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能外出聚餐,有些人就只能在家「喝兩口」……等等!喝前別忘了先查查,你的酒是真的嗎?
近日,思明區集中銷毀近2噸、約3000瓶假酒,其中包括假冒五糧液、水井坊、劍南春等白酒,以及藍帶、軒尼詩等洋酒,價值超百萬元。這些假酒主要是偽造廠名廠址的酒類產品,由思明區商務綜合執法大隊於近幾年查獲,並已結案。
此次銷毀假酒,由專業環保公司執行無害化處理。銷毀前,執法大隊工作人員對假酒進行清點。環保公司工作人員將假酒一箱箱搬上輸送帶,由破碎口進入破碎機中粉碎,粉碎過程持續約半小時。粉碎後的玻璃碴、紙皮和酒水進入1100℃高溫的焚燒爐中焚燒。
據介紹,這些碎渣和酒水需經過約10個小時焚燒,才能完全銷毀,產生的氣體可實現達標排放,不會污染環境。
早在2015年7月1日,廈門市《酒類流通隨附單》管理系統就已正式實施。
《酒類流通隨附單》共有三聯,消費者可向零售商索取紙質隨附單的第三聯,藉助「廈門市酒類流通管理局」微信公眾平台的查詢系統,輸入隨附單右上角的列印號,來核驗一瓶酒的流通信息。
另外,很多酒瓶上都貼有這樣一個由廈門市酒類流通管理局監製的二維碼標識
廈門「電子隨附單二維碼溯源系統」還可查詢到廈門市酒類流通管理局監製的二維碼「箱標」「瓶標」標識,真正實現消費者「掃一掃就可分辨每瓶酒的真假」。
不論外地還是本地的供應商,只要按照《廈門市酒類管理規定》的要求,申請辦理酒類流通備案,開具酒類商品電子追溯單,就可領取到瓶標、箱標,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貼標,就可在廈門市面上流通。
對於貼標未到位的,一般會給予經營者一定的整改時間,而屢次整改未到位的企業,將依法規進行立案查處和曝光。
消費者在日常購買酒類產品時,儘可能前往正規商場或者品牌專營店購買,並索要購物發票,一旦發現假冒偽劣產品,可撥打12315進行舉報。
假酒危害人體健康
破壞消費市場秩序
堅決抵制!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來源:海西晨報
海西晨報記者:吳宇豪
編輯:楊欣 審核:蔡文演
海西晨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