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曆正月對應的地支是寅而不是子?

2021-04-02     西風獨醉

原標題:為什麼農曆正月對應的地支是寅而不是子?

如果按照十二地支的順序,那正月應該是子月才對,但真實的情況是正月為寅月,也就是月份跟地支的順序並不對應,這是為什麼呢?今天的文章我就跟大家談談這個話題。(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年的正月為寅月而不是子月,它反映的正是中華傳統干支文化的歷史悠遠,以及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達。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是上古曆法(三皇五帝夏商周)和古代曆法(漢歷)之間的切換造成的。而在幾千年前,中國人就已經製作了出了完備的曆法,而這種完備的曆法又是由當時先進的天文學來支撐的

話說盤古開天地,混沌兩分,天地成形。天地開而聖人出,於是前有伏羲氏法天象地而成八卦,後有黃帝軒轅氏定干支做曆法是為《黃帝歷》,今年是黃帝紀年5018年(一說為4718年),我中華文明五千年,源遠流長。《黃帝歷》與《夏曆》、《殷歷》、《周曆》、《魯歷》、《顓頊歷》共稱上古六歷。

上古的《黃帝歷》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您問我,我也不知道,因為其內容已經失傳,但《黃帝歷》以干支紀年這個是非常明確的,以干支紀月也是非常明確的,而干支紀年紀月的方法一直流傳到現在,一直沒有變過,我們的祖先太牛了!但是,關於一年的開頭的哪個月,上古的曆法並不一致,跟後來的曆法也不一致

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夏曆》、《殷歷》和《周曆》混用,但這三種曆法對正月的定義是不同的:《夏曆》以建寅之月,《周曆》以建子之月,《殷歷》以建丑之月。於是春秋戰國時代不同國家的人過春節的月份不一樣的,如果一個人有時間到處遊歷,他就一年可以過三次春節,想想也是蠻浪漫的。

根據網上查到的資料,除了上面三個曆法之外,《商曆》以冬十二月為正月,相當於在干支歷建丑之月,《顓頊歷》以冬十月為正月,相當於在干支歷建亥之月。秦代使用的是《顓頊歷》,所以秦代的正月是子月漢武帝時期修訂《太初曆》的藍本就是《顓頊歷》,只是把一年的開頭由子月改到了寅月,而《太初曆》以寅月為正月的方法更符合天文學原則,所以一直沿用到現在,因此我們現在的正月是寅月而不是子月

其實說到曆法我也是懵的,所以寫出來的東西大家看了也懵,我的講解可能會有錯漏的地方,大家最好是自行查閱相關資料看看。為什麼正月是寅而不是子,歸根到底就一句話:是漢代定曆法的時候把寅月定成了正月。那麼,為什麼漢代的《太初曆》不直接把月份的十二地支重新排序,把現在的正月的月份(基本是公曆2月份)改為子月,然後月份的十二地支順延呢?因為改不了。

為什麼月份的十二地支名稱改不了?那是因為十二地支跟月份的對應關係不是曆法的問題,而是天文學(古代星相學)的問題。這就又牽扯到另外一個話題,那就是北斗星與十二地支的關係,以及「月建」這個詞的原始含義。我下篇文章會談到這個問題,請大家繼續期待!

文|西風獨醉 探討命理藝術,弘揚傳統文化(請大家關注我,和我探討命理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PfLkHgB9wjdwRpvr5f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