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一村民從傳統農民到「沙蔥大王」的致富之路

2019-07-22     民勤生活

小沙蔥闖出增收路

——記全市優秀共產黨員、民勤縣大壩鎮八一村村民葉長煉

武威日報全媒體見習記者韓筱蓓 孫麗娟

在八一村,說起沙蔥,就不得不說起葉長煉。今年57歲的葉長煉是民勤縣大壩鎮八一村的一名普通農民,20座實驗棚,10多年追尋路,他實現了從傳統農民到「沙蔥大王」的轉身。葉長煉能將小沙蔥做成大產業,源於他的勤奮,源於他的執著追求,源於他的勇於創新,源於他的滿腔熱忱。2018年他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百名傑出新型職業農民」,今年4月被評選為「武威市勞動模範」,今年6月被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把握機遇,探索致富產業

盛夏時節,走進民勤縣大壩鎮八一村,往日樹下乘涼的人們不見了,大家都忙著在田間地頭剪沙蔥。

在日光溫室大棚中,記者見到了這位遠近聞名的「沙蔥大王」。清瘦黝黑的葉長煉,一邊和記者聊著種沙蔥的酸甜苦辣,一邊忙著修剪沙蔥的干葉。「沙蔥根系不發達,生長的時間也長一點,但是效益還是相當可觀。從管理上來說,沙蔥澆水特別少,一般20天左右澆一次,天氣涼的時候, 一個多月才澆一次水,用肥也特別少,一般用點羊板糞就行了,病蟲害至今沒發生過,不使用農藥,沙蔥真正是節水省事的綠色產品。」對於技術管理,他更是如數家珍。

2007年,葉長煉在網上發現內蒙古左旗溫室種植沙蔥的成功範例,他感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於是,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在自己的溫室里種出沙蔥,闖出一條致富的路子。

十幾年過去了,經過不斷鑽研探索,成就了他「沙蔥大王」的稱號,但其中的苦樂只有他自己清楚。「當初種沙蔥,我是向銀行貸了3萬元,又把家裡所有的積蓄8萬元拿出來,才搭建了10座日光溫室,當年全部種植了沙蔥,從生根、發芽到出苗、灌水都沒有問題,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到11月份,所有的沙蔥都進入了休眼狀態,直到次年春天才發芽,當年幾乎絕收。當時真的是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家人朋友都為我擔心。」葉長煉說。

儘管如此,葉長煉還是咬牙堅持下來了。多年來,葉長煉通過走酒泉、上左旗、到武威找專家、聘師傅,請教拜訪、學習掌握溫室生產反季節沙蔥種植的關鍵技術,搭建日光溫室搞實驗田,在縣鄉技術人員的支持和幫助下,採用冷刺激的方法成功解決了沙蔥冬季休眠的難題,並在日光溫室安裝噴灌設施,形成「人工降雨」的小環境,完成了野生沙蔥的人工培育,種出了民勤歷史上第一棚「家養」沙蔥,並創新在日光溫室後面搭建小拱棚「一托一」的模式,帶動周邊農戶發展溫室沙蔥種植,成立產銷專業合作社,建立了沙蔥培育基地,大力推進沙蔥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示範引領,助推產業發展

一個人富了不算富,全村人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富。作為黨員的葉長煉始終不忘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充分發揮創業致富的「龍頭效應」,積極動員和引導周邊群眾種植溫室沙蔥,向群眾傳授沙蔥種植經驗,毫不保留地把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傳授給大家,在他的幫動和影響下,他所在的大壩鎮八一村共建成日光溫室381座836畝全部種植沙蔥,棚年均收入3.2萬元,日光溫室收入占全村人均純收入的30%以上。

多年來,他不斷摸索,註冊成立了「長煉沙蔥專業合作社」,採用「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由專業合作社統一提供技術服務、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收割包裝、統一上市銷售,引導農戶與合作社「抱團」經營。為了把小沙蔥變成大產業,葉長煉在縣農業、科技部門的支持下,全方位、廣角度、多層次開展日光溫室沙蔥栽植實用技術科技培訓,舉辦科技培訓班、開展科普講座、接待參觀學習、發放各類科普資料,使越來越多的農民因種沙蔥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葉長煉建立了全縣第一家集沙蔥示範種植、農民科技培訓、沙蔥貯藏銷售為一體的農民培訓基地,並將自己的培訓基地提供用作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實踐課堂。他說:「我希望大家能通過我的故事堅定創業信心,看到設施農業發展的希望,帶動更多的人留守家鄉創業。」

產業富民,助力脫貧攻堅

葉長煉堅持把傳統品種做成明星產品,積極探索沙蔥精深加工技術,不斷完善產品營銷和冷鏈物流體系,延長產業鏈條,建立電商銷售網點,拓寬沙蔥銷售渠道,擴大品牌效應,著力提高產業化水平。在他的示範帶動下,八一村湧現出甄世龍、葉智香等一批種植能手和沙蔥經紀人。

「我家能有現在的好生活,都是從種沙蔥開始的,不僅脫了貧,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村民甄世澤就是在葉長煉的帶動下開始沙蔥種植的,說起種沙蔥,這位農家漢子很是激動。以前是低保戶的甄世澤,妻子湯玉芳常年患病沒有勞動能力,家裡的重擔壓在甄世澤一人肩上,僅憑一人的力量養活全家上上下下,甄世澤顯得力不從心。2014年,當看到同村的葉長煉種的沙蔥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時,他同村裡的大多數村民一道,毅然開始種起了沙蔥。2017年,是甄世澤收入最好的時候,種了兩座棚的他,1座棚就收入了十幾萬,這樣的收入是他沒有想到的。如今,通過種沙蔥的收入,他在縣城買了樓房,開上了小汽車,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如今的八一村,和甄世澤一樣的村民有很多,他們都是在葉長煉的帶動下開始種沙蔥,並經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過上了好日子。

來源:武威之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e44GGwBmyVoG_1Z02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