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國產劇,讓「七月不得安生」

2019-07-29     那些年那些夢

2016年,不一樣的「三角戀」《七月與安生》上映。

它不但讓觀眾看到了國產青春片的希望。

還讓周冬雨和馬思純,喜提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2018年,有傳言稱《七月與安生》將被翻拍為電視劇。

網上一片唱衰。

現在,劇版真的來了。

一水的差評



豆瓣短評

電視劇版《七月與安生》真那麼難看嗎?

嗯,挺難看的。


說實在的,《七月與安生》的故事非常狗血:

兩女爭一男,姐妹反目成仇。

如果劇本不合理且沒有演技加成。

那整個故事都會衝著「不可理喻」的方向一去不回頭。


劇版演員的顏值和演技橘子不多說了。

怕涉嫌人身攻擊。

用幾張gif概括吧






這一次,咱們集中於劇情。

《七月與安生》電影109分鐘

原著17000字

把它抻成53集,每集45分鐘的電視劇。

必然要進行大量改編。


劇情跟咱們熟悉的電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比如兩姐妹相遇不是13歲,而是高二。

兩人的友誼,始於一把傘——

某個雨天,七月站在學校屋檐下借不到傘。

一個女生突然把傘伸到她眼前,遞給她就跑。

七月只看到她的背影。



隔天,七月開始滿校園找「活雷鋒」。

她也不說對方的外貌特徵。

見人就問:

你們見過有誰拿著一束長廊的傘躲雨回家嗎?


這樣當然是找不到人的。

最後,七月靠偶像劇最常見的「偶遇」認識了安生——

李安生正被主任逮住訓話。

林七月小跑過去替她開脫。


這時候兩人素不相識。

叛逆的安生沒搭理七月。

不過這一摻和,眼熟了。



不久,學校開大會。

打架、逃課、不學習的安生被通報批評。

她唯恐事情搞不大。

吊兒郎當的做檢討,對著話筒唱歌,還自製「光頭」鬧笑話。


台下的林七月看著安生大概在想:

好一個豪邁不做作的女孩,跟周圍人一點都不一樣。

七月跟著魔一樣pick了李安生。

放學回家,她跟父母講這個奇怪的女孩。

猜測她是故意讓學校找家長的。


上了學她又打探安生家庭狀況。

安生跟男同學在餐廳無故打架。

七月就上前拉開她,把她拽出餐廳下結論:

你故意的對不對。

因為只有老師告狀了,你媽媽才會回來。


安生不理她。

林七月再接再厲:

你還想不想你媽媽回來!


這一嗓子很有震懾力。

下一秒,兩人就騎著自行車到學校長凳上擺攤賣黃色光碟了……


行吧。

甭管林七月這個乖仔是怎麼想到的、東西從哪搞來的。

實現了最終目的就好。

主任成功呼叫李安生的媽媽來學校。

安生和七月也成了好閨蜜。


看到大美人曾黎來演安生的媽,大家應該能猜到。

劇版安生的狀況也跟電影不一樣了。


還記得電影里安生的母親是什麼樣子的嗎?

燙著大波浪,穿一襲蕾絲緊身紅裙倚著黑色轎車。

面色不善的等著扔掉鑰匙的女兒。


安生看到母親笑容消失轉頭就跑。

母親板著臉拽她上車,對抱著女兒書包的七月也沒有一絲笑容。





而向來大大方方的安生,低著頭轉開眼,不想看七月的神情。

出場不到1分鐘。

安生缺愛、尖銳、敏感的原因全在這位母親身上找到了。


反觀劇版安生的母親:

美麗大方講道理,優秀的電視製片人。

雖說在外賺錢很少回家。

但她對女兒的愛,肉眼可見,對女兒的朋友也很友好。


安生在學校搗亂,在家發脾氣。

媽媽不是責備她,而是試圖與她講道理。

臨走前還寫信告訴安生自己的愛。

這位媽媽,與冷漠無關。


有這樣的母親。

安生青春的叛逆就如母親所說那樣「幼稚」。

而「幼稚」對於安生接下來所做的種種選擇,毫無說服力。


導演和編劇也知道這點。

於是在接下來的劇情中為姐妹倆安排了四重雷,瘋狂加力——

安生只有一個媽,但七月有一家五口啊。

再加上兩人都愛的家明,給我使勁兒折騰!


第一個雷是可以「改變命運」的高考。

高考前一天,七月爸爸廠子裡的工人找上門來鬧事。

推搡中,七月爺爺頭破暈倒。


高考當天,爺爺去世。

安生從七月家庭錄像中剪出爺爺的聲音,偽裝成爺爺給七月報平安。

結果自己遲到,沒趕上考試。


為了讓閨蜜安心,寧可自己錯過高考?

不好意思,橘子沒有品出感天動地姐妹情。

反倒有深深的困惑:

明明跑兩步就能進門趕上考試。

這單手揣兜慢悠悠的步伐是真實存在的嗎?


我怎麼感覺安生壓根就不想參加高考呢。




第二雷是家明。

劇版有大量高中時代安生幫七月追家明的劇情。

又是畫畫寫情書尾隨到家裡,又是做病毒軟體默默表白。

安生自然是不學習的,但七月怎麼也這麼有空?

橘懷疑她是天降紫薇星,不需要多努力就能考上好大學。


一個打遊戲,一個寫情書

高考結束後,七月跟家明去上海讀書。

安生打死不復讀,跟歌手小潘去了西安。

著名的車站告別,大家還記得吧。



劇版也有,品一品。



上了大學,七月這邊延伸出好室友迅雷和富二代追求者許天的故事。

許天的存在讓蘇家明自卑。

迅雷呢,又總在關鍵時刻給安生添堵。


總之,這兩個新角色,專為鐵三角找不痛快。

在安穩、幸福的七月面前。

背負著父母希望的窮學生蘇家明和被男友拋棄的「陝漂」安生都有些失意


蘇家明和安生之間本就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心思。

這一同病相憐,就總在危險的邊緣試探。

兩位都深諳說話的藝術。

各種大喘氣,生怕觀眾看不出他們有曖昧。

-高中的時候你去過我家嗎?

-當然……沒有。


家明這一part大家都很熟悉了。

稱他為閨蜜反目第二雷,不冤。


接下來是第三雷,安生母親。

橘子君一萬個沒料到,為了讓安生跟原著、電影一樣慘。

編劇大刀闊斧毀人設。

讓好母親在女兒拒絕復讀後人間蒸發。

追劇過程中,橘子一度恍惚:

我記得安生媽媽好像挺關心孩子的……是吧?


安生跟搖滾男友跑去西安。

沒有演出、沒有工作、沒有個人空間,甚至吃不飽飯。

安生和七月偶爾還能寄個明信片,順便「問候家明」。

而她的母親,仿佛從未存在過。

等安生媽媽再次出現,鏡頭就總是暗示她健康出了問題

沒多久,竟然去世了……


全劇顏值最高的女演員就這麼領盒飯了?

這套路橘不懂,也想不明白。

但橘知道,這安排就是為了埋下第三雷——

安生沒見到母親最後一面跟七月有關。

從片花看,七月誤會了家明和安生有私情,且不肯聽安生解釋。

這導致安生只能躲出去,沒見到母親最後一面。

……

怎麼說呢,為了讓閨蜜反目,編劇的努力我們都看到了。


第四雷是七月弟弟。

隆重介紹一下,七月的弟弟叫九月。

是個看起來不太聰明的帥哥。


高二七月和安生成為閨蜜後,安生一直住在七月家,跟九月當然也很熟。

九月呢,暗戳戳喜歡姐姐的閨蜜。

高中時,他想要學美術遭到全家反對,偷偷跑去找安生,在安生家住了一段時間。


後來,他跟安生表白了。

這段感情遭到了親姐的一丟丟質疑,讓閨蜜間有些不愉快。


但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九月為了安生死了。

是,他也死了……


只四雷顯然是不能填滿四五十集的。

劇版還增加了大量職場戲。

沒錯。

就是讓國產劇觀眾聞風喪膽的職場戲。


名校畢業的學霸七月和錯過高考的美術生安生進了同一家公司。

她倆不但成為競爭對手。

七月還因為安生被公司辭退了。

……等等!

橘子仔細看了眼旁邊這位滿臉寫著「為了成功不擇手段」的小哥。


這不是在酒吧里突然為安生解圍的西裝男韓東嗎?

世界真小喔。


其實,世界還能再小一點——

這位韓東,是家明之後,林七月的正經cp。


安生曾勸七月跟他分開。

七月不聽,並撂下一句:

你說這麼多,是因為你也喜歡韓東吧。


停!

求求你們,不要再重演一遍「我們仨」的故事了。

真·不得安生!

目前,四五十集的劇播了沒有一半。

從內容提要看。

就因為李安生,七月的戀愛黃了、弟弟死了、工作沒了……

然而到最後,七月還得巧遇安生父親,讓她們父女團圓?


此時,簡介上的最後一句話深深印記在橘的腦海——

最終二人歷經萬難。

終於明白了友誼的真諦。


好的,今天也是滿滿的正能量呢!

林七月,加油!

最後一句

馬思純、周冬雨,值得一座金馬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uGdQWwB8g2yegND5D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