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打算走哪一條路,儘早規劃自己的人生吧,並且不要害怕應對風險和變數。
今天的熱搜,討論了很久的 延遲退休終於要來了。
現在說的是, 女性退休時間將推遲到55歲。
仔細看這條新聞,55歲退休並不是最終決策。
由於歷史問題,我國退休年齡男性和女性不一樣,工人和幹部不一樣(現行退休方案是女性工人50歲、女性幹部和男性工人55歲、男性幹部60歲),所以需要分幾步來調整。
退休年齡將實行漸進式延遲。
先將女性退休年齡統一到55歲,再將男性退休年齡統一到60歲。
最後將所有人的退休年齡劃到65歲,與世界其他國家平齊。
不出意料的話,你我都能趕上這波改革,想跳廣場舞還得再等等。
延遲退休是註定,統一年齡更平等
遇言姐覺得,延遲退休年齡這個大方針是沒有問題的,因為——
第一:將退休年齡按照男性/女性、工人/幹部來分別劃線對待,本來就是不合理的,屬於歷史遺留問題。
除了特殊情況外,公民的退休年限應該統一,其他國家也是這樣操作的。
第二:目前中國的退休平均年齡在55歲,是全世界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其他大多數國家退休都在65歲左右。
現代人接受教育的年限越來越長,如果一個女性從25歲開始工作,到50歲退休為止才工作了25年。
在校16年,在崗25年,這個投入產出比太低了,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個人都不划算。
第三:如果男女退休年齡不一致,必然造成女性事業上的隱性障礙。
比如,同等能力的前提下,如果面臨晉升機會,領導會提拔45歲的男性,而不會提拔45歲的女性。因為男性還能再工作10年,而女性5年之後就要退休了。
這就會造成職場的不平等,加重女性在職場處於弱勢地位的情況。
除此之外, 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對於全世界許多國家來說,延遲退休是沒辦法的事情。
前些年,加拿大把退休年齡從65歲延長到67歲,同時還要工作滿39年,才能拿到全額退休金。
劃重點,67歲、39年,恐怖不恐怖、絕望不絕望!
當時,尚在楓葉國工作的遇言姐真覺得自己要搬磚搬到死了。
現在看到國內也開始調整退休年齡,由於我已經經歷過一次暴擊了,反而覺得延遲到65歲還算可以。
看來是,在老齡化與人口壽命越來越長的世界大環境下,無論生活在國內還是國外, 當代人都註定要延遲退休。
看下這張各國退休年齡表,日本和韓國高居前三,實際退休年齡比法定退休年齡要晚6-10年,真是可怕
延遲退休這條新聞衝上微博熱搜後,留言區中一片抱怨,大家不滿的主要是——
憑啥上代人可以早早退休去抱孫子、跳廣場舞, 我們要多搬10幾年的磚。
要求延遲退休的同時,生育假也與他國同步。
要求放寬考編考公的年齡,禁止招聘中的性別歧視、年齡歧視。
還有就是擔心 即便自己願意延遲退休,也沒有工作崗位能讓員工留到65歲。
遇言覺得,大家說的都有道理。
針對第一條生不逢時的憤慨。
遇言姐說,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機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代價。
以前,中國人沒有社保、不需要繳納個稅。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這些肯定是要改變的,從這代人開始填以前的窟窿,也是歷史走到這一步的必然。
沒辦法,我們這代人註定要多搬幾年磚
退休年齡與世界接軌
配套制度也應該接軌
對於呼籲升級產假和年假留言,遇言姐100個支持。
既然退休年齡要跟國際接軌,那麼,請把產假和年假也接軌一下。
仍然以遇言姐熟悉的加拿大為例,雖然規定領全額退休金要工作滿39年,但其實大家的實際工作時間要短得多。
遇言姐在加拿大工作時,第一年有3個禮拜的年假,2年之後漲到4個禮拜,5年之後漲到5個禮拜。
而 在國內,很久以來都沒有法定的年假制度。
此外,在加拿大, 女性生一個孩子可以得到7年的繳納社保豁免權。
像遇言姐這種3個娃分別為9歲、7歲,1歲的,去掉重疊的部分,可獲得的繳納社保豁免年限為15年。
這個規定是為了不讓養育孩子的母親因為收入降低而影響到繳納社保的平均值。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如果國家要延長大家的退休年齡,那就把相關的制度一起抄過來吧,正好也是鼓勵生育了。
不然嘞?
幼兒園不接受3歲以下孩子,祖父母沒到退休年齡帶不了孫輩,帶娃的母親如果再不能中斷社保,這不是讓女性壓力更大了麼?
還有 考編考公的年齡也請全部放開,把只錄取應屆生這種招工條件去掉。
讓大家50歲時,仍然可以去考政府工,仍然可以改行做老師,別過了45歲連賣菜都被拒。
以上是從國家政策來說話。
對於體制外的遇言姐本姐,延遲退休這事跟我沒關係。
第一:我熱愛我的工作,我工作我快樂,而且會一直做。
第二:在我工作的頭一個月就計算了能領到的養老金,以及一個相對有尊嚴的退休生活所需要的開銷(沒錯,我是那種30歲開始寫遺囑,並且每年都會記著更新的人)。
結果發現, 無論在哪種體制的國家,指望靠養老金過上體面的退休生活都是不可能的。
從那之後,什麼退休年齡、什麼社保帳戶,我決定把這些統統拋擲腦後。
努力賺錢,堅持投資,節儉生活,務必儘早把自己的養老錢掙出來才是正經。
講真, 以房子養老,以股息養老,哪個不比社保養老強?
忘記養老金,儘早制定退休計劃
至於大家最擔心的,即便自己願意搬磚到65歲,也沒有工作崗位接受的問題,其實在年齡歧視不那麼赤果果的國外,一個50來歲的工程師找工作也很難了。
這個問題,只能是全社會一起把蛋糕做大,才能從根上避免內卷化的出現。
而對於我們個人, 要做好一輩子換幾次行業,隨時提桶跑路的心理準備。
「我今年36了,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
這樣的新聞總是能一秒引發焦慮,因為大家都可能面臨同樣的困境。
夕陽行業是在變化的,鋼鐵、外貿、石油、紙媒,現在又輪到了銀行業,一個個地傾塌掉。
遇到這種情況,就別抱幻想了,趕緊棄船走人。
一個行業的顛覆不是短時間能扭轉過來的,即便行業不死,等到下一個周期來臨的時候你也該退休了。
事實上, 遇言姐發現那些第一批勇於棄船的人往往過得很好。
當年,《外灘畫報》銷號轉戰自媒體的時候,多少人為這份老牌海派雜誌惋惜,然而看看「一條」公眾號的戰績,換平台是個多麼明智的決定。
這就扯出羅胖的一句話——
一個新事物出現時,在我不了解的情況下,我首先認為它是好的,如果你想過得好點兒的話就必須這樣去想。
遇言姐經常在推送中勸說姑娘們謹慎消費,前幾天指責花唄鼓勵窮人借消費貸不道德,結果還被好些留言罵我落井下石。
要知道對於大多人來說,積累主動收入的窗口期不長,40歲上賺不到的錢,50歲更不可能賺到。
在你年輕的時候,心裡頭就要牢記——
我這份錢要養兩個人,一個是現在的我,一個是老年的我。現在的我多侵占一些,老年的我就拮据一些。
此外,一筆帳一筆帳地計算一下自己需要多少存款才可以退休,再算一下什麼樣的收入和投資回報率可以達到這個目標。
一旦樹立起這種意識,你會對自己的人生更有規劃。
除此之外,如果沒有特別的技能和計劃,考公考編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以及,雙獨夫妻咬咬牙多生兩個孩子吧,否則贍養壓力會加倍傳給下一代。
總而言之,不管你打算走哪一條路,儘早規劃自己的人生吧,並且不要害怕應對風險和變數。
盡全部努力完成普通人的生活,這已經是十分之了不起的成功。
中國演說大學《席越的溝通課》3天2夜講師班第一期課程成功舉辦,11月27-29號第二期,也將與你華麗相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lIgvnUBjdFTv4tAph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