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聽過劉蘭芳評書《精忠說岳全轉》嗎?想當年那可是萬人空巷,二帝「坐井觀天」的故事流傳甚廣。近日出差佳木斯,周末特意開車到70公里外的依蘭縣轉一轉。縣城並不大,五國頭城是依蘭的王牌景點,景區里的展覽詳細復原了那段屈辱史。
五國頭城景區是國家AA級景區,坐落於依蘭縣五國頭城遺址處,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景區門票20元。旅行中看到博物館類或者展覽類的景點,都會心生敬畏,只要你走進去,就會覺得自己有多麼無知。五國頭城是一個難得的比較有內涵的景區,我在景區里停留了兩個小時,受益不淺。
廣場東側是胡里改路萬戶府,正殿是胡里改路沿革簡介。西配殿是「靖康之變歷史展室」,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東配殿的「二帝在五國城展室」。
1127年4月,金兵把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二人連同北宋的后妃、親王、內侍等共3000人俘虜北去。北宋舊臣和南來的君臣們為了避諱這一不光彩的史實,稱之為"二帝北狩",說是徽欽二帝去北方打獵去了。
本展覽運用大量史料及史學家的考證,對二帝在五國城的歲月力圖還原歷史真相,以滿足人們對二帝「坐井觀天」歷史的觀注。
上文介紹了二帝汴京失守被俘,被押解金國受辱的歷史,今天要說的是二帝在五國城的歲月。
建炎四年(1130年)7月,金國將徽欽二帝從韓州遷往金國大後方的胡里改路,也就是遼代的五國頭城。途中東路都統奉命令600餘人改去別處,只令徽欽二帝及嬪妃、近侍人員隨行。據考證,到五國城的宋俘約140餘人。
在五國城廣場上的東側有二帝初到五國城時居住的地窨子。徽欽二帝在五國城坐井觀天是明末清初作家錢彩在《說岳全傳》小說第19回中演繹的情景。
在錢彩小說之前的《宣和遺事》等文學作品中從沒有坐井觀天之說。據蔡鞗《北狩行錄》中記載,徽欽二帝在五國城實際上是過著軟禁的生活,他們在五國城內先居住著女真人地窨子房裡,後住在新建的地上四合院裡,在五國城附近種蔬菜糧食,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並非像有些文學作品裡寫得那樣悽慘。
徽欽二帝到金國後,金國皇帝封二帝為公侯,享有俸祿,生活尚能維持。其他宋俘的生活全靠自力更生,在韓州時,金國給田45頃,令宋俘耕種。到五國城後,金國又給田讓宋徽宗等宋俘耕種,以獲取糧蔬。
徽欽二帝在五國城的生活環境,史料《北狩行錄》有記載,二帝與妻子、妃嬪生活在一起,並育有子女。徽宗到五國城後生趙檀等4子。欽宗到五國城後生一女兒。二帝並非拘於陷阱內坐井觀天,而是和妻子、妃嬪、子女生活在一起。
徽欽二帝在金國期間的行蹤,《金史》和其他史料均有記載。金國將二帝擄至金國後,認為二帝是同南宋談判的砝碼。因此不殺害,授爵位,給俸祿,節令賞禮品及藥物。但二帝在五國城的生活當然比不得汴京的宮廷生活,在精神上又始終處於對亡國的悔恨、歸鄉無期的絕望之中。因此,對二帝等宋俘來說是很難忍受的。
下文,我們一起再了解一下徽欽二帝和宋俘的結局吧,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