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完善對宇宙的認識
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如果沒有先進科技的幫助,站在平地上,我們是無法感知到地球有多大,也不知道地球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球體。這一點在古時候就已經驗證了,我們常說的「天圓地方」,其實說的就是這個。當我們仰望天空,天空看起來確實是像一個大大的鍋蓋,把整個大地「罩住」,也難怪古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對於他們這說法,我們也能理解。
在千百年前,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也開始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當時最著名的理論,應該是「地心說」。「地心說」顧名思義,地球即宇宙的中心,天空中所有的天體(包括星星、太陽等)都按照一定的規律圍繞地球運轉。雖然這個觀點,也是有悖於常理,但是不可否認,也是我們人類認識宇宙的一大進步。
隨後出現了「日心說」,對「地心說」發起了挑戰,更正了宇宙的中心,即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運行。這個觀點,和太陽系的實際情況更加吻合,我們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又上了一個台階。
當然,現在我們藉助科技的幫助,知道以前一些觀點是錯誤的,但是不可否認,即使這些觀點有悖於常理,但是對我們人類來說,豐富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開闊了我們的視野。我們今天的成就,其實都是站在前人的基礎上的。科學前進的道路上,其實就是不斷猜想、不斷優化、不斷完善的過程。
我們現在憑藉高科技,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在探索過程中,或許會發現,我們曾經的某些觀點,可能有一些偏差。這也是比較正常的,比較宇宙這麼大,誰也說不準。就像月球的年齡,以前有觀點認為月球年齡不到44億歲,而科學家在分析了阿波羅登月計劃帶回的月球土壤後,推算出月球的年齡約為45.1億歲,即使有一點點偏差,但是不會差很多。
銀河系現真容,秀出「S」形身段,並非平盤狀
在宇宙中,我們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小部分,我們人類目前仍未走出太陽系,可見銀河系有多大。曾經,我們以為銀河系是一個盤面結構,看起來就像一個大大的扁球體。然而,近期有一項報告指出,銀河系的結構不是這樣子的。那銀河系的實際結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根據2019年8月2日的一項科學報告,銀河系的結構實際上是「翹曲和扭曲」形狀,而不是我們以前所認為的平盤狀。有天文學家繪製了一幅銀河系3D地圖,向我們展現彎曲、扭曲的銀河系,看起來就像一個「S」身段。
據了解,在這項研究中,有天文學家指出,銀河系與其他附近的星系相互作用時可能會彎曲變形。這項研究和2月發表的早期研究都為這個最新的觀點提供了最確鑿的證據,證明我們的星系不是平盤。
為什麼銀河系是S形的
從最新的銀河系3D地圖中可以看得出,並非整個銀河系都是扭曲、彎曲的,只是銀河系邊緣發生了扭曲,核心區則沒有發生扭曲現象。至於為什麼是這樣的情況,華沙大學的斯科沃倫博士表示,銀河系核心區域之所以沒有發生扭曲現象,因為銀河系的核心區域引力極大,在這個區域的天體和氣體受到其他星系引力的影響比較小。而處於銀河系邊緣地帶的天體等物質,受到銀河系核心區的引力較小,在受到附近其他星系引力的情況下,可能就會發生扭曲,於是就呈現了近似「S」形的扭曲狀。
可以說,隨著我們對宇宙的進一步探索,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也會時常刷新。這是科學進步的結果。這也說明了一點,即使我們對宇宙探索了幾百年,但是對宇宙的認識,可以說是「知之甚少」。當然,宇宙雖大,我們探索的步伐不會停止,未來,宇宙中神秘面紗,終會慢慢揭開,最真實的宇宙,終會展現在我們面前。
喜歡的朋友,歡迎添加關注,下期更精彩!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