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17年,近2年家長經歷的我,有時候真地不想配合學校,配合老師。
一位資深班主任曾說:「家長與學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會成功。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凡是家長不與學校配合的,結果都是悲劇,這在我的教育經歷中無一例外。」
近來很多文章和很多人都引用這位班主任的話,我想這實在是悲哀。我從這句話中感受到的是話外之音的霸道和「挾孩子以令家長」的師德缺失。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兩者的基本立場和根本目標應當是一致的。為了把孩子教育好,學校和家長、老師和家長的確需要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和通力合作,形成良性的教育合力,才能把孩子引向正道。但是學校、教師和家長是平等的。家長配合學校不是無條件的,條件就是學校和老師提供的是合理的教育。學校和老師提供的是不合理的教育,難道也要我們家長無條件配合嗎?
孩子還沒上小學的時候,師傅一再叮囑不要跟小學部老師提意見(我們是九年一貫制學校,我在初中部任職),否則他們可能不教你的孩子。我說有這麼嚴重嗎?於是師傅跟我說了一個故事:
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商討績效工資方案。中學部老師和小學部老師吵了起來。一個小學部老師,還是小學部的名師,憤憤地說:「難道你們的孩子都不上小學了嗎?」會後,師傅跟她私下交流,說,你不能拿孩子要挾別人,這是不對的。從此以後,這位小學部名師在校園內見到師傅就低頭,裝著看不見。這樣的情景一直維持了3年之久,直到去年師傅離開學校。
我們開家長會,提的最多的就是「希望家長配合」「希望家長在這幾個方面配合」之類的話。從教17年,我當了14年班主任。我開始覺得,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很配合學校和我。但是隨著教齡的增長,我越發感覺到,有些家長其實是違心地配合學校和我。原因其實就是「孩子在學校,在老師手裡」。
小學部的家長會也是如此,他們的口頭禪就是「如果家長不配合,那就麻煩了」。
我很努力的配合小學部和小學老師,但是,有時候,我真想說,我不想配合了。因為小學部提供了我難以忍受的不合理教育。
小學部不合理的教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讓家長批閱作業
語文和數學作業的幾乎三分之一是要我們家長批閱的。我也是語文老師,小學的語文作業,我自然能批閱,可是二年級的一些數學作業,尤其是「智慧加油站」(其實就是奧數題),我批閱起來,實在是頭大。家長是沒義務幫老師批閱作業的。這是基本的常識。家長批閱了多少作業,老師就失去多少細緻了解孩子學習的機會。我好歹還是個老師,下班後的時間也比較多,批閱孩子的作業是基本能做到的。但是那些工作太忙,或者長期不讀書的家長,他們該如何批閱作業呢?他們大概只能請家教了。
二、語文作業布置不合理
我孩子每天完成語文作業的時間大約1到2小時。也許你會覺得不可思議,怎麼這麼多?我以孩子的「預習」作業為例。孩子老師要求這樣預習課文:1.查字典,給所有「讀一讀,寫一寫」中的生字詞注音,並標出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後鼻音。2.寫出所有字詞的偏旁,組詞。3.讀課文3遍,如果是要求背誦的課文,則要求背誦。4.課後思考題全部做完。孩子老師要求家長監督孩子如此預習。
預習作業做到了這種程度,老師上課還能再做什麼?如此過度地預習是不利於孩子的語文學習的。這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使我深信這一點。
完成這個預習作業,一般要45分鐘。周一到周四的語文作業,一般有2到3項,所以完成所有語文作業就要1到2小時。孩子語文老師布置的周末左右一般有5到6項,一般須要5到6小時才能完成。
語文作業量這麼大,在我看來,就是逼孩子不讀書。七八歲的孩子一天的戶外活動至少要30分鐘的。必要的戶外活動和晚餐後,孩子開始做作業。完成語文、數學和英語的所有作業,差不多10點了,哪還有時間讀書?對於小學語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培養讀書的興趣和初步的語感。而這一切都要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進行。要有讀書時間是起碼的前提。
我找到了小學部的教導主任,他說這是很普遍的現象,他女兒也經歷了這樣的小學語文教育。我說就沒辦法改變嗎?他說他盡力了,但效果甚微。我說,他們語文老師的教學簡直就是自己教一半,另一半讓家長來教。主任說概括得很精闢,他也這樣認為。
我很想去找孩子語文老師談談,能不能有選擇地做她布置的作業。我在辦公室說出這一想法時,同事們都勸說我,阻止我,他們說:這樣,你的孩子就會成為班上的異類,你孩子這麼小,承受不了的。
參加完孩子的家長會,我覺得同事們說的是對的。我從孩子語文老師的發言中感受到她是不可能接受我的建議的。但是,我仍然讓孩子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重複作業。如:看拼音寫詞語,錯3個以上, 重新做整張試卷。我孩子錯了4個。我跟孩子說,爸爸也是語文老師,爸爸覺得,你只要把這錯的4個訂正一下就可以了,每個訂正3遍就行。如果老師說你,你就說是爸爸讓我這樣做的。
二、拔苗助長式的教學
二年級的寫話要求200字,老師還在寫話本上寫了要「點題」。「點題」一般是初中老師教寫作的時候才提的,怎么小學二年級的老師就提?我諮詢了小學部我的好友,一位優秀的語文老師。她說,寫話200字是三年級的教學任務。現在很多孩子在外面學寫作,倒逼他們不得已把三年級的教學任務壓到二年級,四年級的壓到三年級。
孩子的數學練習冊上有些題目實在太難,尤其是「智慧加油站」的奧數題。孩子說,全班無人會做。
拔苗助長就是毀掉孩子學習的興趣,是違反教育規律的。
如此不合理的教育,我如何配合小學部和小學老師?配合,就是幫著小學老師讓不合理的教育走得更遠,就是幫著小學老師毀掉我的孩子。可是,不配合,我的孩子就會成為班上的異類,她幼小的心理怎能承受這樣的壓力。真是左右為難,天天糾結!
我想,如果這種不合理讓達到了我無法忍受的程度,我該怎麼辦?我能做的只能是消極配合。其實很多我學生的家長也是在消極地配合著學校和我,我想他們的內心很可能和我一樣糾結。
當年我們讀書的時代,幾乎沒開過家長會。學習從來都是我們自己的事。我估計那時的老師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家長配合他們什麼。幾十年過去了,教育硬體和師資有了巨大的進步,為什麼學校和教師卻變得如此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呢?
近2年家長的經歷,讓我更清醒地意識到,不少家長對學校和我的配合很可能也是消極無奈地配合。我覺得,我們老師要開誠布公,坦率地向家長承認,我們的教育中肯定有不合理的因素,希望家長相信老師的胸懷,放心大膽地提出來。或許第一次,第二次,家長還不太敢相信我們的誠意。但是,只要我們是真誠的,家長遲早會感受得到。如此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才會真正形成合力。
我真不知道,文章開篇提到的那位資深班主任哪來的自信讓他(她)深信自己學校和自己教育是完全合理的。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完美的教育,這是教育的常識。儘管他(她)是資深班主任,他(她)也一定有不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教育怎能要家長配合呢?這位資深班主任的話中透露出來的是盲目的自信和「挾孩子以令家長」的師德缺失。
家長配合學校、老師不是無條件的,學校和老師也沒有這個權利要求家長無條件配合。我希望越來越多的老師能認清這一點。不能盲目自信,更不能有意無意地透露「挾孩子以令家長」的霸道。
面對我孩子的教育,作為家長,很多時候,我真想不顧一起地說:小學部,小學老師,我不能配合你了!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