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模式下,《重紫》如何創新仙俠敘事?| 專訪總製片人許文俊

2023-03-27     我是麻辣魚

原標題:「三生三世」模式下,《重紫》如何創新仙俠敘事?| 專訪總製片人許文俊

文 | 安妮特

編輯 | 安妮特

近些年,仙俠劇一直擁有穩定的市場和受眾,對比起諸如現實題材或古裝歷史等題材,仙俠題材在創作上擁有較大的自由度;在世界觀架構上更為宏大,同時奇幻元素可以帶來更加豐富和極致的視覺體驗;在故事層面,慣常使用的「三生三世」模式,以輪迴系敘事帶來更為厚重的情感體驗,「be美學」「甜虐」都是當下觀眾在現實生活中希望進行投射的情感訴求。

但與此同時,仙俠劇多年來的量產,使得該類型掉入套路化,人物、故事、世界觀嚴重同質化,這也是長期被觀眾詬病的問題,長此以往,觀眾審美疲勞是不可避免的事。

近期,仙俠劇《重紫》開播後便取得了不俗的熱度,拿下騰訊熱度總榜17個日冠、貓眼網絡劇熱度榜22個日冠。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仰賴於《重紫》在既定敘事模式下進行了多維創新,在仙俠的外殼下講述了一個當代的主題和現代價值觀。

麻辣魚有幸採訪到《重紫》的總製片人許文俊,他講述了與這個項目的不解之緣,以及面對十幾年前的經典IP,如何做到尊重原著的同時進行創新,他認為《重紫》區別於其他仙俠劇的最大亮點之處,核心在於「關注人的成長」。

《重紫》總製片人許文俊

01

尊重原著,用仙俠模式講述當代主題

2016年,許文俊和朋友聊天時知道了蜀客寫的小說《重紫》,回去便看了原著,「當時讀完小說,無論是故事內核還是人物刻畫,特別是小說的強戲劇性,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但那時候還沒有產生要開發的想法。直到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家公司又看到了這個IP,覺得還挺有緣的,於是就和對方聊了起來,確認好版權後就毫不猶豫地拿下了它。」

於是項目正式開始企劃。從前期籌備到拍攝殺青花了四年多的時間,隨後又耗時一年多的後期打磨,劇集《重紫》才終於得以和觀眾見面。

總製片人介紹道最耗時的部分自然是劇本創作,「畢竟是一劇之本,我們非常注重內容創作,所以當時拿到版權,第一時間便找到了編劇湯祈岑,恰好她也是《重紫》原著粉,對於故事的鐘愛驅使我們雙方一拍即合,開始了從2017年到2020年整整四年的劇本打磨工作。」

IP改編一直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小說已經經過了一輪市場檢驗,獲得了一部分讀者群體的認可,這會為影視改編提供一個很堅實的受眾基礎,但同時又恰恰會成為了影視改編的負擔,因為原著粉一向對影視改編較為苛刻,同時影視需要照顧到更多「路人」觀眾,如何平衡好原著和改編之間關係,把握文字與影像兩種載體之間的距離,成了IP改編劇本的重中之重。

總製片人對此說道:「我們在研讀小說後,會對人物、劇情、世界觀等進行全方面地評估,挖掘出原IP的亮點和故事內核,在此基礎上對它進行延展,然後權衡好原著和改編所在的比例,在尊重原著的同時,照顧到那些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使作品的影視化呈現效果更好。

在這樣的前提下,面對十幾年前的經典IP,改編的核心便是縮短與當下年輕人之間的時間距離,體現現代價值觀以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

總製片人許文俊介紹道:「原小說的表達以及人物的成長,有些部分是有一定缺憾的,我們在最大程度保留主線脈絡的前提下,豐富了人物成長線,將很多角色進行了故事背景、前世今生和行為邏輯的具體設計,讓每個人物都變得更加鮮明、細膩,從而讓劇集更符合當下觀眾的審美趨勢。」

具體體現在兩點。

一是對整體主題的把控。《重紫》與其他傳統仙俠劇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更關注「人」的成長,劇中女主角重紫歷經三世,幾乎都在尋找一個經典而古老的哲學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重紫天生煞氣,與三界不容,日後必然入魔,所以這一設定自帶宿命感和悲劇性,她每一世都命運波折,在不斷的被迫選擇中歷經掙扎,「我們在創作過程中,需要在仙俠劇傳統的基礎上,在人物塑造上尋求突破。面對不被理解的命運,重紫依然勇於對抗,我命由我不由天,這也是我們想要通過劇集傳達給觀眾的,即使生活中有諸多不如意,依然要有敢於挑戰和突破的勇氣。」

在這個大命題的基礎上,《重紫》更聚焦於當下關注的女性命題。「從第一世懵懂率真的小乞丐重紫,到第二世懂事守矩的文紫,再到第三世勇敢對抗的魔紫;從懵懂無知到爭取愛情,再到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思想,心懷大愛,反抗規則,致力於建立一個沒有偏見和紛爭的世界,歷經三世,重紫的人物逐漸豐滿,到最後完成轉變,即使身為魔,心中仍存善念。《重紫》呈現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女性成長故事,以及一步步覺醒的女性獨立意識。在改編的過程中,我們融入了更多與當下觀眾共鳴的女性力量,通過重紫來呈現出一個小女孩一步步成長的細膩感,以及現代女性身上不服輸、不怕輸的執著與堅定。」

在細節上,也對重紫這一人物的性格做了更具當代性的處理。「比如女主角重紫在面對選擇時,行動上會更直接乾脆,更符合現在年輕人的行為方式。在面對誤解時,『嘴強王者』重紫也都是長了嘴的,有問題當面說清楚,絲毫不矯情造作。有的時候還會插入一些「官方吐槽」,通過劇中人物之口,說出觀眾心聲。」

同時,由於起初定位就不是一部「愛情劇」,而是聚焦女性成長,所以在仙俠劇對於愛情的慣常敘事中,《重紫》也做出了一些突破。

總製片人許文俊對此說道:「在劇情框架構建時,愛情並不作為故事主線而是在重紫成長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發生的,突破了傳統仙俠劇中的愛情模式,呈現出『一女N男』的狀態。並且劇里的幾位男性角色,都不是偶爾上線的功能性人物,而是每個人都有著完整的人物成長故事線,在與重紫產生情感糾葛的同時也有著各自的行為邏輯和行動線。重紫和男主角洛音凡之間的愛情線,最終也沒有走向大部分傳統愛情劇『戀愛腦』的設置,而是肩負起各自的責任,一個為拯救蒼生,一個為衝破束縛,即使站在了對立面卻依舊心心相惜,『洛紫無悔』的CP才算最終完成。」

當代化改編的第二點便體現在女性關係的處理上——拒絕「雌競」。

十幾年前的原小說創作時,流行的女性關係設定以「敵對」為主,創作團隊並不是很喜歡「雌競」的部分,所以在改編過程中將女性之間的關係做了一定的調整,希望可以體現「女性互助」的價值觀。

總製片人許文俊對此舉例道:「比如卓雲姬作為仙門典範,雖然是重紫情敵,但她對兩世重紫都照顧有加,與重紫構成了和諧的『情敵』關係;而燕真珠雖然是有著『引導重紫入魔』任務的臥底,但是在與重紫相處的過程中生出了姐妹之情,重紫對她全心信任,而她回報的則是以性命相守;當重紫遇上陰水仙、白女等身處困境的女性,重紫都會選擇伸出援手,以善意感化對方,呈現出互相幫助的女性友誼。」

對於當下泛濫的女性之間互使手段、彼此輕踐的影視價值觀輸出,《重紫》的這一緊跟時代的改編意識極為重要。

02

打造極具特色的中式仙俠世界

仙俠劇的世界觀設定和美術視效是這一類型的重中之重。

總製片人許文俊介紹道,《重紫》的世界觀背景,邀請了專業的世界觀團隊花田影視來搭建,以東方道家哲學為基礎美學,打造出一個有特色的傳統中式仙俠世界。

「例如仙界的概念是『夢中雲』,運用國風傳統淡雅色彩營造美學氛圍,既展現了仙界的大氣恢弘,也通過深層次豐富的顏色變化,渲染出了仙俠世界的浪漫。而魔界的概念則是『石中水』,主要元素由絢麗的水、沉澱的石來構成,天空也是變幻莫測,融入極光元素,來體現魔族的神秘,並且兼具唯美的意向。」

世界觀的設定甚至具體到極其細微之處,「在《重紫》中,不僅有仙魔兩族之分,在仙門中還有南華、青華、天山、崑崙等各個門派的區分,這些不同的門派之間,不僅造型氣質不同,所使用的法術、法器也都不同,這些都需要經過細緻的設計和製作。所以我們提前邀請了世界觀團隊進入,所有的環節和設計都圍繞著統一的概念來推進,減少了很多時間和試錯成本。」

同時,服化道也需要與世界觀進行完美配合,所有服化道和美術都圍繞「東方道家哲學」這一美學風格來展開。

總製片人許文俊介紹道:「美術指導我們邀請到了李顯昌,他有著豐富的大劇美術指導經驗,本身就十分擅長水墨美學風格的設計,與我們的風格非常契合。造型師李玉玲也是非常樂於鑽研,常常主動和製片人溝通想法,兩位老師之間也經常會相互碰撞觀點,然後不計成本地進行嘗試。當然還有梳化指導林安琦、藝術總監吉陽等,大家合作過程中的溝通都十分順暢,審美也比較一致,最後共同合力呈現出了如今的《重紫》。」

在特效部分,主要為人物和劇情服務,《重紫》在有限的預算基礎上,合理分配資源,著重於重場戲的刻畫,諸如「重紫一世被殺」、「重紫入魔」、「重紫洛音凡大戰」等關鍵劇情點,以及對「狻猊」等豐富仙俠世界的靈獸的設計上。對於所有特效《重紫》創作團隊都堅持「小而精,致而美」的理念。

當然,仙俠劇最被矚目的還是演員。總製片人許文俊認為選擇演員最重要的就是符合角色特性。

「楊超越從選秀節目出道,難免會被貼上一些標籤,但我認為她其實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實,內心強大、無懼無畏、勤奮好學,這些閃光點支撐著她一步步走到現在,而這種無懼無畏的精神,以及她一路以來的人生歷程,其實都與重紫這個人物是相當重合的。從小乞丐重紫,大家閨秀文紫,再到魔界領袖紫魔,這是楊超越第一次挑戰一人分飾三角。不僅表演難度大,而且戲份十分重,在拍攝過程中我看到了楊超越的努力和敬業,還有她演技上的成長,她就是我眼中最合適的重紫。」

男主角洛音凡的飾演者徐正溪則和總製片人許文俊是老朋友了,「我非常了解他對於角色創作時的認真負責和一絲不苟。當然,之所以選擇他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團隊和平台方一致認為他有著師父洛音凡這個人物所必須的沉穩和氣場,和楊超越在一起搭檔也很有師徒感,這樣大家在看劇時也更好代入。」

在創作的同時,總製片人許文俊也意識到仙俠這一類型的自由和桎梏。

「仙俠劇的世界觀不僅可以參考一些古代神話傳奇的雛形,還可以融入大量的現代元素,因為本身題材的創作自由度,融古匯今,更能與年輕觀眾們產生共鳴。但近些年觀眾的審美也在不斷提高,人設雷同、劇情套路、主題單一都成為了仙俠劇的主要槽點,我們所要做的不僅僅是製作過程中服化道的創新,還要在內容上找到突破口。」

的確,仙俠劇中包含「多世輪迴」的概念,很多觀眾都愛看「多世輪迴」帶來的虐戀情深,但又會吐槽它的套路化,許文俊認為,多世輪迴的設定並不是類型劇套路化的原罪,「只有在仙俠劇中,才會有這種多世輪迴的設定,這反而是仙俠劇的一種特質,而我們要做的是將這些輪迴故事也做得很吸引人。」

換個思路來看,仙俠劇獨有的「多世輪迴」和世界觀設定,反而拓展了它的生長空間,比如IP多元化發展。總製片人許文俊也看到了這一點,「公司之前的劇集如《麵包樹上的女人》就已經在電視劇之餘,開發了舞台劇、周邊衍生品和文創產品等。這一次《重紫》我們也將劇中大家意難平的『雪仙CP』單獨拍攝了網絡電影《雪仙情》,還有一些與其他品牌合作的IP聯名衍生品也在陸續上線,希望能逐步形成一個更大IP宇宙。」

在面臨原著粉和更多觀眾的檢驗時,總製片人許文俊也和大家同步追劇,「我看到網友們發的彈幕和評論都非常有意思,有時候我們創作之時設計的一些點,被觀眾們認可就覺得很欣慰,當然也有一些有爭議的部分,對於批評和建議我們都會虛心接受,我記得『重紫製片人是聽勸的』好像還上過熱搜,這也是一部分網友的肯定吧,我們會再接再厲帶來更多更優秀的影視作品與大家見面。」

- END -

微信公眾號最近更改了推送機制

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

將[麻辣魚]設置星標

多點在看

這樣就能更及時地

接收收到我們的推送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392476e66f1f6f6c3435a645a98a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