淡定的吃完飯,朋友們自然也不知道這件事。
我的另一個閨蜜佳佳也帶孩子去了朋友家。
朋友也準備了一頓豐盛的飯,佳佳和孩子吃飯時,孩子突然對母親大聲喊:媽媽,有跟頭髮在碗里,這頓飯還怎麼吃啊?
沒有等待佳佳的反應過來,佳佳的朋友很尷尬地說:做飯時我太著急了,不小心把頭髮弄到了碗里,太尷尬了。
佳佳沒說什麼,但轉過身把孩子的飯碗倒進垃圾桶,又給孩子拿了一碗新的。
佳佳的朋友親眼目睹了一切,感到非常尷尬。
同樣的問題要處理,但娜娜的方法顯然呈現出更高的情商,娜娜知道要給別人留臉面,而佳佳則讓朋友感到非常尷尬。
那麼父母遇到此類事情該怎麼辦?
儘管這種事情只是小事,但很容易影響家庭的和諧,以及朋友間的感情。
如果發生這種令人尷尬的事件,父母應該這樣做。
1、當成小事情處理
飯菜里掉頭髮這種事也算是正常的,尤其是老年人做飯是不可避免的。
每個人都需要互相了解,如果沒有大問題,則應將事情按小事處理,這樣可以保持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
畢竟,老人也老了,眼睛也不好了,為家人做飯也不容易。
2、自己解決,不要推給孩子
孩子的話非常幼稚和直接,很容易傷害他人。
不管是在誰家裡吃飯,如果孩子大喊大叫飯菜有問題,做飯的人心理也不舒服。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及時解決,不要將其推給孩子來解決。
3、給人留有情面
如果是在公共場合,一定要為他人留臉面。
畢竟,周圍有很多人,如果您說了別人的壞話,這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
本來別人已經辛勤的工作了,非但不體諒,還在公開場合去公開評價,很容易引起各種矛盾。
那麼如何教孩子尊重他人?
1、教育孩子,在平等的人格上建立尊重
許多專制的父母總希望在教育子女的同時也要控制孩子。
從長遠來看,在這種不平等的教育下,孩子們會擔心父母的權威。
實際上,作為父母,您應該從自己開始去尊重別人,兒童尊重他人的前提是必須平等對待兒童。
父母必須在平等的人格基礎上重新建立目標並教會孩子尊重,只有這樣,孩子才懂得如何尊重。
2、給孩子尊重,那些沒有得到尊重的孩子,很難學會尊重
如今,許多父母會為孩子承擔一切,而忽略了孩子做出決定的權利。
父母應該放手,給孩子安排自己做事情的空間,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確定自己應該做什麼。
在孩子的認知能力範圍內,可以讓她自主的做一些小事情,父母應讓孩子儘可能地做出自己的決定,這是對孩子能力的尊重。
3、未得到同等對待的孩子,很難真正學會尊重
尊重他人意味著理解他人的感受並關注他人的情感。
要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感,我們必須學會同情,這不僅是對孩子的要求,也是對父母的要求。
當孩子不知道如何尊重他人時,父母應該講道理,讓孩子理解尊重的含義,而不是說:"如果不尊重他人,就會遭到毆打。"
這樣的咒罵不會讓孩子感到自己受到尊重,自然,特也不會尊重他人。
身為寶媽的我認為,孩子們必須學會尊重他人,這個過程,不僅需要父母引導,而且還要以身作則。
只有一遍又一遍地練習,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尊重的含義,父母要做的是耐心地與孩子一起成長。
如果是你們遇到這種事情,會如何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