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特別有感觸:
網友和婆婆在帶娃觀念上一直有衝突,礙於面子一直沒說出口。
沒想到她在嘗試溝通的時候,婆婆竟突然直接發怒:
「給你們帶孩子,你們還這麼多要求,我明天就回家!」
到底應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難倒了無數寶媽。
究其原因,無非是隔代育兒的觀念差異太大,誰都不服誰。
婆婆幫忙帶娃
觀念差異讓我難以忍受
怕婆婆生氣回家
為了上班,只能忍著
覺得對不起孩子
遇到這種問題,我們當媽的到底應該怎辦?
問題下面的其中一條回答,戳中了無數寶媽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去工作賺錢把孩子交給長輩,會被嫌棄給孩子的陪伴不夠。帶娃觀念有差異,說出來會被說矯情,不說覺得對不起孩子。辭掉工作專心帶娃,會被別人嫌棄不賺錢,經濟不獨立。找個保姆吧,一方面是經濟條件不支持,另一方面擔心保姆不靠譜。
真得太糾結了,不管你怎麼做都會有人跳出來指責你。
後台一位叫琳琳的朋友對我說,婆婆一直幫我在孩子,但是現在態度有點大變樣。
之前婆婆帶娃,因為觀念不太一樣,總喜歡搶著照顧寶寶。
喂奶的時候,說我姿勢不對,怕嗆著孩子。穿衣服的時候,說我用力太大,對孩子身體不好。玩玩具的時候,說我保護的不認真,孩子容易磕著碰著。
我每次想讓婆婆用年輕父母的帶娃方式帶孩子,婆婆就非常反感。
「你們照顧孩子就跟鬧著玩似的,那也太不靠譜了!」
為此兩個人還鬧了矛盾,婆婆一氣之下回了老家。
外人怎麼評價都可以,但是長輩的一句「不靠譜」對年輕爸媽足以誅心。
頂著這股壓力,大多數媽媽們還是選擇把孩子留在長輩身邊,選擇一頭扎進職場。
畢竟想要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需要更好的經濟支持。
前些日子,我和幾個同事聊到了這個問題。
悠悠媽的傾訴最讓我印象深刻:
本想著把孩子交給長輩帶就萬事大吉,沒想到無奈和焦慮更多了。
自從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工作上之後,沒有一天不心懷愧疚。
每次拿包去上班的時候,孩子都會在後面追著和她告別。
「媽媽要去上班班了……」
因為平時都是婆婆帶著寶寶,每天的穿衣、喂奶幾乎都是婆婆一手操辦。
有一次周末不上班,悠悠媽給寶寶穿衣服,寶寶突然冒出的一句話讓她鼻子都酸了。
「媽媽去上班班,奶奶給悠悠穿」。
一邊是長輩的誤解,一邊是對孩子的虧欠,年輕父母們總是進退兩難。
其實,有很多年輕媽媽像琳琳、悠悠媽一樣,正在被貼上「不靠譜」的標籤。
而這樣的誤解,正是因為很多人對年輕爸媽教育方式的不了解。
其實在陪伴孩子上,年輕爸媽們都在竭盡全力,只是方式有所不同。
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但他們一直都在努力在較短的時間裡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年輕父母們陪伴孩子的時候很像「鬧著玩」,其實是他們更希望和孩子一起玩著長大。
年輕父母們的職場和生活壓力已經夠大了,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雖然這之間的平衡很難,但年輕爸媽們從未放棄過努力。
所以我想說:
這一代年輕爸媽不是不靠譜,而是很靠譜!
因為在每個城市的每個角落裡,無數年輕爸媽正在努力給寶寶更好的陪伴。
她,90後,銷售。
寶寶不小心摔倒後,她沒有第一時間安撫,而是忙著處理工作,這讓婆婆非常不滿。
「回來啥也不管,帶個孩子跟玩似的」。
雖然經常被長輩們嫌棄,但她依然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個好媽媽。
工作越努力,陪伴孩子的時間越少,但陪伴孩子的每一分鐘,我們都在竭盡全力。
她,90後,廣告策劃。
作為一個寶媽,她被誤解過無數次:
「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好不容易回家還一直在盯著手機。」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愛與陪伴,悄悄做了多少妥協和努力。
媽媽們可能悄悄拒絕過很多更好的工作機會,只是為了能多一點時間陪孩子。
「對不起,我寶寶還小,還是不考慮了……」
他,85後,IT工程師。
作為一個年輕奶爸,繁重的工作已經讓他疲憊不堪。
但看到孩子的那一刻,即使再累他也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忘記職場的煩惱和勞累,認真、用心地參與到孩子的陪伴中去。
因為每一個年輕爸爸,都想給孩子母親般的呵護。
誰說我們年輕爸媽當父母的是鬧著玩?
我們一直在用心去玩,帶著孩子認真玩,努力玩。
真正去做寶寶的玩伴,在玩中學才是真正屬於年輕爸媽的陪娃方式。
這一代年輕爸媽,或許和很多長輩們不同,但他們卻在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孩子們。
為了能讓寶寶們任性去玩,丸子媽還為廣大年輕爸媽們帶來了大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