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在春日午後,坐很多站昏昏沉沉的地鐵去見劉露,是件讓人眼前一亮的事。電梯上行,我還在醞釀著開場白,就聽見她在某一處和人交談。事實是,眾多聲音中,你總是會先於其他人的而聽到她的。採訪中,她出去了一趟,回來時也是,先聽見她的聲音,預告她的出現。我不是說她嗓門大,而是音質中的爽利造成了這樣的效果。其實,嗓門大也正常,京劇要求演員天天不斷地吊嗓,這樣可使嗓音嘹亮、圓潤,中氣充沛,口齒清晰有力,所以京劇演員總是習慣用聲音宣示自己的存在。電梯門一開,她穿得非常春天地走來,花朵團團綻放在衣服上,特別惹眼,見我招呼她,站定,「哪位?」乾脆利落的一句。就像戲曲舞台上的一幕:她踏著鑼鼓點疾走來,突然立住,繞袖,亮相。那一站一亮,風采懾人。
走進她的辦公室,可以看到,辦公桌和三層書架,滿滿的都是關於京劇。談話就著隨處可見的舞台照開始,先是濃墨重彩的《貴妃醉酒》。放大的相框里,楊玉環花月一般的容貌和華美瑰麗的戲裝令人震撼;也因為是放大的,所以多了可以推敲的細節。但劉露的扮相經得起審視,高雅中帶幾分嫵媚,莊重里顯幾分輕柔, 華貴中露幾分艷麗,別有一番風韻。《浣花吟》里的薛濤將梅派青衣的大方、氣派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微妙地傳達出人物儀靜體閒而內心並不平靜的精神狀態。《少帝福臨》里的董鄂妃,清新淡雅,仿佛是在一片綠色荷塘中輕盈地飄來一朵含笑的粉蓮, 搖曳生輝, 悠香溢遠。三部京劇戲的不同主角, 三種規定情景中人物的不同際遇, 共同演繹著封建「男權」語境里中國女性的悲歡離合與愛情命運,但她們身上的每一個細節,又清楚地打著劉露的烙印。
從12歲學戲開始,不論是在鄉間的戲台、在戲校的排練廳、在省級京劇院、在全中國最輝煌燦爛的舞台,只要劉露站在台上,便沒有人能夠將目光挪開,梅派大青衣,大大方方,艷光四射。表演這件事,過了,會索然無趣;淺了,又輕了底色。劉露對角色的拿捏尺度,對每一種情緒的理解和表達,都恰到好處,她有本事和角色共處,讓形形色色的 「她們」 在她身上活得真實有趣。而演員和角色間這種一體多面、毫不違和的共處,除了依靠天生的表演天賦,也一定受益個人的努力和智慧。恰好,這些在劉露身上都有。所以,角色呈現出來的狀態,也都配得上她的努力。
董鄂妃的照片旁就擺著梅花獎,是對梨園角兒的認可。成為四川第一朵京劇「梅花」,劉露卻不認為她已經到達了金字塔的塔尖:「我註定是為京劇而生的,我不會離開京劇,我願意在這個行業待一輩子,唱一輩子,唱不了戲了我就教書,總之我永遠不會離開京劇。」沒有商量的語氣,是梨園中人對國粹的熱愛,更是始終堅守的信念。
戲裡戲外大女主
劉露科班出生,看起來一路順風順水。1991年7月以優異成績從河北藝校畢業,回到成都,加入成都市京劇團,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比賽。第一次比賽的結果不盡如人意,但也獲得四川賽區優秀演員獎;1994年在《少帝福臨》一劇中飾演董鄂妃,該劇獲「文華(新劇目)獎」;1998年在《千古一人》中飾演秦姬,該劇榮獲中國第二屆京劇藝術節優秀劇目獎「銀獎」;2005年,參加中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選擇了形象氣質與自身最相像的《杜鵑山》中的柯湘一角,榮獲螢屏獎;2008年在新編京劇《薛濤》中首次飾演薛濤,在當年的「中國京劇藝術節」榮獲「銀獎」。這些人物,有古代的,也有現代的,人物性格各不相同,劉露遊走於各個鮮活的不同時代的人物個體生命中,既豐富了她的內心體驗,也給了她極大的鍛鍊和提高。這些獎項,從最初的優秀獎,到舉足輕重的大獎,見證了劉露在藝術上的日臻成熟。這來源於她的刻苦努力,來源於她孜孜不倦的學習,來源於她對師長的尊重,來源於她的豪爽、正直,更來源於她的矢志不渝。一個女演員,單槍匹馬躋身梨園,既要周旋於紛雜的事物之中,又要保持自己的初心不改,在這一點上,劉露可稱得上是巾幗豪傑。
2011年和2012年元旦的太陽,兩次朝劉露投去格外充滿愛意的青睞:頭一年裡,《魂系油氣田》把她又一次推到該劇主要人物畫廊里;第二年,她再一次走到了《浣花吟》一劇的舞台中央。兩個重頭大戲,這對已經是成熟的演員來說,依然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是留給有充分準備的人的,劉露在過去的20多年裡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通過出演傳統戲,她不僅熟悉、掌握了這個行當的演技,而且積累了豐富的舞台實踐經驗。更重要的是,對中國京劇藝術尤其是梅派藝術的精神有所領悟。同時,在現代戲中的藝術實踐,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了她的舞台表現力。機遇的挑戰性,往往使有了充分準備的人自覺產生強大的精神動力。
《魂系油氣田》中,劉露飾演石油工人英雄連長的妻子方子茹。為了真實刻畫石油工人的生活狀態,劉露專門下油田採風,感受劇中人的生活。戲中方子茹對丈夫和兒子的愛以及面對親人犧牲的複雜心理讓這部戲充滿感情,催人淚下,為了將人物心理刻畫得更為真實,劉露還在表演中借鑑了話劇、電影的表演形式。這齣戲先後參加了「2011年全國現代戲優秀劇目展演」,參加了第12屆中國戲劇節,參加了第6屆中國京劇節,走過了一般劇目需要2年才能走完的路。《魂系油氣田》劇組在劉露的帶領下,還開展了在全國石油系統和石化系統的巡迴演出活動,演出近百場,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較好的經濟效益。對劉露來說,如果《魂系油氣田》是一個挑戰,《浣花吟》就是一個更大的挑戰。業內看過《浣花吟》的人都說「劉露的表演有重大突破」。的確如此。
2008年,成都市京劇團第一次將薛濤搬上舞台,劉露飾演劇中的薛濤。薛濤,是唐代中期的著名的女詩人,身為樂妓,出入朱門,為達官貴人侍酒賦詩,其詩名和才情聞於當時。薛濤的一生充滿坎坷和曲折,常常以竹自喻。脫去樂籍後,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過著女道士般的生活,淡泊而無所奢求。四年之後,當劉露拿著《浣花吟》劇本,在排練場第一次聽李六乙導演說戲時,她就感到,這將是一次完全不同於排演《薛濤》的經歷——前一個《薛濤》中的薛濤是敘事的薛濤,比較實在、具體;而這一個《浣花吟》中的薛濤,更多的是內心化的薛濤,這個戲側重在通過揭示人物的靈魂世界來顯示人生的感悟和哲理。從《薛濤》到《浣花吟》,戲名的變化,也表現了主創團隊對戲劇人物的獨特表達,是一種充滿了詩意的表達。顯而易見,在劉露面前,這個本子的挑戰性大於機遇性。尤其是她剛剛從當代英雄的群像中走出來,剛剛從女工程師方子茹的剛毅與柔情中走出來,便與中唐女詩人薛濤來自心靈的目光相遇。劉露試圖與「這個」薛濤建立情感共鳴,她這樣說道,「薛濤在這裡代表的是不願也不甘被命運擺布的女人,是一個有思想要獨立的女詩人。一切歷史戲都是現代戲,可以說,戲中薛濤的戲劇性的內心世界,恰恰反映了我們當代人對文化的一種寄託,對人生的一種追求。」 如此,「我感到自己和薛濤漸漸融合了,從薛濤的表面走進了薛濤的內心,我覺得自己理解了中唐的薛濤,理解了那位命運多舛的女詩人。」 完成人物塑造的同時,劉露也感到自己在唱、念、做、舞的技藝上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第一場薛濤的大段念白。念白這種藝術表達方法很能說明薛濤的性格,喜歡什麼樣的詩,憎恨什麼樣的人,我們也因此看見了薛濤是一個愛憎分明的女人。這一似乎只應當出現在話劇舞台上的表演形式,卻在劉露的京劇舞台上大放異彩,它將女詩人豐沛、激盪的內心世界和盤托出,它讓人感悟到,京劇的念白,實在是一種特殊的歌唱形式。劇中唱腔的處理也很巧妙,劉露儘量通過唱腔來表現人物此時此地的心境,透過聲音分出層次。在唱腔設計上也充分考慮自身條件,既符合演員的聲線,也很符合劇中薛濤的心情,完全根據劇情收放聲音,並不一味地出高音。最後那一大段反二黃,薛濤一個人在舞台上靜立演唱,這在京劇中也不多見。2012年5月,劉露因演出《浣花吟》榮獲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她的藝術人生迎來百花爭艷的春天!
2015年,戲迷高興地看到, 劉露在新編川蘊京劇《落梅吟》一劇的表演, 唱腔遒勁柔脆而聲情並茂, 動作神似形隨而亦剛亦柔。《落梅吟》改編自名著《家》,但又突破了《家》。談到排這部戲的初衷,劉露說,一想到《家》這部著作,無論從劇本、劇種來講,主線人物都是鳴鳳,大部分人對此的知曉度、認知度也要多一些。但對於她個人來講,無論從外形條件還是自身素質,都更適合「梅表姐」這個角色。於是,摒棄鳴鳳這條主線,改為以「梅表姐」為主線的《落梅吟》就在這樣的機緣下開始了它的創作歷程。孤傲、瘦弱是梅的特性,為了人物造型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劉露一年之內減肥20斤。為了準確把握人物,劉露幾乎看過了所有關於梅的作品,電影、話劇、川劇等,「我要對梅進行深度揣測,外形像還遠遠不夠,最起碼要神似。」最終,川妹子劉露塑造了一個有點潑辣、敢做敢當的「梅表姐」形象。《落梅吟》最大的創新之處還在於川味元素的融入,「這是全國首部川韻京劇的戲,今後我們還將更多的劇融入川味元素,這也是我們成都市京劇研究院要努力的方向,做獨一無二的川韻京劇。」 自從管理成都市京劇院的擔子壓在劉露肩上,肩負起京劇在四川的傳承工作,劉露更感到責任重大。
雖說京劇是一門包羅萬象的綜合藝術,但更是「角兒」的藝術,戲劇文本要靠演員,尤其是角兒,「杜鵑啼血般地演繹著公道、正義、仁厚、誠信這些社會通識」。這是劉露多年「執著」的源頭所在,修煉自己以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絕,人絕我化」的境界,一次次粉墨登場以壯大國粹影響力,日夜誨人不倦以為梨園植新葩。
劉家有女初長成
採訪的一個小時里,劉露的聲音始終果決,表述觀點有如骨頭一般的堅硬,生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氣場。這種認定就不輕易改變的性格,很早就在劉露身上顯示出來了。1985年,少女劉露進入河北藝校學習,整個習藝過程用一個「苦」字便可概括,有的同學半途而廢,她選擇了堅持:我一旦喜歡並選擇了,就必須做到最好,這就是我的個性。石家莊的冬天特別寒冷,氣溫多在零度左右,但天氣再冷,也要早起練嗓。早上6點,京劇班裡的有12名女生站在操場上,面對堆積起雪塊的牆壁練嗓,不一會兒,就能看到牆壁上的雪被呵出的氣融化。每當看著那雪一點點融化,劉露就有一種成就感,感覺自己還真做了點什麼,這個場景成為她6年學戲生涯的美好回憶。這種看到自己的努力在眼前具象化的快感,是一個初涉藝壇的新人第一次品嘗到她的要強個性帶來的甜頭。
當被問及她最喜歡自己的哪一個角色時,劉露說是白素貞,一個積極爭取、果斷、勇於反抗的女性。劉露尤其熱衷於詮釋那些有獨立意識的女性,她依賴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演繹角色,也希望自己能演出她認為女人應該活出來的樣子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