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盛開香味足,觀賞性高還能做美食,日常這樣管理長得好
大家對於桂花的認識是怎麼樣的呢?聞起來很清香,生長很強健等。桂花是一款向陽性很強的植株,在其幼苗階段,具有一定的耐陰能力,隨著植株不斷生長,其抗寒能力也不斷提高。那麼它平時生長是個什麼樣的呢?
桂花對生長的土壤其實並沒有太高的要求,它喜歡生長在肥力比較強、排水比較好的基質中。土壤最好是富含腐殖質、並偏中性或者酸性,如果鹼性化,對其生長影響並不好。當然酸性也是有一定標準的,不是越偏酸,其生長就會越好。
相反,要是在高酸環境下,其生長速度會變慢很多,甚至葉片還會發黃。不過相對鹼性土壤,這些表現都不算什麼,因為在鹼性環境下,它可能兩三個月就會枯萎死亡。
因此,不管採取怎麼樣的栽種方法,都要事先檢查土壤的性質。如果是盆植,我們可以在其底層鋪一些顆粒,有利於根系的呼吸,往上再填土,土壤可以到盆沿下一點的位置。在苗子入土後要壓實,起到固定植株的效果,並澆水保濕。找一處比較涼快的地方養著,待植株適應環境之後,再提高光照的補充量。
冬天是桂花生長的一個特殊階段,此時的管理與其他季節區別會比較大。首先我們要將部分看起來比較瘦弱、重疊、病蟲枝修剪掉,一是能夠改善枝葉間的通風性,二是保留更多的養分。對於一些樹冠長得比較寬大的植株,我們也可以將上端一些強枝剪掉,留下下半部分弱小的,讓整體都得到生長。枝條的修剪要適當保留一些枝芽,不能盲目修剪,眼睛可要擦亮了,剪錯只能獨自後悔。
桂花是很不耐旱的品種,但卻很怕水多,所以在控水上不好著手,要格外留意補水的分量以及次數。在新枝萌生之前要儘量少澆水,雨天與冬天也是同理。而夏、秋天空氣比較乾燥,補水會較為頻繁,為了滿足其生長需求,不管要根部補水,還需要葉片噴水,但如果花朵正在生長,就不能對著花朵噴水,會導致早謝。
此外,在幼苗階段,還要注意環境的光照程度,其生長對陽光的需求是隨著株形而變化的,生長越是強健,對光照需求就越強,由於枝葉的質地比較厚重,強光對其傷害比較低,所以室外栽種也不至於曬傷。相同,生長越是柔弱,對光照敏感度就越高,幼苗期最好是不要暴曬,以免出現葉緣發黃的跡象。在強光的環境下,也是不能進行水肥管理的。
小花認為像桂花這種株形比較好控制的植株,在大部分場所都是能夠栽種的,譬如:庭院地植培育成大株形、家中擺放可以盆植養成小株形、製作成盆景、水插等,反正只要養得好,對開花影響都不大。瘋狂暗示,重點要拿捏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