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店太火也不行,開業一周,Popeyes收穫上百條差評

2020-05-24   品牌話題

原標題:網紅店太火也不行,開業一周,Popeyes收穫上百條差評

美國知名炸雞店Popeyes在前不久落地上海,由於其強大的知名度,以及「比肯德基、麥當勞還要好吃」的名號,讓Popeyes上海店未開先火。

如今Popeyes已開業數日,出於職業習慣,品牌君點開了其上海店的點評頁,結果卻出乎意料,Popeyes上海店目前的評分只有兩星。

Popeyes獲上百條差評

在說到差評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在美國廣受好評的炸雞Popeyes。1972年,一家名為「Chicken on the Run」 的普通炸雞店開業,1976年改名Popeyes,並開始走紅北美,多次引發「吃雞5分鐘 排隊2小時」的排隊潮流。

在進入中國前, Popeyes已經在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等2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3300家門店。

Popeyes開業前,各大網站上就充滿了對它的讚美與宣傳,字裡行間都透露著兩個字:好吃。

但是,Popeyes來到中國卻仿佛遭遇滑鐵盧。一段「炸雞神話」直接被蓋上了兩星的標籤,差評甚至上百條。

品牌君曾經看到的兩星店,不是東西很難吃,就是服務極差。

但你說Popeyes味道差嗎?在上海店開業前,大家都說Popeyes在美國可是比肯德基還受歡迎,甚至有人叫它「炸雞神話」,所以說它不好吃肯定是不可能的。

翻閱了最前面的幾條差評,品牌君發現,Popeyes兩星的秘密,在於顧客的心理落差和消費體驗。

在Popeyes的差評中,你能很明顯感受到客人們的怨氣。排隊久、炸雞味道一般、無法使用優惠券等文字充斥著評論頁。

巨大的心理落差,讓顧客覺得自己白白浪費了排隊時間,回到家只想把氣撒到點評上,也就因此出現了上百條的差評。

你看這隊伍它又長又寬,像不像當年Shake Shack、Lady M等眾網紅店的排隊盛況?

網紅店被「網紅」害了?

去年,被稱為紐約地標的「神級漢堡」Shake Shack在上海開出首店,也是把人排隊到腿軟。當時它的評分也不算好,在差評中,仍然充斥著覺得自己浪費時間排隊的人。

他們在Shake Shack留下的評論,與Popeyes如出一轍。

2017年,蛋糕界「愛馬仕」Lady M在上海開出中國首店,開業還不到72小時,就因排隊人數過多、商家準備不足而暫停營業。

Lady M排隊盛況

當時排隊的人有多生氣,品牌君已經可以想像了。

至於為什麼會排隊成這般模樣?其實和現在流行的品牌營銷有關。

人人都想當「網紅店」,但你門口連排隊的人都沒有,好意思叫網紅店嗎?為了營造出人氣旺盛的樣子,越來越多的商家便開始「製造排隊」。

Shake Shack排隊盛況

最早的方法比較淳樸,就是在街上吆喝,叫大家來排隊買商品,多見於比較小的品牌;後來便開始出現僱人排隊的現象,營造出人氣旺盛的假象,比如某茶。而Popeyes、Shake Shack,則是前期營銷號鋪天蓋地宣傳,加上社交媒體討論,把全國網友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們身上,以完成開業首日的排隊KPI。

但是,現在很明顯有品牌「玩脫了」。Popeyes點評頁上刺眼的兩星,給了它「當頭一棒」。

人氣對於網紅店來說,像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幫助品牌獲得極高的流量,找出潛在客源;但它同時也會拉低顧客消費體驗,為品牌帶來負面口碑。

Popeyes屬於快餐,排隊5小時可並不適合它快餐的定位。要想讓點評星級回升,只能像Shake Shack那樣,慢慢增加店鋪,對顧客進行分流。

隨著店鋪數量的增多,Popeyes網紅效應可能會下降。但只要捨得在供應鏈和運營體系上加大投入,做成如肯德基、麥當勞那樣的美國知名品牌快餐店,也是不錯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