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超瘋」這一次不「瘋」了。電影《銀河補習班》是俞白眉與鄧超在《惡棍天使》後時隔四年再度聯手當導演,這一次,他們把自己太多想要對孩子說的話,放在了這個構思了多年的故事當中。
「我們就想用一個方式,把一些話說給自己的孩子聽,希望他們長大之後記得爸爸曾帶自己看過這樣一部電影,我就想把這部電影送給我兒子。」俞白眉在接受麻辣魚專訪時,言語之間流露出他們拍攝《銀河補習班》的初衷。
俞白眉 《銀河補習班》導演、編劇
這部電影也是給父母的補習班
電影《銀河補習班》的主體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內容則聚焦教育與父子情兩大主題。鄧超飾演的馬皓文因一場大橋坍塌事故,背鍋入獄,從而缺失了與兒子七年的相處時光。刑滿出獄的馬皓文第一時間就是去見兒子,而此時的馬飛已經成了學校里出了名的壞學生,考試成績墊底,日常違反校規校紀,在教導主任、媽媽眼裡已經是無藥可救了。然而,在馬皓文眼裡,馬飛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只不過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他與教導主任打賭,要用自己的方式教育馬飛,於是,馬皓文親自給辦了一所「銀河補習班」。
「這個名字有兩層含義,直觀的一層是馬皓文帶著馬飛在銀河水庫玩時,告訴他自己為他辦的是世界上最好的補習班;更深一層的含義是,銀河就是詩和遠方,補習班是我們面對的現實,這是一個關於生命、夢想的補習班,而不是針對孩子的某一個學科。」關於電影片名,俞白眉這樣解釋。
俞白眉表示,這所銀河補習班包含了他和鄧超「一直以來想說的話」,他們用電影的方式傳達給自己的孩子,傳達給觀看這部電影的父母們。同時,在創作過程中,二人代入了很多自己的親身經歷,比如俞白眉至今仍清晰地記得孩童時期,父親騎著自行車載他到麥子地,給他解釋什麼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那個下午,於是他把自己與父親的回憶寫進了電影。
除了親身經歷,電影中的馬皓文身上集合了俞、鄧二人的父親們的諸多特質,樹立起了一個理想父親的形象。他反對唯升學率論,主張獨立思考的教學方式;他不贊同填鴨式教育,認為寓教於樂;他會在「只有考上北大清華,才有好前途」已經成為普遍認知的時候,告訴馬飛「北大清華只是過程,不是目的。」所以,他儘可能提供給兒子空間,讓他自由成長。
俞白眉沒有刻意通過《銀河補習班》去探討教育問題,他只是藉由馬皓文的方式,馬飛的逆襲,展現出自己認同的教育理念是什麼樣子,顯然,他的觀點引發了許多觀眾的共鳴,也得到許多已為人父母的觀眾的認可。「我們這個電影主要在講家庭教育,也希望它能成為給家長們辦的一個銀河補習班,告訴家長們不能因為自己是父母,就免費自動地有了教育的資格,他們也需要學習,如何當好爸爸、媽媽。」這也是俞白眉在電影中寫上「獻給父親,送給孩子」八個字的原因。
提升電影質量需要不斷學習
《銀河補習班》中有體量不小的特效場景,有些依靠自己的經驗,有些則通過與經驗豐富的國際化團隊合作完成。首先,馬皓文與少年馬飛經歷了一場百年一遇的洪災,這場戲的特效量巨大,拍攝時需要考慮各個方面的影響,但俞白眉坦言拍洪水場時自己最輕鬆。「我們的團隊在《惡棍天使》中拍攝過雪山戲,積累了一定經驗,這些經驗就被帶入到《銀河補習班》中,而我只負責藝術部分就好了。」他還調侃道說整個實施過程是「被全劇組的人抬著轎子走的」。
除了洪水場,電影中馬飛從小就對天空充滿嚮往,長大後的他在自己的努力下成為了一名航天飛行員,他在遭遇太空事故後,開始回憶起與父親的相處時光,在回憶中,也穿插著馬飛在太空中思考如何解決危機的劇情,因此太空戲也極為重要。俞白眉他們親自到酒泉參觀,和相關技術人員一起開過很多次會,對航天員、對中國航天進行了非常紮實的了解,同時邀請國際團隊來協助拍攝工作,「不管是太空里的動作戲,還是太空的特效部分,這些對中國電影來說其實都是非常非常好的經驗,這些經驗都是以前沒有過的。」
在與國際團隊的合作中,俞白眉也在學習,「我覺得他們值得學習的還有兩個東西。一個是他們的知識、能力、經驗,第二個更重要,是他們的工作態度,他們不厭其煩提升著我們電影的水準,我們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很有收益。」他說。而學習,也是在他看來,中國電影工業化道路上至關重要的一環。「工業化是什麼?比如說我們要建一個車間,我們當然要去學習全球最好的,而不是我們自己再發明。現在說什麼中國電影工業化的特色都還尚早,我認為先要學習,拿到他們的精髓,學到他們的工業標準,要儘量縮短和他們的差距。」
俄羅斯團隊專業指導白宇和邵兵的動作
另外,通過《銀河補習班》,俞白眉還看到了「全球化創新」的重要性,就像是一個好的產品,找的是來自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在做,他認為電影也可以這樣,既要自主創新,還要全球化創新。所以我們看到,太空戲有拍攝過《太空救援》的俄羅斯團隊協助,音樂製作由漢斯·季默操刀,來自維也納的團隊參與配樂,特效則邀請到著名的Weta數碼(代表作:《魔戒三部曲》、《金剛》、《阿凡達》),《摔跤吧!爸爸》的剪輯師則主導電影的剪輯,《銀河補習班》通過國際化的團隊,力求提升電影的質量,並積累寶貴的經驗。
沒有批評就不會有這部電影
正如麻辣魚在文章開頭所說的,《銀河補習班》是俞白眉和鄧超聯合導演的第三部作品。不可否認,前兩部作品《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給二人帶來了不少負面評價,面對這些評價,俞白眉也理性接受:「每次批評我們都會把它們視成是觀眾給的建議,這些批評對我們來說就是最重要的營養。當然,我們也會分辨,哪些是情緒化的,哪些是有價值的。如果沒有批評我相信不會有這個電影。所以我們很感謝這些批評。」
而當被問到是否擔心之前的口碑影響到《銀河補習班》時,俞白眉說他們從拍攝到現在,最擔心還是自己能不能拍好,擔心自己能不能把我們想說的東西說清楚。至於觀眾對電影的評價,他坦言都會關注,但也更重視在商業電影範疇內的評價,「對我們來說,我們做的這些電影都是商業電影,所以關於商業電影的批評我覺得很重要,因為我覺得這是觀眾真正的聲音。」
俞白眉也經常跟團隊中的年輕人分享「永遠不用擔心你控制不了的東西」的理念,就像他自己,從電腦程式員轉行編劇,他堅持的就是對自己所喜歡的事情的追求,與所學的專業無關;成為編劇後,從不受別人的影響,堅持寫完之後自動改三遍;跨界到導演,即使受到來自觀眾、業內的批評,他的堅持也從未動搖,「對於我來說需要擔心的只有一個,下一部作品能不能拍得比《銀河補習班》再好一點。」他還透露,他和團隊已經計劃了好幾個風格特別不一樣的作品,也都是很冒險的類型片,是以前市場上沒有見過的。
電影之外,俞白眉除了不斷在話劇、舞台劇、電視劇等不同領域學習,公司旗下還培養了一批年輕的演員、編劇團隊,對於這些年輕力量的未來的期許,俞白眉稱他從不認為制定太遠的計劃是有用的,當然他認為每個人都要有夢想。
「假如你是演員,你的夢想就是中國最好的演員,假如是編劇,你就要做中國最好的編劇。」但他覺得這不是最重要的,「對他們來說,他們每天能不能比昨天好一點?我希望他們每天回頭看,自己昨天的屍體就在自己前面,而自己已經跨過自己。」正如《銀河補習班》中,馬皓文為馬飛刻在床頭的三個字——「一直想」,不管是旗下的編劇,還是自己,俞白眉都希望能夠做到一直想,一直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