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去沒去過山西,一定聽過刀削麵的大名。這種風味獨特,做法炫目的麵條,早已風行大江南北,被譽為中國十大麵條之一。
刀削麵,顧名思義是用刀削出來的麵條。一條木板上放著揉制好的面,削麵師傅單手持刀,快速舞動,一片片面葉飛入滾沸的湯鍋中,稍加煮制便可入碗,配上每家麵店獨有的臊子,吃起來勁道爽口,回味無窮,吃碗面再喝上一口熱湯灌肚,渾身上下都透著舒坦。
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麵中,最負有盛名的是大同刀削麵。走在大同的街上,不管是路邊裝修豪華的麵館,還是街頭散著煙火氣的麵攤,刀削麵都有著同樣的魅力,這種簡單方便的麵食,暖和著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胃口,滿足著大家不一樣的口味。
關於刀削麵有趣的故事
關於刀削麵的來歷傳承並無明確的記載,但是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在元朝,封建統治者為了防止人民反抗,對「刀子」等利器施行嚴格的管控。封建朝廷規定,民間所有的刀具全部沒收,每十戶人家留廚刀一把,輪流使用用來做飯,做完後再交還。有一日,一戶人家想要做麵條,男主人去取刀時發現刀已經被別人取走,家裡面水已經滾好,面也已經和罷,只待下鍋,沒有拿到刀的男主人十分懊惱,在返家時越想越惱火,便踢著路邊的草叢出氣,突然,腳下碰到了一個硬物,男人拾起來一看,是一塊薄鐵皮,他靈機一動,拿著鐵皮回了家。本想著用鐵皮切面,無奈鐵皮太薄,用起來不順手,於是他便把面舉起,用鐵皮持「砍」狀,面被削成了一片片的面葉,煮熟後拌上滷汁,味道奇美無比。從此以後刀削麵的做法便流傳了下來。
雖然這則故事漏洞百出,但是它說明了,刀削麵的做法是由古代的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的實踐中得來的,小小的麵條體現出了人民的智慧。勤勞的人們在艱辛的生活中,用雙手把最簡單的食材製作出不一樣的花樣,既滿足了味蕾,也給生活帶來了樂觀和希望。
愛吃刀削麵的山西人的決絕
山西人最出名的就是走西口。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遠走他鄉是一種悲壯。出走者不僅要面對未知的前途,還要應對一路上的風霜雨雪與疾病,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永遠的倒在路上。不甘心窮困命運的山西人,面對貧瘠的土地和飢餓的家人,想了又想,念了又念,狠狠心咬咬牙,拿起包裹頭也不回的走出家門,去往口外尋找希望。
一波又一波的山西人走了,他們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艱辛,我們已不得而知,只知道長城隘口外的草地上軋出了一道道獨輪車轍,留下了一雙雙堅實的腳印。草長了又荒,人走了又來,終於,草地上出現了一條條道路,雖然泥濘,卻無比通暢。
有山西人的地方,就有刀削麵。不僅僅因為山西人愛吃麵食,更因為刀削麵里有著山西人的情感。山西人是有韌性的,就像口感勁道的刀削麵。他們喜歡吃刀削麵,覺得那樣的麵條才能吃的香甜,平淡的生活沒有意思,人活一世必須要有嚼頭;山西人是決絕的,就像舞動的刀片削割著面塊,乾脆利落。鋒利的刀砍著故鄉的面,也斬斷了山西人的猶豫和羈絆。
我是山西人的後代,祖輩們從大同走出來到塞外,已經一百多年。現在交通條件好了,偶爾也會帶著家中老人回山西老家看看。老家的親人也早已不再聯繫,見了本家的族人盤起輩分來也算不清血緣,自然也不會有什麼痛哭流涕的場景。我有時候不禁在想,當年離開山西的先人們,到底是有著怎樣的一種心境,才能把一生的命運交給雙腳,踏上異鄉的旅途,把故鄉甩在了身後。
也許,他們的心中都有著一把削麵的刀,走一步挨一刀,滴滴血淚才斬斷了思念,把柔情化作了決絕。
刀削麵是山西人對家的牽掛
我一直認為,麵條是最能吃出家的感覺的食物。細細長長的麵條,就像慈母手中線一般,拴著你的嘴,連著你的胃,扎著你的心。面碗中的湯湯水水,就是親人牽掛的眼淚,鹹鹹的味道,喝下去卻是溫暖。
走西口的山西人,貌似走的決絕,其實是刻意出來的倔強。「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一首《走西口》唱出了親人離別的哀愁,哥哥走了,不是想走,而是不得不走。留在你身邊,是為了情,離開你,也是為了情。生活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對錯,只有選擇。
走西口的山西人終於走出了口外,來到了異地他鄉。那時候的山西人抱團,尤其是走西口出來的人,更是能體會到其中的心酸。到了口外,一無所有也不用害怕,找一家山西人開的商鋪,管東家叫一聲:「崗崗(哥哥)。」東家一聽山西的口音,二話不說,先管你一頓飽飯。一大海碗的刀削麵,澆上噴香的臊子,盛滿熱乎乎的湯,唏哩呼嚕的吃下去,緊張疲倦頓時消除。吃飽了肚子,就有了底氣,想學做生意的找個缺人的店鋪當夥計,想種地的繼續前行到地廣人稀的草原地區開墾荒地,只要肯賣力氣,就能活下來。走西口的山西人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終於把他鄉變成了故鄉,把荒涼變成了繁華。
當年走西口的山西人的後代,身份證上面已經沒有了故鄉的影子,許多年輕人甚至連山西話也不會說了。只有街頭巷尾開著的一家接一家的刀削麵館,還在人滿為患中隱隱約約的告訴我們曾經是從哪裡走來,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唯一改不了的,是故鄉的味道。
我和家人都喜歡吃刀削麵,不想在家做飯時,就會到樓下的刀削麵館吃上一口,無他,習慣而已。前幾日閒來無事,帶著老父和兒子到山西遊玩。到了午時飯點,我本想帶著一老一小去當地小有名氣的飯店吃飯,路走了一半,老父突然提出意見:想吃碗刀削麵。我笑著問父親:「咋在家沒吃夠,出來還要吃?」父親一本正經的回答「這裡的刀削麵正宗。」路邊停車,隨便進了一家削麵館,點面吃面。說句實在話,這裡刀削麵的味道和平日所吃的沒有太大的差別,可我們三個依然吃的津津有味,仿佛是第一次吃到如此美食,狼吞虎咽不在話下。
或許,這裡的刀削麵真的很正宗,真的吃不夠。
作品均為原創。
請關注風舞鷹翎,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