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的3頁遺書:你們愛的不是我,是衝進前十的我

2021-08-27     jason媽咪有辦法

原標題:14歲女孩的3頁遺書:你們愛的不是我,是衝進前十的我

01

她來過,她走了

這個世界她來過,這個世界她再無留戀,再無開心快樂,再無讓她回味的一絲一毫事物,當她毅然決然地踏上高台時,我不知她有沒有心生膽怯和害怕,當她一躍而下時,我不知她內心深處還有什麼值得眷戀的東西?

這個世界她來過,她走了!

這幾天,網上瘋傳的14歲女孩的3頁遺書,看得我淚水連連!長久不能從情緒中走出來,那個弱小的女孩,可曾有過求助?可曾有過傾訴?

02

14歲女孩的3頁遺書里的所吐露的心聲

關於成績

「人生一趟,遇見你們我很榮幸,若有來生,我們不要再見面了。」

「你愛的不是我,是衝進前十的我,是排名年級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滿分的我。」

「你們心目中的女兒太優秀,我做不到」

「你們口中美好的小學,快樂的初一,我都是玩命扛下來的」

「魔鬼初二,也沒有什麼好可惜的」

遇見爸媽,是我的榮幸,但是,如若有來生,我們不要再見面的,這是怎樣的一種失望以及絕望?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只在意孩子的成績,只在意孩子的名次,只在意孩子是不是給我們「長臉」,卻忽略了他們內心所渴望的東西,忽略了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是什麼。

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心目中在想什麼,他們自以為孩子沒什麼壓力,卻沒想到孩子內心深處早已感覺在「玩命」。

關於打罵:

「人前彬彬有禮,人後卻承受著你們口中最骯髒的辱罵」

「巴掌打在臉上最疼,然後是手背,手臂,最後是大腿,打在背上還行」

「被皮帶或者電線抽在腿上最疼,然後是背,最後是手臂」

這是一個情感多麼細膩的女孩,她能感知到這麼多細微的事情。

我真的難以想像,父母用皮帶或者電線抽一個小女孩的場景,想想都疼,有多大罪過需要用這種極端懲罰方式。

關於侮辱:

"最侮辱的是讓她穿著拖鞋站在門外,向大家示眾」

"每日每夜的尖叫和辱罵最難聽的話,睡前被罵或者被打,然後就是整晚失眠的夜晚」

有多少父母將孩子當作私有財產,所有的不堪入目的辱罵都賦予了孩子,將孩子的自尊心踐踏得體無完膚?

一個已經長大到14歲的女孩,絲毫沒有尊嚴,因為犯錯就被在大庭廣眾之下示眾?

當父母喪失理智,只是一味地想讓孩子聽話,陷入被原始腦控制,只想維護自己的尊嚴時,輸的自然是孩子,而孩子被父母羞辱後,會一直陷在負面情緒中

一個始終輸的孩子,如何贏得未來?

從全篇來看,這個女孩情感細膩,邏輯清晰,而且很善良:

  • 把奶奶接過來吧
  • 報的課全部都已經上完了,不浪費錢
  • 請好好善待弟弟,不要再毀了他
  • 蓆子被踩髒了,你們擦乾淨吧。

一聲嘆息,長歌當哭!

這麼好的小女孩,難道不是一個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嗎?怎麼在父母眼中就那麼不堪?受到過那麼多的辱罵和責打?

03

攢的失望多了就變成了絕望

當一點點的失望攢成大的失望,最後變成絕望時,她停止愛自己!

《青少年自殘行為》一書中指出:精神病理學研究發現,青少年自殘行為的產生,更多的是來自於家庭,而不是社會。

當孩子的認知體系中,自己的生命和身體,排在成績,父母的認可,不斷受到父母和周圍人的否定時,會自然地將自己的生命和身體排序在後面

爸媽不斷地用暴力來懲罰孩子,讓孩子認為只要自己犯錯,就應該身體被懲罰。

音樂家王弢曾經講過: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習慣暴力時,長大後就會享受暴力

認識一個家裡經濟條件很好的女孩文文,媽媽是企業高管,每年都帶她國內外旅行,衣食住行都是比較高端的,但是這個女孩卻非常不自信,連腰都是塌陷的,就是比她小的女孩也能輕易操縱她。

照理說,家境不錯的小女孩,會像小公主一樣,甚至會有點驕縱的,但實際的平常生活中,她一直在看別人的眼色生活,一旦遇到別人的否定,自己也會開始否定,很沒有主見。

直到看了她媽媽對她的要求,我才明白,這個女孩不自信的緣由。

她的媽媽很強勢,對她要求也很嚴格,經常會否定她,打擊她,所以她根本不夠自信。而她的爸爸,也會在不順他意時,直接一巴掌胡在臉上,女孩甚至已經不以為意,認為自己「該打」。

有句話說:沒被好好愛過的孩子,怎麼有能力去愛這個世界和他人?

04

怎樣才是真正的愛?

在豆瓣上曾經有一個小組,組名是「父母皆禍害」。

這是尼克·霍恩比的暢銷書《自殺俱樂部》中少女傑絲的一句台詞。

小組裡的成員都是孩子,他們在裡面傾訴著自己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情感或者肉體上的傷害,有直接的肉體傷害,也有間隔的人格侮辱,以及父母之間的爭吵,家庭的冷暴力,或者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性別上的歧視等精神傷害。

作為父母,看著這個組名是不是有觸目驚心的感覺?

因為在我們的認知中,在我們從小的教育中,「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父母在我們眼中都是對的,但是,原來,還有很多孩子是這樣想的......

他的爸爸媽媽不愛他嗎?每個孩子出生時不都被父母捧在手心裡寵愛嗎?

為什麼我們覺得自己非常愛孩子,但是孩子卻不認同,甚至覺得「父母是禍害"?

因為,當最親近的人都無法給予他後盾和安全感時,當最親近的人賦予他的只是打罵和羞辱時,他只能退縮和逃避,只能選擇了離開這個他不想再面對的世界。

每天睡前,請抱抱你的孩子,告訴他/她:你無論怎樣,我都會愛你!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大的港灣,如果這個港灣不溫暖了,讓孩子怎麼去面對這個世界,怎麼去爭取和贏得自己的人生?

請給你的孩子一個最可靠最溫暖的港灣!

05

結語

分享這段話給大家,請爸媽們收藏: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每個孩子的花期都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很燦爛,有的卻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別人的花開了,自己那一顆沒動靜就焦慮。

細心地呵護你自己的那朵花,慢慢看著他長大,陪伴他沐風沐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即便,你的種子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開花,你要堅信,那是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6156789_99937387-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