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當做廢品的4件文物,幸得行家慧眼識珠,才不至於讓珍寶遺失

2020-09-22     張愛談情說愛

原標題:曾被當做廢品的4件文物,幸得行家慧眼識珠,才不至於讓珍寶遺失

「有眼不識金鑲玉」這句話形容的是一個人目光短淺,沒有見識,誤把寶貝當做廢品,在古董屆也有很多這樣事故,錯把文物當做廢品賣掉,如果不是遇到識貨的行家很有可能我們再也見不到這些寶貝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那些險些被當做廢品賣掉的珍貴文物.

第一件文物是紅山玉龍,這件用一整塊玉製作而成,形狀很像甲骨文中的「龍」字,是少有的真品,1971內蒙古的一個姓張的農民在休整田地時,發現了這件寶貝,但是當時這個農民以為是一個廢舊的鐵鉤子,於是帶回家隨手一扔.結果被他的弟弟撿到後,拿到村裡和其他小孩一起玩,過了一段時間玉器露出了光澤,張家人這才現這是一件玉器,後被文化館的一位工作人員以30元的價格回收,紅山玉龍才拜託了隨時被當做廢品賣掉的命運。

第二件文物的名字叫人面方鼎,這是一件商朝用來祭祀的青銅器。距今有千年的歷史,但是就是這樣一件珍貴的寶貝卻被一位農民當做廢鐵賣到了廢品站,到了廢品站還差點被扔進大熔爐。幸虧被湖南省博物館的一位工作人員發現,並及時制止,目前這件文物被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館。真的有驚無險呀!

第三件文物編鐘,大家知道這是古代的一種樂器,然而這一件寶貝,是一個打掃衛生的清潔工阿姨發現的,由於這個阿姨的家庭條件不好。於是這位阿姨沒事的時候,喜歡撿些破銅爛鐵然後賣掉來補貼家用。於是就發現了這個編鐘,但是阿姨力氣小,編鐘太重,清潔工阿姨便將編鐘敲壞,送到了廢品站。

廢品站的老闆覺得這個東西不一般可能是件文物不敢收,於是叫阿姨送到古董店鑑定,最後古董店的老闆叫了文物局的專家,經專家鑑定是一個編鐘,可惜文物已經被損壞。幸虧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已經復原,目前收藏在浙江省文物局。

第四件寶貝叫做高子戈,春秋時期的兵器,是珍貴的國家一級文物。這件文物在1970年被一個農村的熊孩子發現後被家人當做廢品賣出。之後這件文物幾經輾轉最終被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發現,目前收藏在山東省博物館內,而那個當面撿到這件文物的孩子已經長大,當他參觀博物館時,才發現這是一件國家級的珍貴文物。

曾被當做廢品的4件文物,幸得行家慧眼識珠,才不至於讓珍寶遺失。以上4件文物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但是實際在生活中依然有很多沒有被發現的寶貝,它們有的已經被破壞,價值已經無法估計。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留點心,別讓這些寶貝再次遺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Ep9s3QBLq-Ct6CZWZi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