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起來的時候,發現隔壁的張大爺在給植物更換花盆。抱著好奇的心態就遠遠的觀察換盆的步驟,可是沒想到的是張大爺的換盆方式與我們大不相同。除了需要更換泥土和花盆之外,還會在泥土裡放入一些特殊的物質。那麼大家跟著小花一起來看一看到底是加了哪些寶貝呢?
大家都知道秋天是植物換盆的最好時間段,因為此刻大部分的植物都開始甦醒過來了,經過過去的兩個月的夏季,植物的狀態不是特別的好,必須給它們重新換上新的,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長出狀態。不過換盆可不是機械性的操作,還要根據植物的狀態來適當的處理。
小花建議大家換盆之前先準備一個種植植物的小鏟子,因為有了它才能更輕鬆的將泥土從花盆裡取出來。換盆之前先將花盆放到室外吹吹風,讓裡面的養分蒸發掉,否則濕潤的泥土粘在花盆上面很難處理。操作不當還會弄傷植物的根莖。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在秋天的時候換盆呢?因為溫度比較合適,植物生長的最好的溫度是在25度左右。此時天氣較為涼爽,換盆之後植物能更快的恢復過來,要知道每一次換盆都是對植物的一種傷害,不過這種傷害在所難免,只有這樣才能讓它們長出更好的狀態。
將整個植物小心的從土壤里取出來,可以用左手握著植物的主枝幹,然後右手輕輕的拍打花盆,這樣花盆會很快的脫落掉。將上面部分的泥土輕輕的拍打掉,不過要注意,已經被根莖所纏繞的泥土千萬不能去除掉,否則緩苗的時間會變得很長,爛根的風險也會增加。
最後就是給它重新換上新的泥土,接下來我們就要來看一看隔壁張大爺的換土方法了。他將部分的泥土取出來,然後在土壤里加入一些新的泥土,同時還放入一些已經枯爛的樹葉。它說這些樹葉可是好東西,是最好的肥料,能讓植物一直保持肥沃的狀態。
換盆的同時還要檢查一下植物的根莖,因為平時很難有機會會觀察到根莖的狀態。發現有發黑的部位要將它剪掉,這是說明植物已經爛根了,不過比較幸運的是植物的根莖有很多,剪掉部分不會影響生長。最後填上土壤,同時在泥土裡加入一些水。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就不用澆水了。
小花認為大家可不要小看了換盆,裡面可有很大的學問,是植物能否健康生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