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的潘超,來到央視選秀節目。聽他唱完歌后,評委們給出了各自的評價。
1、 甄子丹聽潘超唱歌水平一般,覺得他放棄科研有點兒可惜,替他感到心疼。
清華大學畢竟是國內的知名學府,是莘莘學子們夢寐以求的理想天堂。潘超進去了,也順利的畢業了,卻另闢蹊徑,走進音樂領域,確實有點兒令人扼腕嘆息。
2、 楊冪問潘超做這個決定,他媽媽同意嗎?潘超說不太同意。
楊冪說:我要是你媽,我也不同意,還好我不是你媽。
話語中也為潘超感到惋惜。
3、京劇演員王佩瑜也說:歌可以唱,幹嘛要職業去唱。
幾位評委的觀點都很中肯,清華大學培養出來一個研究生,成本不低。放棄專業而走音樂路線,無異於捨本逐末,緣木求魚。潘超完全可以把音樂作為個人愛好,這樣主次分明,兩方面都不受影響。
做科研不耽誤個人愛好,科研人員業餘愛好發展不錯的,大有人在。比如鍾南山院士喜歡打籃球,袁隆平院士和愛因斯坦,都喜歡拉小提琴。只是各位大師都懂得,業精於勤而荒於嬉。他們的個人愛好,都沒有影響專業發展,反而有促進作用。
社會的高速發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地提高。現在許多學子們,都衣食不愁。畢業後甩掉專業,改道而行的,不勝枚舉。比如北大畢業的李雪琴,脫口秀說得也不錯。還有「北大屠夫」陸步軒,豬肉賣遍了祖國各地。
當然,這些跨專業的成功,都只是個例,不是普遍現象。大多數高校畢業生,還是在專業領域深耕。而立志做科研的學子,仍是主流。2021考研今天開考,共有377萬人報名。從這份考研熱情來看,我們的科研後備力量,還是無比強大的。
各個領域都需要高學歷人才,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如果去種田,或者去工地搬磚,相信效果也是不同的。你覺得呢?
從甄子丹、楊冪、王佩瑜等人的評價里,可以看出TA們對專業人才的無比尊重和羨慕。成功的定義各有不同,心裡那桿秤還是要放平的。進娛樂圈還是堅守專業,因人而異。總之,不辜負自己的選擇和大好年華,就足夠了。你以為呢?
-------------我的底線--------------
【聲明】本文由冷月叨原創。戲裡乾坤大,戲外日月長。關注冷月叨,戲裡戲外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