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錯過地鐵,女兒怒踹媽媽6腳:這還是什麼小棉襖呀?

2020-10-12     jason媽咪有辦法

原標題:只因錯過地鐵,女兒怒踹媽媽6腳:這還是什么小棉襖呀?

剛剛刷到一個小視頻,看得真是很氣憤,湖北武漢金銀潭地鐵站,一個女孩突然使勁踹身邊的另一名中年女人,那個女人身上背著一個大包,推著兩個行李箱,小女孩手放在衣兜里,什麼都沒有拿,踢得看起來很用勁。

文字說明是:媽媽錯過了地鐵站,女兒很生氣就使勁踹了媽媽6腳,最關鍵的情景是:那個媽媽也是逆來順受的樣子,被踹了那麼多腳,絲毫沒有反抗或者生氣。

網友們卻紛紛並不同情這位母親:

  • 這個母親不值得同情,都是慣的!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孩子教育成這樣,這個母親不值得同情。
  • 有位媽媽說:昨兒和女兒出去有事,在電梯里遇到一對母女,小女孩說她媽媽:你怎麼那麼缺德?跑哪去了,我一個人到處浪?聽完我都驚呆了,出來電梯女兒說:現在知道你女兒多好了吧。

所謂慣子如殺子,這樣驕縱起來的孩子,走上社會後也往往一事無成。

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成這種不知感恩,冷漠自私又無情的孩子呢?通常是以下這3種類型的家庭:

1.事事都把孩子擺在首位,孩子是家裡老大

在兒子3歲前,我也是類似想法,希望把一切好東西都給孩子,自己捨不得吃,記得有一年朋友來做客,送了一盒車厘子,沒有娃之前我是超愛吃車厘子的,但是有了孩子之後,自己就一個都捨不得吃,全想著留著兒子。

直到有一天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那是在兒子3歲多時,有一天有一個快遞敲門,把東西拿進來後,兒子興奮地拆快遞,打開後發現不是他的東西,就問:為什麼不是我的東西?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這樣失去自我的愛孩子,會讓孩子認為一切好東西都應該是他的,會變得自私又無情

從那以後,我開始不再以孩子為中心,也讓他明白,家庭中並不是什麼好東西都應該給他,另外,當孩子逐漸長大後,也要讓孩子意識到他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而不是只有享受被愛。

2.夫妻雙方關係淡漠,父親對教育的缺失

網友吸鐵石說:

這就是從小慣的,我姑娘小時候訓她,她還要用力打我,她爸拽過去就是一巴掌,你敢打你媽?我扒了你的皮,我不管你多大,你媽生你不容易,從那以後姑娘不敢對我那樣了。

另一位網友說:

我兒子讀初三,星期天玩手機,我火冒三丈把書本撕了,兒子來捏緊,被他爸看見了,衝過來捏著他的衣服給趕出去了,說養你這麼大有力氣了,敢對你媽動手。

在中國家庭關係中,通常父親會扮演威嚴的角色,如果父親對妻子不關心,或者說根本不給老婆撐腰,或者夫妻中有一方很護短,孩子就很會對父母有不尊重,也沒有敬畏之心。

心理專家武志紅調查了很多對家庭,研究發現:夫妻關係需要大於親子關係,這樣的家庭才會更和諧,而親子關係大於夫妻關係的,往往是孩子往往變得驕奢跋扈。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嗯哼對霍思燕發脾氣,霍思燕很生氣,馬上給杜江打電話,告訴杜江,嗯哼氣自己,杜江說:那我馬上回家。同時在電話里對嗯哼說:你惹媽媽生氣了嗎?不可以惹媽媽生氣,爸爸都不會惹媽媽生氣。

真的是媽媽的保護騎士,而嗯哼在節目中也是超暖的小暖男,對霍思燕都是保護的樣子。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同樣一句話,爸爸說出來比媽媽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是50倍。

爸爸,是可以塑造孩子價值觀,塑造孩子對生命看法的人。

3.總是幫助孩子開脫錯誤

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他還是個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往往說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即便,這個孩子已經十四五歲了,家長還這樣護短,護著護著自己也要被「殃及」了。

昨兒還寫過美國在九十年代有一次育兒熱詞是「鏟雪車式育兒」,就是幫助孩子剷平前進路上的一切挫折,希望孩子有最平坦的道路,這裡也是,很多母親對孩子十分驕縱,縱然孩子犯了錯誤,也是用各種辦法幫助孩子逃脫責罰,這種就不是真正的愛,而是溺愛了。

因為孩子走上社會之後,社會會有社會的規則和規範,當孩子不能適應,又沒有人能幫他開脫責任時,他可能就會變得性格乖戾,有很多案例就是,得不到你我就要毀了你,這種心態就是從小被父母培養成這類心理:自己永遠是對的,一切都是別人的責任。

結語:

動物界中,當一個小鷹長到足夠大時,老鷹就會把小鷹帶到懸崖邊,然後把小鷹推下去,小鷹為了生存,只能拚命揮動翅膀,這樣就學會了自由飛翔,成為天空中的霸主。

動物尚且懂得這類教育,人類怎麼能只是溺愛,不懂得放手教育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yFAHnUBd8y1i3sJ1F4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