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B肝患者的常用藥
慢性B肝患者如何用藥是每個患者最關心的問題,在疾病的不同階段用藥的方法也不同。
B肝病人因病毒侵犯人體,並在肝細胞內異常複製引起,門診、病房醫生首先要用抗病毒藥。
目前抗B肝病毒藥首推干擾素(IFN),干擾素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它不能直接殺傷抑制病毒,主要通過細胞表面受體作用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抑制B肝病毒的複製,同時起到免疫調節作用,增強抗病毒能力。
當前國產的普通干擾素分為α-2a、α-lb和α-2b,包括賽諾金、運德素、凱因益生、因特芬、安福隆、迪恩安等品種。
長效干擾素的療效優於普通干擾素,主要有派羅欣(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和佩樂能(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劑量根據患者體重和耐受情況而定,每周1次,皮下注射,療程至少1年,如抗病毒和e抗原轉化有效者療程可相應延長。個別患者甚至用藥2年或更長時間。
抗B肝病毒的核苷類藥物現有三類:
L-核苷類,目前上市的有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恩曲他濱。
開環磷酸核苷類似物,目前全球市場上主要是阿德福韋酯和替諾福韋酯片。
脫氧鳥苷類似物,以恩替卡韋為代表,這些藥物都已成為臨床抗B肝病毒的一線用藥。
B肝病毒寄生肝細胞後,是否發病常與人體免疫情況有關。因此為促進B肝病毒抗原指標轉陰,病人在抗病毒同時,常需要用免疫增強劑,如胸腺肽α1、胸腺五肽、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核糖核酸製劑、白介素-2、轉移因子等。
這些藥物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人體免疫功能,但缺乏特效,對清除B肝病毒方面的作用常因人而異且不宜長期使用。
治療各種肝病都需要用保肝護肝降酶藥,但一般只起輔助作用。
降酶最多的製劑有五味子製劑、六味五靈片、雙環醇片、甘草製劑、水飛薊製劑等;如甘利欣為18α-甘草酸二胺,美能為復方甘草酸苷,治療中均可發揮抗炎、解毒保護膜結構、抗生物氧化等作用,其他常用藥還有多烯磷脂醯膽鹼(易善復)、思美泰、強力寧、凱西蘭和各種中成藥等。
治療肝細胞性黃疸的退黃藥,最常用的是熊去氧膽酸片,進口的如優思弗膠囊,主要干擾膽酸和鵝去氧膽酸在小腸被吸收,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膽鹽水平,有利膽退黃作用,在慢性B肝、膽汁淤積性肝炎、肝硬化或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均可使用。
近年還有牛黃熊去氧膽酸製劑,臨床上還常用苯巴比妥治療膽汁淤積性肝炎,還常用茵梔黃製劑、藏茵陳、思泰美等治療肝性黃疸。
B肝病毒因人而異,但一般的B肝患者常用藥就是上述幾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